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相機廠商的建議:與Android連結,不然就等著被淘汰/Frederic Filloux
智慧手機在很多地方已經逐漸成為數位攝影的主流工具。對於像是Canon、Nikon、Fuji、Leica這類相機廠商,或許建立(或接受)像手機一樣的app生態系才是正道。但是,他們準備好了嗎?
本文是筆者結束在澳洲舉辦的Storyology Festival寫作聚會行程之後,在回法國的飛機中寫的。幾年以前,在出遠門參加這種活動時,我一定會隨身背著一部沈重的全片幅數位單眼相機(DSLR)、再加上幾個用起來最順手的鏡頭。
這次,我選擇帶著的是一部體積很小、拍照效果也好的Fuji X100 T相機;但你猜發生什麼事?
……我大多數照片都是用口袋裡的iPhone 7+拍的。
回來之後,我覺得把所有的高階相機配備都賣掉,拿錢去買一部頂級手機(其實我原本每12–18個月就會換手機),而不是花更多錢去換一部新的DSLR、或是無反光鏡相機,只為了那一點點的效果升級。
如果你問為什麼,我的考量有四個:
整體效能
操作介面
後製處理能力
連線能力
整體效能
當然,如果要論散景效果,手機大多數時候跟DSLR是沒得比的;所以iPhone 7+用雙鏡頭(其中一個鏡頭是相當於56mm焦距的「長」鏡頭)、以及智慧型數位影像處理功能,在人像拍攝模式中製造出「人造景深」效果來解決這個問題。
以下的兩張照片,就是同一個人物在使用與不使用景深效果下拍攝的效果:
不過,可以想像得到的是,一定會有攝影專家說:「你根本不懂攝影,連真的光學景深和數位製造的景深都分不清楚;而且你忘了一件事,iPhone在低光度環境中的表現很爛。」
關於這些差異,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一部好的全片幅DSLR、再加上一套高品質的鏡頭,價格至少要幾萬,幾十萬也不稀奇;了不起三四萬一部、重量只有160公克的iPhone,如果要跟高階相機比效果,當然不公平。
確實,目前手機拍出來的人像照中,散景模糊效果當然不如單眼相機;但我們也看得到,每一次的軟體升級都改進了一點效果;如果有新的影像處理器和感光元件推出,畫質的提升更是明顯。
說到iPhone在低光度環境下的表現,確實是不怎麼好,但進步也持續在發生之中。而且我們要記得,iPhone上的感光元件只有全片幅相機的1/57大小(其他品牌手機大概也差不多),所以像素密度也遠高於相機(如果您想瞭解詳細數字,可以參考DxO Mark網站)。由於單一像素的大小,跟感光元件所能捕捉的光子數量有直接關係,所以尺寸較大的感光元件當然效果更好、低光度攝得影像中的雜訊也比較少。不過,目前的影像處理軟體已經可以多少修正這個問題;例如電腦上的DxO Optics Pro之類軟體,就可以有效去除雜訊,也相當容易使用。如果是在手機上,也已經有不少這類「除雜訊」app,價格都相當便宜、效果也還算不錯。
總之,手機的拍攝效果確實還不如相機,但兩者之間的距離已經在迅速拉近之中。除非您拍的是雜誌的跨頁照片、或是打算開攝影展,iPhone和許多其他高階手機拍出來的影像,只要經過適當的處理,就已經很好看了。
我最近認識的一位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甚至還在出版的作品集裡面使用了以iPhone 6拍攝的影像。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下一個話題:
後製處理
最近數位攝影領域的另外一個趨勢,就是後製處理工具(和行為)的普及。最早是Photoshop獨領風騷,然後有Lightroom登場,成為電腦修片一族的必備工具。
現在,大多數的修片動作都可以在iOS或Android行動設備上,用各種app來完成。筆者測試了許多種之後,決定留用的是「Snapseed」;它可以對RAW格式影像進行各種編修,而且在操作的直覺性方面,也比Photoshop好上十萬八千里。
從前,我需要開好幾個檔案夾才能陸續分類整理照片,但現在有了更順暢的整理流程:在手機上選取先前拍攝的照片、用Snapseed修整、然後整批上傳到Instagram,而且這些照片在我的MacBook上還可以用iCloud雲端磁碟自動分類。
(我相信,即使是用Android手機,無論在Mac或Windows電腦上也可以有類似的簡便流程。)
如果高階相機跑Android系統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專業攝影師用Instagram來提高自己作品的能見度;而且其中有不少人告訴我,他們能接到的攝影案件數量,確實跟他們在Instagram上的粉絲數成正比。
但是,到目前為止,如果照片不是用手機拍攝的話,要張貼到Instagram上其實相當麻煩;往往必須先傳到電腦上,再做些修整,然後才能貼出。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可以直接在相機上修整照片,然後用WiFi無線網路直接上傳給Instagram,那不是很方便嗎?
於是我想到的是,如果將低光度拍攝效果絕佳的Sony A7(我的夢幻相機)跟Android軟體市集中的各種修片app連結起來,而且以RAW格式拍攝的影像還可以在相機上直接處理,那就幾乎完美了。
(更完美的是,Apple將iOS系統授權給一兩家高階相機廠商;但我們都知道,這個不太可能。)
我相信,只要任何高階相機能和Android生態系彼此結合,不僅能夠大幅增加市佔率和實用性,對於品牌的長期發展也會更有幫助。
未來發展
說真的,除了真正的專業和半專業市場之外,現在都已經是智慧手機的天下了;簡單的原因之一,就是手機業界用在照相元件上的研發費用,早已遠高於相機產業在這方面的投資。
試想一下,光是設計iPhone相機、影像處理器、以及各種相關軟體的Apple影像產品團隊,就有超過1,000位工程師;如果再加上諸如無線網路和系統軟體等其他相關部分的人力,更是遠遠超過此數。
此外,新一代的相機設計也可能讓市場翻盤。例如DxO One就是一款可以獨立使用,但也可以透過Lighting介面跟iPhone連線的有趣相機;它的機身雖然很小,但感光元件卻比iPhone大上8倍,所以低光度拍攝效果相當驚人(請參閱DxO的Instagram帳號)。
像這樣的相機,就可以說是介於高階相機和手機app生態系之間的過渡產品。
如果要看更具未來感的設計,那就莫過於Light.co相機了;它具備了多達16組感光元件,以同時拍攝到的內容組合成一張「大」照片。
它的設計概念相當有趣,而且使用的都是來自手機產業的組件,如壓克力塑膠鏡頭、感光元件、影像處理器等等;但也有不少人批評,完美組合16幅影像需要龐大的運算能力,因此耗電量也不會太省。
(筆者寄了一整頁的問題到Light.co公司,但沒有收到任何回覆。)
另外有一家叫做Lytro的公司,曾經運用類似原理(多鏡頭拍攝、或是相機即時運算成像)設計出著名的「光場相機」,但目前為止在市場上還沒有明顯成功。
不過,這些都代表著未來相機的發展方向,仍然值得我們拭目以待,期望迅速進步的摩爾定律會發生在它們身上。
後記
在LDV Capital投資公司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了未來相機的可能發展方向:
到了2021年前後,標榜「高畫質攝影」的智慧手機,藉由影像硬體和運算功能的進步,將會配備多達6至13組不同的鏡頭,並具備與DSLR相同的畫面縮放和景深拍攝能力。
……在2022年之前,新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會配備至少4組鏡頭,因而促進了AR和VR(擴增/虛擬實境)內容的成長。
總而言之,筆者之所以認為傳統高階相機必須和手機app市場結合,重點在於軟體的發展。無論是要克服鏡頭和感光元件的先天尺寸限制、或是為相機增加後製處理能力,軟體都是其中最大的關鍵因素。
傳統相機的進步太慢,必須有來自手機產業的刺激和輔助,才能更快的進入下個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