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一個預算透明、落實台灣未來發展的「亞洲.矽谷」/編輯部
大約二週之前,行政院決定變更「亞洲矽谷」原案的部分內容、並且將名稱改為微妙的「亞洲.矽谷」,然後由國發會再送行政院院會,並且獲得通過。我們在當時就承諾會繼續留意這個案子。
根據日前的行政院院會結論,新案的目標是以「四大策略」推動:
物聯網
新創產業
而四大策略則包括:
體現矽谷精神,強化鏈結亞洲,健全新創產業生態系;包括加碼早期投資、活絡創櫃與興櫃等IPO股權上市市場;
連結矽谷等國際研發能量,建立創新研發基地、整合國內物聯網創新,對外成為連結矽谷等國際創新中心的單一窗口;
軟硬互補,(在桃園)建構物聯網完整供應鏈;
提供新創產業與智慧化多元示範場域;希望未來能有50個以上的整體解決方案,初步優先推動位於桃園的工業區。
根據國發會預估,「物聯網將帶動的附加價值有1.9兆到2.4兆元,平均每年貢獻經濟成長率0.9到1.7個百分點」。
如果僅根據對外宣布的這些資訊來看,內容仍略嫌空洞,缺乏具體的執行步驟與辦法與成果追蹤基準,對於偏重物聯網發展的政策比重和風險評估也沒有著墨;但我們願意相信,這些辦法都已經在研擬之中、屆時也會有評量的方式可以發表、並且供外界討論。
但所謂「附加價值有1.9兆到2.4兆元」,以目前物聯網產業還沒有真正起飛、甚至整體的規模與發展性都還有疑慮的前提之下,現在就能估出產值似乎還言之過早。
根據新案的內容,整個計畫的經費為新台幣113億,佔新創產業預算(495億)的四分之一,而且多半來自舉債。因此也長期追蹤這個計畫的立法委員許毓仁會在這個會期之中,將「亞洲.矽谷」列為預算審查的重點。
許毓仁表示,相較於幾個月前推出的方案,修正版本已經對於新創人才培育和法規調適適度修正、也強調不會蓋硬體園區,在這方面願意予以肯定;但針對新版計畫的內容,許立委則有以下幾點建議和回應:
1. 預算執行透明度
113億的預算是以「包裹式」通過,但實際執行時會分散在各個相關部會,如經濟部、教育部、科技部等等,難以用整體角度來監督預算的應用方式與成效;此外,分散之後的編列使用方向是否有一致性、之後發包運用時能否能反映實際需求,則有待觀察;此外,地方建設相關編列多少預算,也應該清楚說明。
2. 開放平台
建議政府結合數位政委唐鳳,以開放式的網路平台邀集公開參與討論、以滾動方式實施、並且提供可追蹤的數位會議紀錄(digital trail),以藉此增進政府效率與透明度。
3. 「產業升級」計畫
預算編列應結合區域產業和地方建設優勢,視為整體的「產業升級」計畫,而非僅針對新創圈設計。具體發展的項目時間要拉長、計畫要落地、並且佔有國際戰略地位,如發展半導體。
4. 人力資源環境
對於人力相關方面,新創圈的顧慮主要是在人才、法規、以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環境;以上這些比較是心態(mindset)的問題,可以相對容易的透過溝通調適和行政命令來解決。
5. 階段式投資輔導
引導用於「亞洲.矽谷」的資金投資A輪新創產業;初期可先標定5至10家具有區域潛力的公司來投資;之後再橋接國際資金投資B輪,幫助新創產業建立走出台灣「打亞洲杯」、甚至世界賽的能力。
6. 大型基金介入
以大型基金(類主權基金)投資未來五年到十年台灣具有優勢的關鍵產業,例如數位醫療、車聯網、無人車、AR/VR、電動車供應鏈等等。
明天(2016年9月22日),許立委將會在立法院院會聽取國發會的進一步報告;如果有進一步的資料或發展,我們也會繼續為讀者留意補充,一同來關心這個攸關台灣未來至少四年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政策。
後記:
許毓仁在本文刊出當天在立法院進行的質詢:
對於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的答覆,許毓仁的評語是:
(整體編列預算方式很有問題,總共48個計劃,合起來113億,會付諸流水。)
除了前文有提到、許委員質詢中也有的「內容和執行方式並不清楚」之外,執行的細節這也是我們最憂心的地方之一,而許委員也提出了預算細目公開上網的要求,希望國發會近期之內能提供比較實際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