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將告白:Uber和傳統計程車之爭,到底誰得利?/運轉手的筆記本
同時身為小黃和Uber司機,筆者見識過Uber臉書社團與小黃社團之間對立的情況,所以分享這篇「開箱文」,肯定會引來不少正反兩面的意見。
我曾試著在臉書社團發問,得到的反應相當極端,就如同政治的藍綠,在各自的陣營似乎很難得到客觀的解答,只看到對方的不是,卻不太會檢討自己,以求能讓整個環境更好。最後我只得自行下海找答案!
我想我之所以有資格寫這篇文章,應該就是我親自開了一百趟以上的Uber、也當過一年的小黃司機;會想把心得寫下來,為的也只是延續「菜鳥運將的筆記本」成立的初衷,如此而已。
從乘客的角度試乘Uber
筆者的父親退休後,一方面閒不下來,另一方面也為了貼補家用,所以當了小黃司機。而我從事設計行銷相關工作逾二十年,曾受聘於新創、APP產業,恰巧又與運輸類別相關,所以也在手邊計畫尚未發酵之餘,加入運將行列,除了能多一份收入,也希望能更深入觀察這個產業。因此我也考取了職業駕照、計程車執業登記證,偶爾幫老爸代班,斷斷續續加起來,實際載客的時間也超過一年。
開Uber和開傳統計程車有什麼不同?只有都開過才會知道。
幾個月前[footnote]編按:本文初稿寫成於2016年6月。[/footnote],多次與租賃公司洽詢,書信往來至少十多封吧;他們表示「你若有職業駕照,開Uber就沒有違規的問題!」(真是如此?後面會補充說明)自此萌生讓父親轉開Uber的念頭。
在此之前我也當過乘客試乘Uber,確實在車況、服務方面,從「比例上」看,Uber比小黃都好很多。
這裡筆者特別用「比例上」這三個字,就是不希望以偏概全;無論是小黃還是Uber,在無人車還沒上路前,都還是「人」駕駛的,因此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與乘客的應對方式、車內的維護也會不同。
筆者遇過很優質的小黃(我爸就是各方面都很嚴謹的司機),也坐過車子很新,應對卻很差的Uber司機。但筆者確實必須說,「比例上」Uber是優於小黃的。再把車資較低的因素考慮進去的話,坐過Uber的乘客,真的很難再回頭坐小黃。
幾次試乘,筆者同時也與Uber司機攀談,想了解他們加入的原因;多數司機都覺得「開Uber還不錯」,甚至有一位退休後全職投入Uber的司機,對筆者興奮的說:「認真開的話,一個月有機會賺九萬!」[footnote]Uber於2016年5月中調降車資,而這是車資調降之前的問答。[/footnote]
按照租賃公司的說法,開Uber平均一週的收入約有二萬元(已扣抽成、未扣油耗車耗),等於每天營收要達到二千八百元。一天若開十小時,每小時進帳必須達到280元。以筆者過去開小黃的經驗,在計程表更換之後,每小時營收平均有230元的水準,這表示Uber比小黃收入要好。但這是真的嗎?
以現在這個時間點來說,要考慮的因素有二:第一,Uber車資較小黃低、第二,Uber每趟抽成25%。如果開Uber收入要優於小黃,唯二的可能,除了Uber要能提供司機「爆量的叫車訂單」之外,就是「經常性的在乘車費用上加成」。
我遇到的司機是不是在吹牛?租賃公司是不是只是想賺我的租賃費?老爸能不能改行開Uber?我想,只有我親自去開開看才會知道。
要如何成為一位運將?計程車篇
開計程車,人人理由不同。有些人有經濟壓力,有些人就單純喜歡開車,甚至有些是喜歡交朋友而入了這行;但重點是該如何成為一位「合格」的運將呢?
要成為合法的小黃運將,你必須擁有「職業駕照」和「計程車執業登記證」。取得職業駕照的過程,基本上與一般小客車駕照差不多,有筆試與路考要考。已經持有小客車駕照的人,只要到駕訓班買個課堂鐘點,教練提醒一下路考的要點,同時背一下監理站的題庫,應該可以輕鬆過關。
比較困難的是取得計程車執業登記證。筆試一個月才舉辦一次,題庫除了交通法規、機械常識,還有道路環境。以我在台北考證為例,考試地點在考試院,道路環境題庫遍及基隆、桃園、宜蘭等鄰近地區。舉個例子:「基隆仁祥診所位於哪一條路上?」這樣的題目對於非基隆當地居民來說,真的只能硬背,而這樣的題目還真不少。
若我沒記錯,計程車執業登記證的錄取率大概是40%,並不算高。考完試,回程路上隨處可聽見考生哀號:「我考了四次還考不上!」;而這些「考生」年齡層之廣,到了現場你才能有所體認。
想考上計程車執業登記證,成為合法計程車司機,以現今的考題難度來說並不容易。
據我父親現身說法,以及網路上看到的分享,現在的考題和以往相比,難度提高很多;相信這是政府刻意拉高門檻,避免小黃氾濫的措施吧。由此可見,小黃在台灣社會多麼根深柢固:許多前輩還在開,又有新手後浪推前浪,其廣度、深度當然不是Uber所能及。也因此小黃司機素質和服務品質的落差較大,也是無法避免的。
要如何成為一位運將?Uber篇
Uber的入門門檻相對低得多,除了基本的駕照(一般自小客駕照即可),還必須繳交「良民證」(警察刑事紀錄證明書)、「無肇事證明」。這兩種證明分別到警察局和監理站就能申辦。這兩份文件是Uber替乘客在「道義上」確保司機的「人品」及「駕駛技術水準」的作法,但是並不能保證乘客不會遇到壞人。另一方面,比較小黃和Uber「刑事案件」發生的機率何者為高?也不會有絕對的答案。
除了駕駛的部份,Uber對於車輛方面也有要求,包括車子款式、長度、年份等都有限制,在官網上可以查到現階段能夠加入的車輛款式清單。原本我以為必須把車開去給Uber工作人員檢查車況,但是我想太多了,根本就不用。所以Uber在「比例上」車況優於小黃,靠的只是乘客給予「評價」,來約束司機維護車輛整潔與服務態度。
正式成為Uber司機
因為只是想測試一下當Uber司機是不是真的那麼好賺,所以筆者暫時先不用自己的車接案,而是透過Uber網站找尋配合的租賃公司,以一個月18,200元的租金,租了TOYOTA ALTIS來接Uber的案。我知道這租金很貴,老爸也唸個沒完;但是既然只是要測試,這是成本最低的作法。照租賃公司的說法,我有職業駕照、車子掛的是租賃牌,配合「派車單」,就符合法規了⋯⋯真是如此嗎?請繼續看下去。
筆者接著到Uber公司註冊。那兒是我常去的大樓,裡頭常有新創產業的講座、聚會;過去筆者從事設計相關工作,當然知道所謂「極簡風」的裝潢是怎麼回事,也很清楚新創公司常用的裝潢風格;但Uber辦公室的裝潢風格,實在很難使用極簡風來形容;看過後才明白,為何網路上常流傳,說Uber看來像是隨時可以撤收走人的公司。
工作人員年輕化是新創公司常見的狀況,而許多Uber駕駛對於Uber這群年輕人員的服務頗有微詞。就算我認為年齡不完全能與良好的應對成正比,但是社會歷練、人際關係應對等等,確實是必須靠時間累積的。下面描述一下我申辦加入Uber,與客服人員互動的過程。
前往Uber公司前,我預先上網註冊填入相關資料,但櫃台客服人員在查詢資料時可能遇到狀況,而我身旁前仆後繼要加入的新手駕駛,此時一個個超車辦好手續,我被晾在一旁好久;好不容易有人從「辦公室」裡出來支援 (其實只是用一個展示立架隔成兩區)。雖然他的禮貌比櫃台客服好些,但還是有點生澀,應對方面還是有不小的改進空間。總之大概花了半個小時以上,最後還是完成了手續,可以開始接案了。
Uber降價前的榮景
就這樣,2016年5月6日,我開始上路開Uber了!上路第一天,立刻感受到Uber的威力;只要不離線[footnote]編按:Uber提供司機專用的App,要接案時就要上線,系統就會派發案件給司機。[/footnote],差不多幾分鐘內就有顧客叫車;透過系統配對,乘客上車地點通常不會離我太遠,隔幾條街就能載到乘客。App裡也能看到乘客預先輸入的目的地地址,再配合自己慣用的GPS導航系統,大多能輕鬆的完成載客任務。
筆者因為得兼顧手邊其他工作,並不是天天上路開Uber;但為了取得更真實的測試數據,我的上線時數加總起來也有將近一週,單日八到十小時以上。營收結算下來,扣掉嚇死人的25%平台抽成,平均每小時有260元到280元的水準,而且不用像小黃一樣在街上繞來繞去找乘客;只要不離線,案子就會一直來,幾乎連廁所都沒得上!
開了一陣子下來,這成績確實令人開心;筆者也趕緊跟老爸回報,似乎真的可以把原本在開的小黃處理掉,換一台好一點的自用車,靠行掛租賃車牌,改開Uber;沒想到好景不常,偏偏這時候Uber來個降價策略,大幅降低乘客搭車的車資。
Uber調降車資後的現實:開車還不如去超商打工
Uber調降車資,對司機的說法是「降價可以吸引更多乘客,也會為司機帶來更多收入!」是不是真是如此?!開開看就知道。
結果屋漏偏逢連夜雨,當Uber宣布降價後,政府就開始強力取締Uber。照道理說,這時其他Uber司機不敢上路,競爭變少了,降價應該會提高搭乘意願,接單量應該要增加才對; 奇怪的是,降價前五分鐘內幾乎一定會有乘客呼叫,降價後竟遇到兩三次半小時都沒呼叫的情況;不過整體來看,五到十分鐘內一定會有案子可接。
Uber說車資調降後,司機收入會增加的說法是真的嗎?以筆者的情形來看,未降價前,一小時內載兩趟,營收可以達到實拿260到280元的水準;降價後的頭幾天,我的每小時平均營收剩下200元左右。
Uber調降車資後,司機收入大不如前,甚至可能比計程車還差。
雖然Uber為此提供了「保障方案」:只要每個小時平均超過1.3趟載客,就保證司機收入有280元到330元,沒有達到這個金額,Uber會負責補足;但是這保證進帳是「還沒扣25%Uber平台費用」的。若以280元來計算,扣掉25%抽成後,剩下的210元才是司機實際所得,那就是比計程車的收入還低了!有加入車隊的小黃司機和我分享他的營收情形:先不算油耗和車輛耗損,單就車隊的抽成和月費來看,約佔司機月營收的6%。相形之下,Uber抽25%根本是天價。
降價前後還有個明顯的差別。降價後因為Uber司機變少了,乘客上車地點就變得比較遠。以往乘客端會顯示司機約會在一到三分鐘左右抵達,而現在顯示的卻常是八到十分鐘,而且還沒計入紅綠燈、塞車的距離。司機經常得開上十多分鐘,開超遠距離才能載到客人;而這段路程的時間、油車耗損都算進去的話,得到的營收數據肯定更慘,更可能造成每小時達不到1.3趟載客,自然也拿不到任何補助。難怪司機會怨歎:開Uber還不如去超商打工!
司機的無奈
為了提高載客趟數,我儘量加速每趟車程、減少休息時間,營收果然有好一點,就剛好高過補助門檻;所以系統給我的收入清單中都是這麼寫的:「此時段高於保證金額」,因此沒有補助。這表示,降價後司機要花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油耗、車耗去跑,收入卻和保證補助後差不多,而且低於小黃的收入。
我問了乘客:降價後會不會更願意搭Uber?幾乎所有人都告訴我:「就算Uber車資和小黃相同,因為車況、素質較佳,我仍會坐Uber,降不降價對我沒差!」所以Uber降價了並沒有特別提高乘客乘車意願,但卻傷害了司機的收入。所以Uber調降車資,得利的到底是誰?
或許你會這樣問:「要不要跟Uber溝通看看?」有的,Uber不但願意跟司機溝通,還辦了每場限定50人參加的說明會,還不只一場。臉書社團的司機們,也很努力的透過唯一的Email管道來反應,但永遠只會收到一成不變的「罐頭」回覆:「很抱歉讓您有這樣的感受,您的反應我們都聽到了⋯⋯」
交通部多年不調漲小黃的車資,小黃運將們都可以上街抗議了,更遑論車資調降;相反的,Uber從一開始的抽20%調高成25%,又調降車資,看來目的是想殺價殺到見骨,一方面讓乘客棄小黃改乘 Uber,另一方面防止中國或其他國家同類型的APP搶食市場,或許這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而且Uber公司根本無需顧忌司機反彈,反正司機也是違法經營的,難道要上街遊行嗎?
矛盾的Uber星等評價
筆者在還未成為Uber司機前,當過乘客搭Uber;下車時,年紀稍長的司機尷尬的懇求「你一定要給我五星評價喔!」。當時我不明白為何他要這麼說,直到自己也做了Uber 司機,才徹底了解這代表的意義有多重大。
完成載客任務後,司機與乘客都可以互給評價。Uber的評價模式是一到五顆星,假設司機完成四趟載客,有兩位乘客給予五顆星、兩位給四顆星,那麼司機的平均分數就是(四星+四星+五星+五星)除以四趟,等於評價4.5星。
我載完前二十趟,每一趟都和乘客互動良好;前面說到我是開租賃車,加上我有小潔癖,不菸不酒不吃檳榔,所以車況和清潔程度也不在話下。一開始上路,還沒有載運過任何乘客的司機,初始評價會是五顆星,而我開完二十趟後,評價竟然滑落到4.62星!
每位Uber司機都清楚:如果評價低於4.6星,將會被召回檢討,有可能被Uber停權不能再開;而這「4.6星」的標準,我問了好多位幾乎天天坐Uber的乘客,竟然十個人有九個人不知道;而乘客的邏輯是這樣的:「我感覺很不錯,就給四星;真的坐到很新、很高檔的車才給滿分五星」,乘客萬萬想不到:原來給司機四星就等於讓司機扣分,會害司機沒法繼續開Uber!
乘客不懂如何評價,給四顆星反而傷害司機。
我非常認同Uber用評分制度來維持司機素質的做法,因為高門檻才會有更好的服務品質;但必須讓乘客清楚知道評分標準是什麼;不然原本乘客覺得「很不錯」所以給「四星」,美意卻變調成司機扣分。我也透過Email向Uber反應過;同樣的,又是「罐頭」回覆:「請放心,您多載一些客人,分數就會累積上來了!」
就在筆者對評價系統大感困惑的那幾天,正好載到一位從美國回來的乘客;他說:「Uber 的評價邏輯,美國司機早就抗議過了,它才不理這些司機呢!」、「Uber 從舊金山發源,美國都還沒讓它完全合法,台灣怎麼會同意它合法上路?」、「Uber 的市值已經有一兆台幣了,但它根本沒有上市上櫃,持續曝光,吸引更多輪的投資才是目的!」[footnote]作者註:本文於2016年6月初撰,環境、政策持續改變,目前已經有些國家讓 Uber 合法;但台灣Uber只給司機片段的訊息,讓司機片面的認為台灣政府食古不化,卻沒有將他國「合法」的條件說清楚。各位讀者可以透過《要不要碰「污步」? Uber 與國家治理的可能》,會有更深入的了解。[/footnote]
Uber乘客的素質:一樣米養百樣人
Uber司機有評分緊箍咒,而乘客也會被司機評分;是否也能確保Uber乘客素質比小黃乘客高?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就筆者所知,Uber並沒有禁止乘客叫車的評價門檻;即使司機在收到呼叫後,也可以得知乘客的評價分數,決定是否取消該次叫車;但Uber對司機取消呼叫也有限制,要是載客執行率不到80%,司機就拿不到車資補助,所以即使司機看到評分很低的客人,也只能硬著頭皮去載。
無論搭小黃還是搭Uber,乘客和司機彼此間並沒有必須聊天的義務,但基本的服務禮節是必須的:上車時問候、確認目的地、冷氣強弱、音樂大小聲、下車開門的安全叮嚀等等,司機都必須適時的向乘客詢問、確認,而乘客也必須給予司機必要的回應;雙方若能帶著微笑提問、回答,順帶向對方說聲謝謝,那又更完美了。
Uber乘客比較冷漠
筆者同樣要再次重申,以下我要說的是「比例上」的差異。以我個人的經驗,十位小黃乘客中,起碼有六七位會在行程中和我有良好的互動,不論聊時事、交通、天氣,都能比較自在地談天說地;但十位Uber乘客則可能不到兩三位能有這樣的互動。或許Uber本來就是個手機軟體,大多數的Uber 乘客上車都是忙著滑手機。我也碰過不少戴著耳機的乘客,向他詢問目的地,對方卻要司機自己看軟體上的訊息;車內氣氛就很冷。
Uber乘客經常讓司機空等
另一個很傷腦筋的情況:Uber乘客讓司機空等很久,而且這幾乎是常態!如果是在街上看乘客招手載客的計程車,就不會有等乘客的問題;雖說計程車車隊也有電話叫車服務,類似情況也許也會發生,但我曾經使用過「Easy Taxi」、「呼叫小黃」這類近似Uber的計程車叫車軟體,鮮少遇到到了指定上車地點,還要空等客人的情況。
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案例:有位女性乘客設定的上車地點是狹小單行巷弄,我到了之後,就用Uber強迫司機使用的「貴鬆鬆」保密電話來聯絡乘客;她接起電話,懶洋洋地說「喔!到了啊,等我一下。」我等了好一會仍不見人,後面車子持續進到巷子裡,我也只能飛快地開出去再繞進來,深怕我一繞出去,她下樓不見車子,就給我劣評。就這樣,我一直在巷弄中兜圈子,將近十分鐘後乘客上車,我還是習慣微笑詢問:「有沒有習慣走的路線?」 卻換來一句:「我趕時間,快一點就好!」
載到奧客還收到惡評
另一個案例發生在Uber調降車資後,因為車資調降,線上司機少,我在重慶南路收到呼叫,軟體顯示上車地點只有一分鐘車程,我便趕緊前往; 然而就在快抵達前的紅綠燈口,叫車取消了!可能是乘客挑車,嫌ALTIS不夠優吧? 過了三十秒,我又被呼叫,還是同一個女性乘客,覺得她像是被迫搭這台車一樣,也許不太開心,上車後馬上戴上耳機。我問她有沒有習慣走的路線,這位姑娘不說話、不回應;我一路從重慶南路開到樹林,花了42分鐘,車程18公里,竟然才收259元,還得被成當出氣桶,感覺實在很差。
第三個案例又是一位年輕女生。上車地點在台安醫院附近,我等了近十分鐘她才現身;軟體顯示目的地「統領大樓」。東區的統領百貨早已結束營業,乘客是要在忠孝東路下車呢,還是大樓左右兩側的巷子?還是大樓正後方的巷子?正想向客人確認時,她上了車就拿起手機猛講;開講前不忘提醒我「右轉進巷子,不要走大馬路,車子多!」。
Uber雖然也有乘客評價系統,但遇到評價較低的乘客,司機也不敢不接。
進了巷弄之後,我只能放慢速度,等她下一步指示;而她則是有一搭沒一搭的指揮著我。就這樣到了市民大道,開過一條巷口約50公尺時,她突然大喊:「不是要你右轉嗎?」見鬼了,妳剛剛一直在聊天,沒要我轉啊?(這是沒說出口的OS);還沒等我問,她接著說:「你能倒車再轉進去嗎?」結果我只好在車水馬龍的市民大道上倒車,完成這趟驚險任務。隨後我還看到自己的評分下降!乘客可知司機的心在淌血嗎?
筆者必須要說,在我將近百趟的Uber載客過程中,還是有不少相談甚歡的乘客;而這一百多趟跑完,我的評分是4.81星;載了那麼多人,只有一位乘客留言說「司機先生謝謝你!」,單單這則留言就讓我感動到快飆淚。之前開了一年多的小黃,像這樣向司機誠摯道謝的畫面,幾乎天天上演。雖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聰明先進的科技、本意良善的評價制度,在沒有良好的教育與溝通下,卻很容易成為傲慢乘客傷害司機的工具。
最後決定:退出Uber司機行列
這幾個星期試開Uber,正好跨過了Uber調降車資前後兩段時間點。沒降價前我選擇當鴕鳥,認定租賃公司說的是真的:收入比小黃高,又可以用自家車營業載客,還不用在街上到處繞;但Uber降價後,我這隻鴕鳥才願意睜開眼睛,面對現實:除了不符合時間與車油耗成本的營收外,另一個原因,就是政府開始大力掃蕩Uber。
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則是在媒體上的稽查畫面中,看到被抓的司機,就是掛著租賃車牌的尊榮優步職業駕駛;甚至他在鏡頭前出示了派車單,還是吃了罰單!
我將這則新聞傳給租賃公司看,他們要我別怕,儘管出去開;我進一步追問:「如果稽查人員看到司機或乘客手機裡的行程路線,那麼是否就算出具相關租賃車證明,也難逃法規懲處?」這下子,租賃公司沒法再理直氣壯的給我明確答案,只能跟我說:「別怕,我們還沒有遇到這樣的案例。」
Uber司機的臉書社團裡,還是有許多冒險犯難的司機,繼續在刀口上討生活。他們一邊開車,一邊和Uber公司同聲指責政府不求進步、不能接受新創產業;最常聽到的就是這幾種說法:「新創當然是走在法規的前面,應該要修法讓 Uber合法!」或是「小黃素質那麼爛,早就該被Uber取代了!」等等,甚至連「使用釣魚方式抓Uber 是大開民主倒車」的言論,都能在社團中發酵。
殘酷的現況是,Uber至今已被開了數千萬元的罰單;據網路上被開罰過的司機所述,初期或許Uber 還會替司機代繳罰金,但現在的法律除了罰錢之外,還要吊扣司機的牌照。而近期以來Uber持續打行政訴訟,由公司幫司機代繳罰金的具體案例,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有位司機真是說到我們的心坎裡:「Uber要求我們提供良民證、無肇事證明,自己卻持續走在法律邊緣,持續做著投機的生意;還傻到降低車資,讓原本還可能支持它的司機也打退堂鼓!」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龐大的小黃司機群,真的如此痛恨Uber、真的如此排斥科技嗎?我所知道的情況反而是:加入車隊的的司機們,也同樣排斥車隊!司機會選擇繼續待在車隊,被種種規範限制、繳月費、貼廣告,分擔各種費用,求的也只是不用盲目的逛大街找乘客。相同的道理,加入Uber的司機,真的那麼擁護Uber嗎?他們真的這麼甘願把辛苦跑來的收入,就這樣被抽走25%?
事實上,Easy Taxi在沒退出台灣前,只跟小黃運將抽每趟車次10元;而「呼叫小黃」則是完全不向運將收費。這兩套叫車輔助軟體,都十分受到小黃司機的歡迎。當車隊發現這樣的軟體搶走他們的市場時,對使用這些軟體攬客的運將,就祭出「拆機」殺手鐧;而運將們也樂得主動拆機退隊,換得更多的自由、同時減少剝削。
透過媒體報導,可以看到某些民代、名嘴,甚至部落客,把Uber被政府大力打壓的起因,歸咎到計程車公會和計程車車隊。沒錯,確實是公會與車隊帶頭抗議Uber,但如果我觀察到的實際情況無誤,大家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小黃運將們真的那麼容易被公會和車隊煽動嗎?他們真的有必要視 Uber為妖魔嗎?
傳統小黃生意被Uber搶走,但開Uber又違法又賺不到錢;司機怎麼選都不對,註定成為被剝削的對象。
試想,如果Uber按現行的法規,成為與車隊相同的體制內平台,說白了,它就會是另一個能被國家監督的「車隊」。站在專業和安全的角度,Uber司機就必須依法取得職業駕照與執業登記證。車身不能是黃色、只能透過APP載客,不能載運路邊攔車的乘客。所有提供類似服務的「車隊」,包含 Uber在內,都以相同的車資向乘客收費。這樣的情況下,司機要加入哪一支「車隊」、乘客要搭乘哪一種車輛,都變成公平的市場機制。這樣一來,目前的爭議是否就能平息?
Uber確實是很棒的點子,也做到許多小黃和車隊一直做不到的創新,好比如果有乘客喝醉嘔吐,把車子弄得一團糟,Uber司機只要上傳洗車收據,Uber平台便可直接從乘客信用卡扣款給司機做為賠償。近期Uber又多了一項措施:當司機抵達上車地點後,系統會開始計算等候費用;雖然沒幾塊錢,司機也能感動到痛哭流涕! 但再怎麼說,司機原本已經被Uber高達25%的抽成剝了一層皮,現在又調降車資砍到見骨,讓原本決定放手一搏、挑戰法規也要挺Uber的司機,現在也只能隨人顧性命。
筆者得承認,開著租賃公司的黑頭車做Uber,確實比開小黃要來的有派頭;會有這種虛榮心,實在是因為數十年來,社會累積已久的小黃負面印象。我大可以持續當鴕鳥,但只要良知還在,我也清楚地知道,就算我有職業駕照、靠行租賃公司,在這個階段透過Uber賺到的每一分錢,都還是違法的,也不是那麼心安理得。和傳統小黃司機相比,他們受到更多國家的監督,而這一群不受監督的「同業」,做著違法生意,居然還能抬頭挺胸,對傳統小黃投以嫌棄與訕笑,這公平嗎?
去年6月5日,租賃公司規定的一個月基本租約正好屆滿;我決定退租,也不再鼓吹老爸加入Uber了。原本衷心企盼Uber能為自己、為乘客、為司機,找到一條大眾認同的路線,提供更公平、正義、便利的服務,但這個願望顯然落空了。
而在此之前,我也曾希望能在小黃這龐大的「分母」之上,當一個恪守本分的「分子」,至少讓乘客可以多一個機會說:「其實也有很棒的小黃司機!台灣的小黃持續進步著呢!」但這個願望,顯然也還沒有達成。
結語:何時才能停止剝削?
對乘客而言,Uber是不是對司機友善?Uber 是不是符合法規?這都不是重點。因為Uber便宜、因為舒適,乘客就會持續選擇它,而最終承受一切的,還是持續在刀口上討生活的司機。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與各自必須承受的生活壓力;這些司機為何甘願冒著違法風險跑 Uber?也許他們就是沒有能力考取執業登記證,也許就是沒有辦法把現有的車子改成小黃、也許就是還沒有找到另一條能夠替代Uber的謀生之道。平台持續調降車資,乘客可能會更多,而強忍辛酸和眼淚繼續跑車的司機也不會消失,這就是令人鼻酸的供應鏈!
筆者很清楚Uber如何操作媒體。無論是正負面新聞,只要有曝光,都能讓Uber用戶愈來愈多;反觀小黃的現況,以大台北來說,過去在上下班時間想在路邊招車並不容易,但現在的尖峰時段,都能看到計程車排班點車子大排長龍。個人的評估,Uber在經過幾次降價促銷後,對傳統計程車生意的影響,沒有五成至少也有四成。
聰明的Uber,靠著龐大的全球資本,有本錢打冗長的行政訴訟和法律戰,進行不公平的競爭,而政府只知強力取締。兩相夾擊之下,司機就是被犧牲的一群:傳統小黃司機只能持續抗爭,只能用更長的開車時間,彌補被Uber搶食大半的微薄收入;而Uber司機則持續冒著違法風險、持續被平台剝削,也風光不到哪去。
怎麼做都不對,這種註定被剝削的結果,難道就是司機的宿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