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人機產業:潮起潮落與未來趨勢觀察/ 織田紀香
朋友發文中寫到中國無人空拍機產業崩盤了,尤其提及「零度智控」這公司大幅裁員一事。筆者近兩個月都在研究無人機產業,看過許許多多新聞;還繳了一大堆學費,從淘寶上買一堆零件回來。大致分享我個人看法。
消費級空拍機的門檻:只有拍風景一種用途
消費性無人機市場,有個門檻始終在那。沒有常在玩的人可能很難理解:前幾年的無人機市場,主要鎖定於「空拍」這領域,而一台能飛又遠又高的空拍機,其主要應用,也就只是拿來「拍風景」。簡單想一下情境好了,像我買了單眼相機,也不完全只是想拿來拍風景,偶爾還想拍人;可是懶惰如我的人,拍完偶爾也會懶得傳到電腦上。
重點來了,買台空拍機用來拍風景?拍來後與誰分享?自己看個爽?想拍人問題又非常多。就玩樂性質來說,無人機飛得太遠又怕它炸機,玩性能的話總擔心出個意外弄傷人。而一台空拍機要操作得好,操作者本身得經過訓練,才能多少享受到追雲體驗的樂趣;不過主打消費性市場的空拍機,一般來講入門者根本就不具備妥善操作技能,多半得撞壞個幾次後才會學乖。
好一點的空拍機,要價動輒台幣兩萬元起跳,炸一次的維修費隨便就要上萬元,金額跟買台新的差不多。就算主體沒壞,壞的是雲台,雲台也要上萬元,維修費是購入費的一半,哪個消費者能接受?買空拍機的時候已經很猶豫,修理的時候誰不猶豫。所以很多專業玩空拍機的人,家裡放個兩三台可謂稀鬆平常,零件也是壞了就拿另外一台「割肉」來組裝;而在線上交易社群裡,全是各種零件互拆買賣。
消費性無人機市場,有個門檻始終在那,就是只有拍風景一種用途。
既然拍風景有點無趣,操作性非入門玩家能輕易上手,因此消費性無人機的定位,愈來愈傾向鎖定一部分有經驗的客群,朝向「操作性」、「玩樂性」發展;這成了2016年的業界顯學。廠商一窩蜂往「穿越機」(FPV)發展,講究飛行性能;真要形容的話,就像是以前我們讀書時期玩的競賽四驅車那般。操作者可以在經過設計,有相當難度的的環境與空間,操作穿越機克服克種障礙,並同時與其他操作者競賽;其樂趣佐以VR眼鏡,效果則強烈更多。
無人機的山寨市場
講了現象,講講市場。身邊朋友每個人都說,中國無人機市場成長強勁;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事實上,市場之所以成長很快,主要還是來自於幾間做研發的公司,請工廠製造相關零組件;工廠有了模板跟套件,當然不會放過進入市場的機會。於是一堆沒技術、沒設計能力的工廠,大舉推出貼牌空拍機,拿著別人家的規格和設計來做自家生意。這從手機時代就這麼搞了,殺進來的廠商一大堆,於是出現市場好像蓬勃發展的氛圍。
在中國做研發很吃虧。我手上一堆空拍機零件,看似都不是同個廠牌出的,但實際去看,每個料件跟軟體與韌體,幾乎都系出同門,不知道是哪間倒霉的公司被各家工廠大大吃了豆腐。但也因為如此,淘寶上滿滿都是各類開源零件;真想要搞個空拍機的公司,一點都不難:零件買一買、兜一兜,配個技術工程人員調校一下飛控,隨便一個工作室或工廠,都能弄出一台看似有模有樣的空拍機。其他更遑論海外群募平台上只要一有相關案子推出,隔週就有中國仿製空拍機出現。
無人機和前些年的手機一樣,也進入山寨市場。
不是台灣技術多落後,是中國做這事情的人多到嚇死人;還是老話一句,這跟當初台灣做手機一樣。有印象的人應該記得,在幾年前的山寨機時代,只要跑一趟廣州、深圳,拿著電路圖請在地廠商做,不用一星期,只要從街頭走到街尾,就能做出一台山寨機,貼個牌子就能自稱智能手機公司。裡面的軟體可以用當地的,當然也能用破解過的Android,難度真沒有太高,差別只在品質高低跟穩定度罷了。
無人機現在的市況也類似。經歷2012年的創客熱潮,一堆人看見天空飛行的市場,因此像是DJI、Skycatch、Parrot等公司,原先專注在核心飛控軟體的設計,現在也陸續跨足硬體設計與製造。尤其DJI就是那種標準演而優則導的公司,起先都是幫人客製各類不同需求無人機,後來標準化了、規格化了,推出Phantom大受好評後,就在市場上獲得很好的成績。只不過,這股氣勢到了2016年尾,就開始顯得有點疲弱。
這家公司遇到瓶頸的理由,跟前面提過的一樣:單價金額高,非入門者能輕易操作、應用領域過於狹隘,使得市場難以擴大。我想DJI應該發現了這點,而競爭對手Parrot則轉往「玩具」領域發展,陸續推出Mambo、S-Wing等小型玩樂無人機,價格設定在台幣三五千元之間,比起動輒上萬元的空拍機,入門門檻降低不少。
自拍機的物理限制
現在做無人機的廠商,無一不想往「自拍機」領域前進;可是一談到自拍,必然就得做到尺寸嬌小、安全、穩定。但事情可沒那麼簡單。
想做自拍機,尺寸就得小,這就代表電池沒辦法太大;電池小,電力就少。一般的自拍機,普遍續航力約在五分鐘至八分鐘左右,要是不只拍照又要錄影,續航時間只會更短。想想看,一台要價一萬五的自拍機,只能拍個五分鐘就得收回;五分鐘光是要擺姿勢站位置都不夠了,更遑論那堆訴求可以追蹤人臉、跟隨飛行的情境?講白了,定點飛還更省電,追著人飛?大概四分鐘以內就得拿下來換電池。說實話,誰會想買台每五分鐘就換一次電池,包包裡還得準備三四顆電池的自拍機?
小型無人機的物理限制,目前沒有最佳解決方案,除非電池的電力跟重量能有很大突破,而成本又不致太高,不然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看到更好的解決方案出現。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一部分廠商轉往穿越機去發展,因為穿越機提供玩家可以自由改裝、改設定,並且能夠跟他人競賽、比較技巧的情境。競賽級的穿越機,其競賽範圍多在一平方公里以內,因此圖傳、數傳、控制等,都不需要用到等級太好的零組件;再加上不是拿來錄影,攝影機等級普通即可,所以整台穿越機價格約莫在8000元以內有找。
市場真的崩了嗎?我敢肯定的是消費者絕對賺到。淘寶上一堆零件便宜破表,再加上很多廠商自己貼牌出來的無人機,不到一個月就一家新的冒出來,價格不斷用力向下殺,無人機的價格也不像過去那樣恨天高。不追求品牌的話,穩定度稍差,樣子醜了點的,要跟DJI同樣規格的空拍機,不用一萬元也都找得到。高端市場呢?當然就規格競爭來看,八軸十六槳超大出力的無人機也都有,價格約莫三十萬還不怕沒人買。
零度智控的麻煩
至於零度智控這公司怎麼了?用我個人作空拍機的經驗猜測,應該是大量生產之後,入不敷出。或許零度智控在2016Q2、Q3獲得市場好評,分食一部分DJI的市場,但在這研發我拷貝你、你拷貝我的年代,競爭門檻最高就是在於大量生產下所得先支付的高額先期成本。光是各個零件模具開下去,少說要上千萬,再來各個零件都要客製生產,沒有現成套件能直上,所以從機板、相機、控制等,都得重新設計製作,這些費用省都省不來。
無人機在中國的市場將產生質變,未來各領域都有相當的機會。
在中國市場高度競爭的狀態下,我曾經一度好奇:零度智控這公司,怎麼超過一季以上都沒有推出新產品的宣傳或是風聲?畢竟競爭激烈,要搶佔先機,光是規格競賽,就能不斷佔有消費者目光,可是連規格競賽都沒出來比,一款商品賣超過三季後還沒有新消息,這不由得讓人起疑。歐美市場的公司可能還好,但在中國這種每天都能挖出一些奇怪無人機的市場,怎麼會跨個2017年都沒消息?我個人猜測應該是成本跟銷售無法平衡,出事了,才鬧出這一樁裁員的消息。
中國無人機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
無人機在中國市場會上還是會下?我個人認為只會越來越蓬勃發展,這幾波淘汰就是用來洗掉體質不夠好的公司,但也從中開始分出不同供應商出來。想要一家全吃(研發、設計、製作、行銷、銷售)的公司或工廠,應該未來會變少;至少我在中國的話,絕對不敢全部通吃,例如做做飛控晶片,只做這這關鍵零組件的提供商,也許會是條活路。另外,中國的無人機商用市場則開始起飛,所有能想像到的,都有機會能成為巨大的商機。
最後,誰說只有搞天上飛的才有機會?把天上飛的隔離掉或是弄下來,也是個龐大市場;另外,水上游或水底潛的無人機,也是逐漸萌芽的領域。無人機能做的還很多,雖然消費性領域往往會是刺激這市場快速發展的契機,但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值得觀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