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能源政策:凍核、減碳,魚與熊掌可否兼得?/Tim Ferry
編按:本文作者Tim Ferry為TOPICS工商雜誌特約編輯兼記者。本文原刊於此。
為因應法令,台灣在2025年即將全面淘汰核能發電。為此,目前核能在台電總發電量已降至6%以下。六座機組中已有四座停止運轉,其中兩座於事件發生後,立法院不願恢復運轉;一座是因為缺乏核廢料貯存空間;第四座則是因為燃料填換而暫停運轉。為此,台灣正處於數十年來使用核電最少的階段。
減少核電,就得多燒化石燃料?
對台灣堅持非核的群眾來說,這也許是個好消息,但對減少碳排放量而言就不見得了。為取代減少的核電,台灣只能轉向化石燃料發電,將其發電比例提高至90%。
根據台電網站資料,在2017年4月10日當天,台灣氣溫一路竄升至35°C,煤炭發電為總發電量的40.5%、液化天然氣為39%、燃油和柴油為8.2%,另外還有2%來自民營電廠汽電共生(大多為煤炭發電)。再生能源發電約占4.6%,核能為5.4%。同一天用電量創下歷史新高,備載容量卻降至6%以下,台電也史上第二次於4月份就將供電警示燈號調至代表供電警戒的橘燈(第一次發生在2016年)。
相較之下,2014年核能占總發電量19%,化石燃料占78%,備載容量則在15%左右。
4月13日,政府宣布大規模投入新台幣356億元經費,努力淨化台灣每況愈下的空氣。行政院長林全在記者會上強調,要查明確切空氣污染源並不容易。然而,環保署卻評估光國內消費能源部門就包辦了約莫89%的排放量。
政府在多個電廠引進更高效率的超超臨界機組,同時提升電廠對燃燒天然氣的依賴。不過,儘管這些機組污染較低,卻仍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再生能源很重要,但遠水難救近火
解決方法顯然是再生能源。截至目前為止,風能和太陽能在台灣發電量的占比微乎其微,各自不到1%,但執政團隊立定志向要改變現況。目標訂在太陽能裝置容量在2025年時要達到20GW(百萬瓩)。最初的1.4GW裝置容量預計在2018年6月完成,但上述計畫都尚未進行甚至被批准。為什麼呢?原因在於許多潛在預定場址都屬於為罕見的候鳥 — — 尤其是黑面琵鷺 — — 提供重要棲息地的鹽沼濕地。
這是個痛苦的矛盾且無法可解。是否該為了再生能源而犧牲哺育瀕臨絕種動物的環境?若選擇在上述的地域建設再生能源豈不有違減緩氣候變遷來避免生物多樣性流失的初衷?
折衷辦法是一定有的,但同時間碳排放量將持續擴大,且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會存留在大氣之中長達20到200年之久。短期補救措施當然是重啟因政治干預而閒置的核子反應器。金山(核一)廠1號機(NPP1)和國聖(核二)廠2號機(NPP2)在分別歷經2014年12月和2016年5月事件後,已被迫停機修理。兩座機組雖已滿足原子能委員會(AEC)條件下修復,立法院卻阻止重啟。
國聖廠1號機也在核廢料貯存池填滿後,自去年11月起停止運轉。台電預備透過把裝載池轉換為核廢料貯存設施來解決問題。轉換計畫歷經原能會11個月的審查已獲得批准,將於7月重啟,為反應爐提供足夠的核廢料貯存容量,有助緩解夏季用電高峰的需求。
但時代力量立委反對,並認為此計劃不夠公開透明,未顧及大眾想法。台電則回應已為該計劃舉辦過多場公聽會,就連部分環保非營利組織也認同轉換計畫,以及最終重啟國聖廠1號機的必要性。
不過就算轉換計劃能讓國聖廠1號機再支撐兩個燃料循環,也撐不到原定除役的2021年。同時,金山廠單一運轉機組,也因核廢料貯存池即將填滿,將在六月停止運轉。金山廠設備預定在2018年12月除役。
假設新北市撤銷乾式貯存桶禁令,冷卻池就能夠清出足夠空間,讓金山廠與國聖廠機組做燃料填換。不過,台灣的選擇依然相當有限。一個可行的辦法是建造國聖廠的裝載池,讓機組得以重啟的同時,重啟金山廠及國聖廠因政治干預而停止運轉的剩餘機組。由於缺乏核廢料貯存空間,所有機組在未到原定除役日期前都無法運轉,但至少有助減輕碳排放量。
除此之外,在再生能源成為台灣發電主體之前,台灣大眾可能得在照表廢核與空氣品質惡化之間做出決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