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工廠:瑞典鼓勵新創的秘密/許毓仁
編按:本站歡迎各政黨立委或相關官員投稿;只要與科技政策和產業相關、並且言之有物,我們不問立場,都願意為您整理刊登,以利於公眾瞭解討論。除文字之外,亦歡迎提供照片、圖表、簡報檔等輔助資料。來稿或洽詢請與我們聯繫。
繼矽谷之後,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比起任何其他全球城市來說,擁有人均最高數量的「獨角獸」公司!這個城市人口僅有90萬人不到,卻有將近10家的全球知名的高科技公司,包括Skype、Spotify、Minecraft、Klarna(Fintech)、King(gaming)等等。
以人口比例來算,斯德哥爾摩可以說是全世界新創公司最集中的城市,也有個美名「獨角獸工廠」(the land of unicorn factory)。
在2014年,不包括私募股權交易,瑞典公司獲得7.88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和增長資本,光斯德哥爾摩一地,外國直接投資(FDI)流入就佔歐洲技術產業15%。整個瑞典只比紐約市的規模稍大一點,人口少於1000萬;國際化是瑞典企業不得不走的發展道路。
Volvo、Ikea、H&M、Absolute Vodka和Ericsson電信公司等等,都是非常成功的瑞典籍跨國公司;這些跨國公司的成功,也為瑞典的基礎設施和創業投資貢獻了大量稅款資源。
瑞典憑什麼創新?前一陣子筆者有個機會到瑞典參訪,參觀了當地的技職學校、大公司研發中心,也與當地的新創團隊和技術移民者交換意見。
幾天的參訪行程,筆者歸納出以下幾點觀察:
瑞典的特別之處
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
自由的教育
創意力
完全透明的政府制度
邁向無現金社會(cashless society)
良好社會福利
瑞典軟實力值得台灣借鏡
瑞典是典型地廣人稀的國家,900萬人口,是台灣的一半不到,每平方公里只有兩人,沒有廣大的市場。瑞典重視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把資源投注在發展公民素養和高品質教育,激發創意產業,是個軟實力強盛的國家,值得台灣借鏡。
最近,瑞典的新創圈社群發表了「讓瑞典成為全世界對創新最友善國家之白皮書」(Swedish Startup Manifesto),裡面談到如何留才引才、降低對新創事業的稅收、更友善聘用外國專業人士的法規、提供創業家簽證、天使投資減稅、更透明的採購制度,甚至對工會提出不要干涉新創公司聘用員工的條件。
這些種種措施都可以看出,即使瑞典已經有成功的獨角獸公司,瑞典的新創圈依然尋求突破,引進更多國際資金和資源。
在教育下一代上,瑞典的新創白皮書更是大膽提出,讓瑞典學生成為數位工具的超級使用者(super user),讓學生在幼兒時期就開始熟稔數位知識、程式編寫,並且培育創業精神。
新創和技術Hub不會是憑空出現的。在人才方面,瑞典的年輕新創企業,能夠從大型和成熟的跨國企業與優秀的高等教育中,取得所需的技術和人才,城市人口中有18%從事術工作。成功的企業也願意投入資金扶植新創。
而在基礎建設方面,斯德哥爾摩在1994年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開放光纖網絡,100%的企業和90%家庭正利用這一基礎設施。超過94%人口連上網路,比例之高排外世界第四,超過91%的人口每周至少使用網路一次。
和瑞典同屬小國寡民的台灣,能否借鏡瑞典,發展出強大的軟實力?
雖然斯德哥爾摩在創業的成功令人印象深刻、大學的學費和醫療保健也是免費的,但所得稅是眾所周知的高,住房等生活成本也很高。為了吸引外國人才,瑞典立法優待這些「外國專家」,以降低稅收與提供股票期權的方式,在兌現後才徵稅,提高技術人才為瑞典效力的誘因。
台灣應該可以參考瑞典模式,在有限的資源下,專注在自己的優勢。我看到瑞典優勢,是她的「軟實力」,從生活的創造力和教育從小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瑞典穩定的社會結構,讓整個國家均富但不炫富,社會也極少紛擾;許多議題都能理性討論,不像台灣常常因為政治內耗,導致國家無法前進。
ㄧ個國家的蛻變,取決於公民集體向上的意識,和擁抱未知的勇氣。台灣,真的應該好好思考自己的下一步該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