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好了再說話,很難嗎?評政府重要政策推出前的放話亂象/TWicic
這兩天,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一段話,驚動了林全和蔡英文相繼回應。兩個人都講了很多,容我翻譯一下,這兩人要講的就是:「都很重要啊,我們要追求平衡啊」、「我們沒有忽略你啊,你們還是很重要啊」。
張忠謀到底說了什麼?傳了兩天之後,其實大家都已經被媒體標題給直覺洗腦了,都認為Morris爺爺在講的就是「創新就是分配的罪魁禍首」、「政府不要忘記半導體產業」等等。
但如果更細看媒體報導,你會發現張忠謀講的不只是這些,而是有他老人家一套完整的邏輯。在這篇報導中,張忠謀說:
當前政府的經濟主軸打出「創新、就業與分配」,其實「成長」才是最關鍵,因為成長可以解決就業與分配問題。此外,創新與分配是相互矛盾,創新才是分配問題的罪魁禍首。當然創新是必要,只是要忍受分配不均的事實。
政府發展5+2產業固然好,「可是也不要忘記以前國家提倡的產業,包括半導體業」,如果現在只管推動新產業,即使新產業成功,也補償不了老產業的衰退。目前他最擔心未來幾年內,半導體產業就會遇到用電、用地問題,應該是政府要盡力解決的問題。
創新是分配的罪魁禍首,這話的前提是有完整邏輯的,因為許多創新的成功,會取代或衝擊既有的產業與營運模式;而創新成功如果創造出財富,這群人擁有的財富級距,就會與其他人拉開差距。
從這個邏輯來看,看似語出驚人的張忠謀,其實是老成謀國,因為他正在指出一個問題:就是當前台灣政府所喊出的「創新、就業、分配」,是沒有想清楚就說出口的承諾,在邏輯上的偏誤是存在的。
當然,林全刀切豆腐兩面光的說法也不能說錯,「創新、就業就是經濟成長的積極概念!創新和分配二者間的調和,是經濟發展要兼顧的,因此與張董說法並不矛盾。」
創新與分配之間的「調和」,代表的是什麼意思?是抵換?是平衡?在尋求最適均衡的過程中,會有怎樣樣效率耗損?這耗損是可以被接受的嗎?既然要抵換、要平衡,那就是有限制、有操縱,那這樣的創新與分配,會呈現出怎樣的樣貌?
張忠謀說:「成長才是關鍵,因為成長才能解決就業與分配的問題」,而他沒有說出口的是:「你們現在做的事,都不是可以帶領台灣經濟成長的方法。」說實在話,張忠謀的話講的好,但可惜沒有講清楚。在我看來,張忠謀真的想說的是:「你們講的這些方法,是準備好了才講的嗎?」
但顯然,沒有人往這個方向去想張忠謀的逆耳忠言,因為,今天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應該是台灣「新創創新圈」中的祖師爺級人物」就說了:「『照顧既有產業』和『給新創機會』未必是相牴觸的。政府在思考產業政策時,也不能放掉既有的基礎,但也確實應該要給新創機會。就像當年的台積電,其實也是一家新創公司,也是有政府的幫助。」
啊哈,我就知道一定會有人提到當年張忠謀參與設立的台積電,也是當年台灣政府積極扶植的創新產業。我可以想像一定會有人說:「你當年是新創的時候,就說政府好,現在不是新創了,就說政府不應該偏愛新創」。
既然要談到當年,那我們就來談。
典型在夙昔
1974年春天的一個早晨,在一個豆漿店裏,確立了台灣朝積體電路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目標。這個被流傳許久「小欣欣豆漿店」故事,一直都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經典故事,想起那個年代、想起哪些人物,一直到現在都還是被津津樂道。
「準備好了,再說話」,這是台灣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政策啟動時的態度。
在這神一般的故事背後,有人曾經想過,一頓早餐的時間,真的就能長出這麼偉大的計畫嗎?就能長出後來的RCA技術移轉、工研院電子所實驗工場、分割獨立聯電、投資發展大型積體電路、成立台積電嗎?我相信,很多人都想當然而的認為,這些事就是這樣發生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單單在豆漿店的那一頓早餐上,講述計畫的潘文淵,可是把從目標到策略,從戰術到行動計畫,講得清清楚楚。
在2015年出版的《方賢齊傳》中,有幾段這樣的敘述:
「記得我在紐約,與潘兄(潘文淵)坐在他車上,在曼哈頓繞了一圈又一圈,終於決定提出這個積體電路的案子。」
「在小欣欣豆漿店,潘文淵提出他們兩人的規劃方向,和具體作法,包括台灣該怎麼做、要花幾年可以做成、需要多少投資金額、可以在多久時間內回收等等。」
「在旁聆聽的方賢齊並沒有說太多話,因為在潘文淵的計畫中,所有與台灣政府政策相關的環節,兩人早已討論;包括可能遭遇的困難、必須克服的限制、可以動用的資源、必須堅持的方向」
「準備好了,再說話」,這是台灣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政策啟動時的態度。
一個基金,各自表述
讓我們回過頭來看2016年從初夏到深秋的這個時點,「準備好了,再說話」,已然成為一種奢求。
今天有一個新聞講的是台灣要設立國家級投資公司,重點是將在11月成立籌備處,積極爭取業界大老出任董事長,而媒體就點名了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行政院前副院長林信義、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都是可能人選。
這個新聞出來,我第一個反應是,張忠謀?一定不可能;施振榮?要當董事長,能不拿錢出來投資嗎,一定要的,所以,他一定不會想當這個要拿錢出來的董事長。[footnote]編按:施振榮已經表示回絕此邀請。[/footnote]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說的就更有趣了,他說:「施振榮等前輩很有經驗,一定是客氣,對於國家基金由產業大老帶領是否公允的疑慮,他舉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為例,指當時金融企業家勇於參與政策制訂,事後檢討沒有任何圖利問題,呼籲有經驗的前輩們應該『勇於任事』。」
既然要勇於任事,那不如就請文青董事長來擔任國家級投資公司董事長吧,不論形象、資歷、公司規模、甚至於年紀,都應該非常符合。
但這件事會發生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的是,國家級投資公司的規劃是要民間出資60%,國發基金40%,由民間主導投資,這代表的是,要有至少60億元的資金來自於民間產業,但會有哪些公司參與投資?這些參與投資的公司在提出投資計畫時,要怎麼說服董事會,這件投資案會對公司發展帶來助益?
又要擴大投資、又要南向、又要亞洲矽谷,一個國家級公司到底是可以做多少事?
基本上,這個所謂的國家級投資公司最早的發想是類主權基金,當時很多人說這就是要學新加坡淡馬錫,但後來雜音太多,因為淡馬錫可以說是國家主權基金;但從另一個暗黑的角度來看,也是新加坡主政家族的錢,而這也是淡馬錫基金投資紀律嚴明、績效卓越的主要原因。以這樣來看,台灣真的可以依樣畫葫蘆嗎?
後來,國家級投資公司有了調整,成為行政院施政報告中的擴大投資方案的一環,目的在於帶動創新產業的投資。然後,又看到國發會主委陳添枝說,成立國家級投資公司可以掌握東南亞新興市場商機,提升對外經濟格局與多元性。在這裏,國家級投資公司又成了新南向政策的一環。
之後,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又說,此一國家級投資公司是為了促進創新產業發展,因此相關投資當然會與物聯網有關,物聯網原本就是當前創新創業環境的重要一環,而國家提投資公司的成立,也會對亞洲矽谷計畫帶來正面助益。
一個國家級公司到底是可以做多少事?又要擴大投資、又要南向、又要亞洲矽谷。
昨天(2016.10.26)前行政院長陳沖也跳出來說,台灣既有的國發基金已經有類似功能,不需要成立新單位,除非不想接受監督,才要成立另一家。
在我看來,這個「國家級投資公司」,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政府的參與,否則民間企業想要投資就自己去投就好了;但政府參與能夠為這個「國家級投資公司」帶來什麼價值?卻是從頭到尾都沒有人講清楚的。除了有官員說,這是第一次政府從投資者變成管理者的投資基金,但在此同時,卻又要不斷強調這公司是要由民間主導。
看到這裏,我不知道你暈了沒?我是真的被搞暈了。
準備好了再說話
「準備好了,再說話」,在國家級投資公司這件事上,我看不到。為什麼要一直強調「準備好了,再說話」這件事,因為,在近來台灣政府提出的政策中,充斥了太多「沒有準備,就說話」的狀況。
我不是故意要挑刺,但單單一個國家級投資公司成立的時點,國發會的龔明鑫可以在八月說九月要成立,到了十月就說十一月可以成立,這是一個「下個月成立」的無限迴圈邏輯嗎?
再說一個,九月初通過的亞洲矽谷方案,其中有一個執行中心;根據媒體報導,龔明鑫說執行中心近日將公告招標,作為整合各部會該方案相關計畫的核心,期望可在十月底決標,十一月可以成立運作,在剛運作期間會由龔明鑫暫代執行長。
再過五天就是十月底了,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的招標進度在哪?
很多人說,跟蔡英文過去互動很好的張忠謀,何以在這個時點上會放砲批評,是不是有什麼不為外人知到的狀況。但在我看來,張忠謀只是做到了「準備好了,再說話」這件事。他沒有在第一時間批評質疑,而是經過觀察思考的發言。所以他前兩天的發言,也許情緒有些激動,但絕不是一時意氣脫口而出。
準備好了,再說話,其實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