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抄,是最好的獲利模式
編按:本站自即日起與多家出版社合作,由編輯為您精選最近出版的科技相關書籍內容,經授權後小幅改編為文章形式供您閱覽;希望您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能以精簡方式吸收新書精華。
以下內容摘自原書,文中第一人稱為原書作者。如果您有任何討論或意見,歡迎您在這裡留言,原書資訊請參閱文末介紹。
抄(行為科學則稱之為「社會學習」)其實是上天賜予人類最棒的天賦,同時也是令我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開始得極早,研究嬰幼兒發展的心理學家安德魯.梅爾佐夫教授(Andrew Meltzoff),利用以下的簡單實驗,發現人在出生42分鐘後就會模仿:
把嬰兒抱在懷中,直視他的雙眼。
對著嬰兒做一個清楚的臉部表情,例如伸出舌頭或是張大嘴巴。
觀察嬰兒的反應並記錄下來。
研究人員在不同文化的嬰兒,以及與人類血緣最接近的靈長類表親身上反覆實驗,最後獲得以下結論:
人類較早開始模仿。
人類比較會模仿。
即便一開始的興奮感已經退去且沒有任何獎賞,我們還是會繼續模仿。
如果你養過孩子,就會知道模仿是人類嬰兒的學習風格(牙牙學語即是模仿爸媽裝可愛的童言童語)。一開始他們會模仿爸媽,之後模仿同儕、模仿媒體、不斷循環。
懶得動腦,就說「我也要一份跟他一樣的」
模仿不會到青春期就結束,成年人在很多方面仍會模仿,尤其是替孩子命名這件事。例如:家母生前常說,她是因為在懷我的時候,經常用打字機打出「德國(貨幣)馬克的符號」,所以才會把我的名字取做馬克,但真相其實是,馬克是當時最流行的菜市場名。
每個人在遇到困難的處境或是難以分辨的選項時,常會將認知負荷「外包」(outsource the cognitive load),也就是模仿周遭人士的選擇與行為。不論是在酒吧或餐館裡(就像電影《當哈利遇上莎莉》裡的劇情),或是在投票所、我們聽的音樂、選擇在哪裡定居,以及習慣購買的日常用品,經常都是「我也要一份跟他一樣的」,而且次數之頻繁遠超過你我想像。
英國政府的行為洞見小組期中報告即指出,影響個人行為的最大因素,是其他人的言行。對於個人決策者而言,抄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戰術,可用於許多狀況、行為及選擇。
抄既節省時間,又不耗太多腦力
何況「我也要一份跟他一樣的」真的超有效率,那種需要權衡得失或是計算機率的思考頗傷腦筋,因為需要動用很多的處理能力,所以很慢且效率不佳。因此我們經常訴諸捷思法(heuristics,依據經驗直覺推論),例如:「我上次是怎麼做的?像那樣就好」(抄你過去的做法),或「別人是怎麼做的」(抄別人現在的做法)。
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把這種慢吞吞的思考風格形容為「系統二的思考」,亦即以邏輯、命題及事實為主的思考方式;反之,「系統一的思考」會快得多,因為它使用的是「我上次是怎麼做的」、「別人是怎麼做的」之類的捷徑(這兩種思考方式的處理速度比為1:220)。康納曼指出,人類使用系統二思考的情況,就像游泳之於貓――只有在真正必要的情況下才會這麼做,而且我們也跟貓一樣,能不這麼做的時候就盡量不做。
難怪抄在人類行為中如此盛行,而且似乎打從人類出現以來就一直延續至今。著名的認知科學家艾力斯.梅索迪(Alex Mesoudi),以及人類學家兼考古學家麥可.歐布萊恩(Michael O’Brien),共同設計了一個很棒的實驗:請參與者利用電腦設計獵野牛的石製矛尖(spear-point)。玩家可以改變矛尖的造型――長、寬以及邊緣的角度――然後根據考古學的知識,驗證設計成品的功效。每一回合結束時,所有的「獵人」都能看到自己與其他人的得分,以及別人的矛尖長什麼樣子,每個獵人可以自行開發新的造型,也可以抄其他成功獵到野牛的矛尖。在所有的比賽回合中,社會學習者的成績皆優於那些拒抄的參賽者。
其他社會學家所做的研究亦指向類似的方向。例如: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的凱文.拉蘭教授(Kevin Laland)與其團隊,舉辦了一項以軟體為主的錦標賽,藉此模擬出一大群人(由一個簡單的程式碼代表)反覆互動多次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研究團隊預期贏家應當會有一個複雜的「社會學習策略」,知道該在什麼時候抄以及該抄誰。他們認為如果只是毫無章法的隨機抄,絕不可能贏得比賽,「因為資訊可能有誤,而且有可能過時了。」沒想到結果卻跌破眾人的眼鏡,兩位贏家是加拿大籍的研究生,兩人都不是社會學習專家。他們把自己的參賽作品命名為剔除機(discount machine)――它的基本指令是經常抄,並且偏向以近期的成功策略為目標――「剔除」較舊的資訊。它雖非隨機亂抄,但也差不多了,只要是近期的成功案例就可拿來照抄。
由此可見,當個人必須立刻做決定時,抄極度好用。它既簡單又快速,而且能保證得到成果。
群體思考,其實就是互相抄來抄去
個體具有向周遭同伴學習(抄)之能力者,比那些不會抄的生物擁有較多的優勢。抄能讓個體把所有的認知活動外包給他身邊的同伴,包括哪裡有食物、什麼東西好吃、哪些人很重要、是否即將出現危險,以及該如何把木頭裡的可口螞蟻給逼出來。
我們不如這麼想:家族聚會或是同學會裡的一群人,往往能比一個人想起更多的往事。我們之所以能洞悉人心,關鍵在於能夠將心比心(意即抄);還有當你身處在一群足球迷當中,你即便閉上眼睛,仍可以從周遭球迷的尖叫聲和動作中,得知什麼時候踢進了一球。說穿了不過就是大家互相抄來抄去罷了。
抄使人類文化更加精彩
但抄還有更厲害的地方。它就像一間存滿知識與技術的銀行,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必事事都要獨力思考。抄使得人類文化更加精彩。
就以吃飯為例,大多數在歐洲長大的人,通常會把食物放在個人的盤子上,並且盡量均衡攝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蔬菜三大類食物。但其他許多文化並不會像這樣分類食物,義式料理通常會把碳水化合物另外做成一道菜;南印度的「咖哩拼盤」(thalis)則是擺在共食者中間,而非每個人面前一盤。
還有住在歐洲大陸北部的人,從前的用餐方式也跟現在不一樣,現在常見的刀、叉、匙等西式餐具,要到18 世紀才發展完備;在此之前只有刀子扮演獨角戲長達千年,要到西元1540 年代,義大利梅迪奇家族的凱薩琳(Catherine de Medicis)嫁到法國,叉子才跟著她流傳至法國,而且要到18世紀才普及至整個歐洲大陸以及英國。
味道的偏好與烹飪風格也會隨著時間改變,才不過兩個世代前,英國最受歡迎的菜居然是印度香料烤雞咖哩,而生魚片(壽司)則是近十年來最流行的食物。以上這些行為顯然是我們從別人那兒學來的。可見抄不僅能將某個人與另外一個人連結起來,更重要的是這種連結還能穿越時空。
抄讓我們得以建立起這種一脈相承的連結網絡,以及儲存其中所蘊含的知識、資訊與技術――這就是所謂的文化。如果你想要的話,你可以打電話給一位朋友(即便他們已經作古多時),搞軟體的朋友就懂我的意思――每一位寫程式碼的人將完成的成果開放給其他人使用,就能夠更快產生彼此協作(interoperable)的更棒程式碼,所以幹嘛什麼事都得自己來呢?
(本文摘自《抄,是最好的獲利模式》 P.50~55)
抄,是最好的獲利模式
想原創?先抄就對了。但哪些該抄?哪些要棄?大家看不出來又能創造獲利
什麼是原創 ?什麼又是抄?很多令人驚豔的獲利模式,其實都是抄來的。
而且想要原創,你得先學會正確的抄。抄,有四種方向,絕對不包括照抄,照抄必敗。
本書作者馬克.厄爾斯是英國知名的群眾行為專家,多年來的實務經驗,讓他發現:完全原創,光靠一己之力很難辦到。
在正確條件下抄,其實最能創造出新穎且有效的解決方法。
出版:大是文化
作者:馬克.厄爾斯(Mark Ear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