「工業4.0」即將帶給亞洲製造業的衝擊/解聰文
雖然德國人早在10年前就已經在討論關於「工業4.0」的話題,但其實大多數人至今仍然沒有完全弄懂它的意思。
從行銷角度來看,這是個很好用的溝通詞彙;它的觀念可以說是極為複雜,但也可以非常簡單。也因為如此,即使是自認為對它略知一二的人,仍然只有極為少數能夠真正掌握這場產業革命的精髓。
「工業4.0」的意義與困難
那麼,「工業4.0」究竟是什麼?乍看之下,它似乎包山包海,從機器人到人工智慧,什麼東西都可以容納在裡面;在許多研討會中,講者會舉出人機物融合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s)、企業控制系統整合、製造執行系統(MES)、物聯網(IoT)的各種等級感測器、混合雲(hybrid clouds)和「未來工廠」等等範例來談,而智慧回饋和自我學習機器人更是固定的特別來賓。
光是這些來來去去的專有名詞本身,就已經足夠讓大家一個頭兩個大了。
在這些名詞之中,沒有一個能完全代表「工業4.0」,即使把它們全部加起來也還差得遠;因為「工業4.0」真正的重點在於「整合」。也就是說,將上述這些元素匯集起來、進而產生實質效用的方法本身,才是真正的精髓;而目前我們面臨的問題也就在這裡:這些元素還無法彼此溝通。
「工業4.0」的問題不在於個別元件,而在於它們難以彼此溝通。
也就是說,許多製造機具不認識CNC車床、沖壓機不懂機器人說什麼、機器人無法和電力系統溝通、軟體工程師也不知道射出成型機在做什麼。
即使有了能提升自動化效率的雲端服務,來自這許多組件的資訊仍然無法跟它有效交換數據。這不僅只是中小企業的問題,即使像是ABB或Siemens這類產業巨擘,在這類課題上也仍然遭遇重重困難。
換言之,「工業4.0」的問題不在於個別元件,而在於它們難以彼此溝通。
到目前為止,這類整合還沒有真正的「共主」出現;因為一旦開始嘗試,他們發現問題的複雜性高得驚人,已經存在的產業標準太少、而需要馴服的變數又太多。現有的機械產品供應鏈,往往橫跨好幾個洲、以及來自許多不同開發程度國家的公司;而且大多數公司都沒有足以讓產品進入「工業4.0」時代的人力或知識。
台灣也即將面臨衝擊
如果沒有及早擁抱整合標準,大多數的機具製造公司前都將會一片黯淡。
專家預測:台灣60%的機具製造公司會在10年內倒閉。
筆者在撰寫本文的時候,曾經和一位台灣的產業專家談過;他表示,台灣有60%至70%的機具製造公司會在未來10年之中倒閉,其他國家可能也差不了多少。我們在產業調查結果中發現,全台灣目前只有5家公司已經準備好迎接下一波製造業革命;至於其他公司,則可能在未來10至15年之中消失、或是被更大的公司併購。
例如友嘉實業(Fairfriend,網頁會自動播放聲音,請留意),就可以說是台灣的「工業4.0」公司之一;從2011年起就在世界各地悄悄收購小型機具公司,目前已經佔據了同業中全世界第三大的地位。
大多數無法同時具備整合、數據(無論大小)、以及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三個關鍵要素的公司,都將會落在「工業4.0」的的潮流之外;而且,因為他們缺乏對於這個潮流的瞭解和遠見、或是所在的國家缺乏人才,所以也可能找不到能協助他們進行產業升級的軟體和資料工程師。
事實上,未來機具製造商必須聘用的是更多的資料科學家,而不只是機械系畢業生。
製造業的全球版塊移動
更雪上加霜的是,「工業4.0」最終目的並不在於升級東亞地區現有的製造業。如果這場改革的主體,是擁有自動規範流程、機器人能透過雲端服務彼此更新作業方式、依賴高技能工程師多於廉價勞工的全自動工廠,那就不一定要設立在中國、台灣、或是泰國了。如果各個國家都能在國內建立這些潔淨的自動化設施,不是很好嗎?
這也就是不久之後即將發生的事情。過去,先進國家到亞洲設廠,來降低勞工成本;然而,勞工成本現在已經不是著要的考量了。過去,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工廠一排一排的亞洲工人用雙手為國際大廠縫製運動鞋,但現在機器人可以在1.8分鐘之內從無到有做出一整雙。
製鞋機器人可能會出現在鞋店中,幾分鐘就能做出量身訂做的鞋子。
再過一段時間,製鞋機器人甚至可能不只會出現在工廠裡,而會直接出現在鞋店中;而且只要短短幾分鐘,就能當場做出為顧客量身訂做的鞋子。這些國際大廠改用機器人,並不是因為用它生產比較酷,而是因為可以從此不必再受到勞工來源的束縛。
所以,對於歐美國家來說,「工業4.0」最大的意義在於讓產業「回歸」,以及改變生產流程,從亞洲的工業區分散到小如零售店的單元之中。雖然這樣的改變確實會有些供應鏈問題必須解決,但與「讓幾千家亞洲機具工廠依照德國標準運作」相較,還是簡單得多。
以上所說的這些,並不是在預言未來,而是描述此時此刻正在發生的事情。德國運動用品廠商Adidas建造機器人工廠的地方在德國本土,而不是在中國崑山;電動車廠商Tesla在美國內華達州製造電池,而不是中國廣州。而富士康則製造了可以放在貨櫃裡的自動化生產模組,隨時可以運送到需要的地方。
總而言之,許多歐美國家都正在努力將製造業搬回家;Apple正在美國西部各地收購房地產,讓未來的iPhones不僅是「美國設計」,而且也是「美國製造」。
「全球化」的時代即將過去
在引發這些轉變的因素之中,政治是其中之一。在英國脫離歐盟之初,新任首相Theresa May曾經承諾會往更「本地化」的方向走,與過去「全球化」的方向大異其趣;如果Trump在今年11月當選美國總統,他對選民所訴求的是「全球貿易是一種威脅」,認為美國產品就應該在美國製造。
至於日本,原本就沒有完全對全球開放,往後更可能藉由機器人產業之助,繼續走產業封閉路線。而歐盟最近則為難民和移民問題傷透腦筋,所以將高科技製造業的職缺(例如軟體、資料、以及機器人方面的專家)移回國內是各國政府的當務之急;在2020年之前,歐盟國家將會投資高達1,000億歐元在「工業4.0」的研發與執行上。
無可避免的,製造業將會逐漸回到靠近市場的地方。
拜科技進步之賜,「全球化」與「全球貿易」當道的時代即將過去。整體而言,雖然亞洲國家的製造業在過去花了40年磨練傳統製程,但歐美國家現今在「整合」相關的科技方面,仍然佔有較大的優勢。
無可避免的,製造業將會逐漸回到靠近市場的地方;所以,我們很快會看到潔淨的智慧型工廠在歐洲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在這個趨勢中,運輸業者會首當其衝,而「西方設計、亞洲製造、西方銷售」的模式也會很快崩解。一旦所謂的「分子製造業」(molecular manufacturing,以組合分子的方式製造物品)興起,許多原料供應業者也可能會受到衝擊。
當然,有些產品仍然會繼續在亞洲生產;Apple的下一代iPad或iPhone並不會馬上移回加州製造,但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過去許多產品視為理所當然的製造路徑都會開始鬆動。
也就是說,對西方來說是「海外生產」,但對亞洲廠商來說卻是過去數十年來經濟支柱的OEM生產模式,很可能會一去不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