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Facebook社群研究:續篇/程天縱
自從上次貼出了〈我的Facebook社群研究〉一文之後,得到了許多朋友的鼓勵與支持,紛紛應我的要求轉貼分享,然後加我為朋友。
雖然我寫的每一篇文章,或許只有短短一兩千字,但都會花上至少兩三個小時的時間。從構思、寫下、搭配照片或是圖片,再經過措詞修改,這段過程確實蠻辛苦的。
緣起
我在公開演講的場合說過許多次,退休以後並不是「不工作」,差別在於不再做「有壓力的事情」;於是我選擇了整理過去的管理方法和經驗,透過Facebook將我的經驗傳承給還在職場上奮鬥的年輕人,希望讓年輕朋友們能少踩幾個坑、少犯點我犯過的錯。
沒想到每篇文章都得到許多反響,許多Facebook朋友們留言感謝我每一篇文章帶給他們的啟發和學習;於是,如果過一陣子沒有寫文章,我就覺得自己很懶散頹廢,沒有繼續滿足朋友們的期望。
這樣一來,反而無形中帶給了我自己很大的壓力,真的是始料未及。
「我的Facebook社群研究」目的很簡單:既然我辛辛苦苦寫了這些文章,當然希望能夠廣為分享;閱讀的人越多,我得到的回報就越大、創造的價值就越多。
目標用戶群
我的文章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有價值,所以必須分析一下我文章的「目標用戶群」;他們應該跟我有相似的職業生涯和經歷,能夠從我的經驗中得到很多的共鳴和學習。
真正引起我對Facebook朋友們做深入研究的導火線,反倒是因爲我的兩個帳號上面,同一篇文章得到的反響和回饋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想看看這兩個帳號的朋友圈,在結構上是否有所不同。
剛開始時,我的第二個Facebook帳號(FB2)上得到的按讚數和留言評論,都還不到FB1帳號上的一半數量;於是我決定從FB2開始研究,希望透過行動改變Facebook朋友的構成。目標則是讓FB2的點閱、按讚、和留言評論的數量能達到FB1的水準。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把我的「目標用戶群」做了很詳細的描述;因此,我就依照我的用戶群圖像,來篩選Facebook朋友;在短短的一個月內,我刪除了1,800個「非目標用戶群」的朋友。
以下,就讓我把我用的方法和各位分享一下。
尋找非目標用戶
在5,000個朋友裡面,尋找非目標用戶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任務。我要用什麼邏輯來篩選、怎麼尋找?在在都令我很頭痛。
幸好,我在一年半前就設定了Facebook朋友的生日通知,有空的時候就把每個生日朋友的帳號都瀏覽一下;如果時間比較緊,我就只獻上生日祝福。我把這件事情,當成是我跟Facebook朋友之間的一個重要聯繫。
我每天都會收到十幾二十個朋友的生日通知;於是我決定從這些當天生日的朋友開始,進入他們的帳號來做更深入的瞭解。
從生日通知看帳號內容
在Facebook帳號上,首先看的是最近貼文的日期;我從這一點上發現了許多殭屍帳號。也就是最近的貼文都是半年、一年、甚至兩年以前的;這種沒有任何活動的帳號,都是我首先要刪除的。
接著看看他們的貼文,是屬於「文字類」的、還是「影像類」的;以我的目標用戶而言,多半是偏向使用文字或文章來溝通的。
再來就是看內容。不管是文字、圖片、或是影片,只要內容是非常單一屬性,例如政治、雞湯、宗教、書法、油畫、攝影、旅遊、美食等等的,都不是我的目標用戶,予以刪除。
如果內容比較多元,我就會看看他們的分享內容,一直回溯到八月中旬;如果轉貼過我的任何一篇文章,我就將其保留,不予刪除。
因為,我從八月中旬開始寫了一系列的時間管理文章,創造了我文章的按讚數和分享數紀錄;我只要確認他們曾經轉貼分享過我的文章,就是我的目標用戶。
如果還是無法確定,我就進入「關於」朋友介紹的部分,瞭解他們的學經歷、參加過的活動紀錄、曾經按讚的Facebook帳號和專頁、參加的社團等等,從這些地方來看是否符合我目標用戶群的型態,以決定是要刪除還是保留。
可是,每天頂多只有20個生日通知,一個月下來也只能看兩三百個朋友;如何能夠過濾並刪除1,800個「非目標用戶」呢?
後來我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有興趣整理Facebook朋友名單的人可以試試看。
追根究底、追本溯源
當我發現一個非常確定的「非目標用戶」時,就點進他的「關於」看自我介紹、並找到「共同朋友」一個一個點進去看;而這些「共同朋友」有八九成可能性也屬於非目標用戶。
這樣一來,處理起來就特別有效率,一倂刪除就是了。
再從這些「共同朋友的共同朋友」一路點進去看,會發覺他們的屬性大都是一樣的。我曾經在比較有時間的時候,一路點進六層共同朋友;用這種方式處理非目標用戶群,就非常簡單而有效率。
例如有一些殭屍帳號,是一兩年都沒有任何貼文和活動的,而我們的「共同朋友」不外乎也是些殭屍帳號,或是不管真粉、假粉、還是殭屍都拿來湊數的「大吸粉機」。
當然,這種「吸粉機」也不是我的目標用戶,因為他們根本不會去看粉絲的帳號和貼文。
動態消息
除了寫文章和朋友們分享之外,Facebook也是我的重要學習工具。因此,我每天都會花一些時間來看看自己的動態消息;透過朋友們發表的心得、感想、精彩的貼文等等,我在學習之餘也會和朋友們互動。
這個「動態消息」的閱讀,也成為我發現非目標用戶的方法之一。只要看到一些不堪入目的、血腥的、內容低劣的影片,或是一些外國文字的貼文,我就會點閱這些分享影片的朋友帳號;也往往可以發現,這些朋友也不是我的目標用戶。
然後,再使用上述的追根究底和追本朔源的方法,就可以很有效率地刪除掉一大批非目標用戶。
「波及無辜」
以上所說的方法,難免會刪除掉一些我的目標用戶;他們或許只是閱讀我的文章、偶爾按讚,不見得會分享。這些屬於「圍觀群」的朋友,從我的FB1和FB2的按讚數比例就可以看出來了。
在我開始採取行動之前,FB2的按讚數一直是FB1的一半左右;自從刪除了1,800個FB2朋友之後,FB2的按讚數就降到大約FB1的30%左右。我把這些被我誤刪的目標用戶朋友視為「波及無辜」(Collateral Damage);我對他們非常抱歉,希望他們可以再加我為朋友。
https://tuna.press/?p=253
「Facebook社群研究」的吸粉作用
之前發表的這篇〈我的Facebook社群研究〉除了分享自己的發現以外,也呼籲想要加我為Facebook朋友的人,將這篇文章轉貼在他們的動態時報上,我就會接受他們的交友邀請。
這篇文章果然發揮很大的傳播力量,被分享了570次以上;所以我可以合理的認為,我至少在FB2加了500個左右的新朋友。
由於我的「非目標用戶刪除行動」仍繼續在進行中,所以我的FB2朋友至今仍然維持在3,270位左右。也就是說,我在過去的一個星期中增加了500個新朋友,但我也繼續刪除了400多個非目標用戶,效果已經顯現出來了。
我最近去北科大演講的一篇貼文, FB1按讚數目是790個, FB2按讚數目也已經達到380個,又回到2:1的比例了。
提升商業模式的轉換率
雖然我經營社群並不是一種創業行動,也跟電子商務無關,但是我這次改造「粉絲經濟洋蔥圈」的分析和實驗,確實帶來了明顯的效果,足以提供給在Facebook或電商方面創業的朋友做參考。
我在FB2的朋友改造行動會持續下去;當FB2朋友再滿5,000人的時候,我相信許多指標都會反過來超過FB1。
這個實驗證明,目標用戶群越精準的話,我的文章點閱率、按讚數、留言評論數、分享數等等的轉換率,都會大幅度的提高。
這個結論對於在Facebook、網路、線上線下社群創業或營運的朋友們來說,應該是個好消息:發揮你們的創意,尋找適合自己的模式,提高目標用戶群的精準度,自然生意模式的轉換率也會大幅提高;同樣的,每個潛在客戶的轉換成本也會大幅降低。
最後再提醒各位朋友,我的FB2朋友還有1,700個名額,歡迎我的Facebook朋友們大力介紹我的目標用戶,加我為朋友。
記得提醒他們,先在他們的Facebook動態時報上分享我這篇文章,再加我為朋友,這樣可以節省我很多時間。
如果他們對於動態時報上的朋友閱讀有設定限制的話,請他們用Messenger先告訴我一聲。
再次感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