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Facebook社群研究:之三/程天縱
或許每個人使用Facebook的目的都不盡相同,但是大多數人都用它來當作聯繫親朋好友的社交工具。
在聯繫的方式上,有些是以聯絡感情為目的,在版上分享些旅遊美食、家庭生活照;有以勵志為目的,分享心靈雞湯、長輩圖、農場文。有些則是招蜂引蝶、呼朋喚友,曬各種個人自拍照、美圖照,襯以風景迷人的背景,吸引眾人目光。
此外,也有些是以運動、繪畫攝影、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等為主題,圍繞著個人興趣來分享,因此形成了「同溫層」,證明「物以類聚」的現象確實存在。
更有人以Facebook為平台來做生意,例如直播拍賣、社群運營、網路行銷等等。對於這些人來說,為目標客戶群進行選定和優化,可以提升商業模式的轉換率;因此,Facebook社群的分析和調整就更加重要了。
我為什麼要經營Facebook個人平台
我在退休之後,則是用Facebook做為平台,抽空寫下過去40年專業經理人職涯的經驗與感想,來聚集並分享給志同道合的朋友們。
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我也是在創造一個「同溫層」;我有目標的在聚集上班族、專業經理人、創業者、企業老闆……等等,願意學習管理理論和實務經驗的人。
雖然我並沒有什麼商業目的,但是我辛辛苦苦寫下來的每一篇原創文章,當然希望能夠分享給更多的讀者。
除了出版書籍以外,更希望能夠透過Facebook朋友和追蹤者,得到一些回饋。
同時,我也希望透過Facebook和朋友交流與互動。拜網路力量之賜,許多根本沒有見過面的Facebook朋友,感覺好像交往已久。但俗話說「見面三分情」,光靠Facebook和Messenger的交流互動,總覺得還是不夠親近。
我在一年前開始接受演講的邀約,從而能夠和Facebook朋友現場互動,順便增加許多新的粉絲和朋友。
趁著我的第二本書出版、再加上春節將近,結合尾牙、春酒,我在台北、台中、高雄都安排了簽書會;於是,調整、優化Facebook朋友的結構,對我而言就更為重要了。
去年10月初,我開始對Facebook社群研究分析,並且將我的研究成果,於10月16日和10月24日發表在本站和我的Facebook上。這兩篇文章引起了廣泛的興趣,尤其是經營網路社群,或是做網路行銷的人。
https://tuna.press/?p=253
https://tuna.press/?p=239
今年1月7日,我寫了一篇文章試探Facebook上的朋友們,如果集結我Facebook上比較像自傳類型的「軟性」管理文章,並且出版書籍,讀者們會不會購買。
許多朋友不太清楚我的「軟性文章」是指什麼,所以我在下面的附圖表4中,列出了兩篇代表性的文章;分別是去年7月27日發布,關於1976年我初出道開始上班的故事,和去年8月23日發布的年少輕狂的故事。
此外,我另外又挑了三篇最近發佈的文章,做了按讚、分享、留言的統計。
去年12月26日發佈有關海康威視的這篇文章,比較屬於硬性的管理文章:
今年1月7日發表的「軟性管理書籍購買意願」,比較類似問卷調查,屬於軟性的文章;1月10日發表的短文和兩張照片,要朋友們猜猜哪個是我,則是一篇比較俏皮的軟性文章。
後面兩篇文章比較短,目的在增加和Facebook朋友們的互動,確實也得到了很好的結果。
Facebook文章的生命周期
根據我過去的經驗,文章發佈之後第一天和第二天是高峰期,會有許多的點閱和按讚;然後從第三天開始下降非常快,一個星期以後幾乎就沒有人在看了。
由於1月10號發布的文章今天才第二天,因此後續的統計數字還會增加,但是仍然可以做參考。
按讚分析
從附圖的表4和表1來看,軟性文章的按讚數量遠比硬性文章要來的高;但從出版社的角度來看,硬性文章似乎比較能夠受到讀者的歡迎。
我聽到許多朋友說,Facebook是一個社交的平台,用戶都比較喜歡速食式的短文、視頻、圖片和照片。
這或許有些道理,但是我的文章不管硬性或軟性,篇幅都相當長。我可以肯定,我的Facebook朋友並不在乎我的文章長短;但我的軟性文章似乎更能夠觸動他們的心靈、更融入他們生活經驗中,才會得到更多的讚。
從朋友對1月7日這篇文章的留言中,我得到信心,如果集結成冊出版的話,也會受到讀者的歡迎。或許銷量會比我已經出版的這兩本書還要來得高。
分享和留言分析
從表2和表3的統計來看,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越硬性的文章,分享數量越多,但是留言越少;軟性文章則反過來,分享的數量越少,留言發表意見的數量越多。
但是,我在去年七月底到八月初在Facebook上發表了四篇軟性文章,都是在敘述1976年到1979年之間,我在一家小貿易公司得到第一份工作,所學到的業務的技巧和經驗。
我只以FB1的數字為例子,按讚、分享、留言,都比我寫的硬性管理文章要來得高許多;但是,這四篇文章都沒有收錄在已經出版的兩本書裡面。
編按:「FB1」指本文作者的第一個、也是主要的Facebook帳號,請參閱前兩篇社群分析文章;下文中的「FB2」則是FB1朋友人數達到上限後另開的第二帳號。
如附圖表7所顯示,這四篇軟性文章的分享數,反而遠大於留言數,這又與我上面的結論不盡符合。
我直覺的反應與解釋是,真正能夠觸動人心而且結合實務經驗的文章,必定能夠得到很高的按讚數和分享數;至於是否有留言,就不那麼重要了。
我的Facebook新朋友們,如果想要看這四篇精彩的軟性文章,就必須到我的Facebook帳號裡面去挖掘了。要找到去年七月厎的這些文章,需要一點時間和耐心。不過我跟各位保證,值得的。
編按:上述四篇軟性文章稍後也會重新整理刊登,敬請期待。
Facebook目標用戶群調整
自從去年10月初,我開始調整兩個Facebook帳號朋友的結構,刪除掉不是我目標用戶的人,包含許多殭屍帳號、假人,和從來沒有互動、點讚或分享我文章的人,至少刪掉了3,000個。
從經驗裡學到教訓,我對於新加我為朋友的審核就特別謹慎。如果在他們的Facebook上,我看不到他們轉貼〈我的Facebook社群研究〉文章的話,我會先拒絕他們的邀請。
然後透過Messenger請新加我為朋友的人,要先閱讀〈我的Facebook社群研究〉文章,了解我的用意,然後轉貼分享在他們的Facebook上。
如果他們的Facebook有設定限制閱讀的話,那麼他們就必須用Messenger告訴我。然後再由我來加他們為朋友。坦白說,這種做法有點不禮貌,也不符合我的個性;但是在沒有其他更好辦法的情況之下,我還是做了。
結果我發現有60%的人,是已讀不回,再也不理我;仍然有40%的人,會依照我的要求,轉貼我的文章,成為我的朋友。
也因此,我10月16日的這篇文章,居然得到了1,490個讚、755個分享、83個留言,分享數目在我所有文章中創下最高紀錄。
這個案例證明,透過精心設計,確實可以提高Facebook分享傳播的力量。但是有新加我的朋友說,這是故意在強迫別人打廣告,這倒是我始料未及的。
目標用戶群的改變
經過這三四個月的努力,我兩個帳號和粉絲頁的朋友和追蹤人數,統計結果如附圖表5所示,已經超過四萬人了。
我的FB2帳號尚有接近2,000個名額可以加新朋友。我FB2的頭像是我穿著黑襯衫,手上拿著一把摺扇,上面寫著「創客軍師」。
FB1和FB2按讚數的比較
促使我開始進行Facebook社群研究、並採取行動來調整的主要原因,就是我的FB2帳號按讚數一直比FB1的一半還要低。
我透過刪除FB2的非目標用戶,加入新的目標用戶,以便縮短這兩個帳號之間的差距。那麼結果呢?
從附圖表6的左邊統計來看, 10月15日和1月11日的按讚百分比來看,似乎沒有什麼改變,FB1佔60%,FB2維持在25%左右。
但是考慮到附圖表5的人數,FB2只有FB1的一半;將按讚數除以總人數以後的加權百分比來看,如附圖表6右邊所顯示,這兩個帳號已經非常接近了。
只要我持續,將經過篩選後新加入的目標用戶,加在FB2帳號裡,等到人數相當的時候, FB2就會超過FB1了。
One more thing…
Facebook只是一個平台,雖然有使用上的框框和限制,但是人類的創意是無限的;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想像力和執行力,在這個平台上還是可以創造出新的社交功能與社群模式。
做為一個Facebook使用者,我們可以創新的地方,就在於「內容」、「目標用戶」、和「線下」的活動模式。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而創新的第一步,就從「瞭解問題」開始。我這一系列的三篇文章,就是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