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成本:微軟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的真正原因/葉光釗
近來台灣軟體產業的話題不斷,其中一項頗有影響的事情,就是Google、AWS、微軟等國際大廠陸續來台設立研發中心,規模也都不小,許多人對這個改變都抱有高度期望。然而,這些研發中心為什麼會在台灣?企業的決策標準又是什麼?
大廠這樣的舉動,當然表示台灣的整體產業發展、以及軟體人才市場都發生了改變,而且開始有一定的吸引力;否則,這些將算盤打得精明的軟體巨人,不會有這樣的手筆。
對於軟體企業而言,人才這種資源是非常關鍵的,可以說是「成也人才,敗也人才」;要設立位置不在總部的「遠距研發中心」(RDC,Remote Development Center),更是非常複雜的決定。
成立RDC不僅要對中長期效益有完整的估算,也必須對當地人才成本的分析有清楚的瞭解。這裡就來談談其中一些決策因素和細節,也從這個角度分享一些筆者觀察到的台灣軟體人才市場結構性問題。
決策原則:以微軟為例
首先,有一個重要的基本原則必須先說清楚:以微軟為例,組織對全球研發工程師的產出期望都是一樣的;意思就是說,只要職別(Profession,例如SDE/軟體開發工程師、或是PM/產品經理)與職級(Job Level)一樣,全世界任何地區的研發工程師的產出必須要相當。
如果用另一個方式去理解這個原則,就是一位「在美國的工程師」和一位「在非洲同職級的軟體開發工程師」,是不應該有能力落差的;必要的時候,這兩位的工作內容要能互換和銜接。
對於這一點要求,微軟給了一個名詞,叫做「Global Level」。
微軟建立起這樣的基礎,當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之前我也寫過微軟如何設計研發人才的標準,有興趣的可以出門左轉去看一下〈微軟如何精準招募人才〉這篇文章:
原來,微軟設計這個制度的基礎目的,是從「人才招募與發展」的角度出發;而RDC剛好提供了一個基準,可以用來評比微軟在世界各地的用人成效如何。
另一個重要的面向,當然還包括成本。以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多半還是從「薪資水準」的角度出發;但是在微軟之類企業的眼裡,不會這麼單純。
整體成本的的算法不只是薪資,不然全世界還有很多地區的平均薪資比台灣還低很多,為什麼微軟不去那些地方設RDC?
更進一步看,總成本還包含以下幾項,而這些和研發中心的設置地點都有很密切的關係:
人才獲取成本;
人才發展成本;
人才留用成本;
人員使用基礎建設成本。
決策結果:以台灣為例
以台灣為例,在微軟的評估中,後面三項跟其他區域比起來是具有優勢的;這才是讓台灣被列入考慮的因素。
反而薪資會被用來反映區域其他成本的現狀:在產出一樣的前提之下,總成本裡「非薪資」的部分如果比較低,薪資就有空間提高,反之則會變低。
高薪資會將「留用」與「發展」成本降低,總成本未必會因此墊高。
所以微軟之所以願意在台灣提供高的薪資,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且這樣做可以更進一步推動正面循環:一方面有更多機會推高產出,而且高薪資會將「留用」與「發展」成本降低,總成本未必會因此墊高;所以,這對微軟來說甚很划算的。
眼尖的讀者可能發現,我並沒有把「人才獲取成本」列入台灣的優勢之中,而這也的確是目前台灣軟體人才市場最大的罩門。
一般來說,「獲取成本」會跟當地的軟體產業的大小成反比;台灣因為許多先天因素,軟體產業並不大。另一個我觀察到的現象,就是除了規模之外,還有「不夠集中」的問題:所多優秀的軟體人才,都散落在硬體業、或是製造業的軟體部門,而這些部門的人數都不多。
這種現象不但墊高了獲取成本,進一步連發展成本也會被拖累;這樣的結構現況,讓這些軟體人才很難有完整的職涯發展。
結語
回到主題。以上是一個經過簡化再簡化的說明,提供大家一個更高的視角,來瞭解這些軟體巨人的決策邏輯。
最後想說的是,研發中心的產出和優勢並不會永遠存在。這些大廠都是實事求是的企業,他們會隨時評估效益和成本是否落在預期之內;如果達不到目標,RDC還是會被解散,或者至少降低投資。
有一段時間,微軟各地研發中心或辦公室的消滅速度,甚至還快過設立的速度;所以每一個中心都兢兢業業,希望保持住自己的優勢。
要能做到這一點,就不能不提到「遠距研發」(Remote Development)的獨有營運模式(Operation Excellence Model);這將會是下一篇的主題,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