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超越電視,但問題不在「免費」/傅瑞德
過去在報紙、廣播、電視當道的時代,其實我們一直都在接受「免費新聞」;而當時我們接受免費新聞的行為,並沒有「對出版業者優質新聞構成挑戰」。
根據路透新聞學研究所,社群媒體已經超越電視,成為年輕人的主要新聞來源。報告說,有51%的民眾把社群媒體當作新聞來源,警告說接受免費新聞將對出版業者優質新聞構成挑戰。
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表示,逾半數網路使用者從臉書(Facebook)等社群媒體平台取得新聞,拒絕付費閱讀新聞並使用廣告攔截工具,損及出版業者營收。
來源:中央社〈社群媒體超越電視 成年輕人新聞來源〉(以下引文均同)
在這篇報導中,有一個重點是可能被忽略的:過去在報紙、廣播、電視當道的時代,其實我們一直都在接受「免費新聞」;而當時我們接受免費新聞的行為,並沒有「對出版業者優質新聞構成挑戰」。
除了買電視或收音機之外,您應該沒有為了看無線廣播付過錢;您或許曾經為了訂有線電視服務、或是買報紙付過錢,但嚴格說來這些錢大多數是付給通路商(頻道聚合商、或是從前的送報商或後來的便利商店)、甚至有一部分錢只是為了買紙。
其實,我們幾乎從來沒有為「看新聞」付過費。
以同樣的道理來看,當你接收網路上的「免費新聞」時,也是付了錢的,只是錢是付給了網路服務供應商(也就是一般所謂的ISP),而不是付給新聞來源;而你付給ISP的錢,其實遠高於過去訂報紙的錢。
或許直接拿報社和ISP來比較有些不太恰當,不過如果拿以往可以從報紙上得到的東西來看:新聞、社論、娛樂、副刊、廣告、運動、電影時刻表等等,其實我們在網路上看的東西也大概就是這些範圍,只是互動性和多樣性方面遠遠不同。
也就是說,其實我們「接受免費新聞」這件事情大體上還是一樣的,媒體出版者的營收同樣有一大部分來自廣告主(包含廣編、置入、活動等等);這個生態結構並沒有太革命性的改變。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
問題主要出在幾個地方:
利益結構的改變
讀者端的「免費」其實並沒有變……
如前面所提到的,過去的報紙其實也可以免費送給讀者,只是因為「紙」這個不可或缺的媒介,有幾個令人無奈的特點:
出版者必須自己先付錢買紙;
必須以人力傳遞;
必須依賴中間的通路結構(包括配送、收費、收集委刊小廣告等等),才能建立廣告業務之外的金流網路。
所以要不是報社得買紙、得讓中間商或便利商店賺錢,否則也是可以用送的。事實上,在報紙黃金時代的最後幾年,「免費送報」是報社衝印量、衝讀者群的普遍做法,尤其是在工業區或商業區更是多見。
而網路新聞在去除了「紙」這個媒介之後,事實上更接近廣播或電視;理論上的利益結構也更簡單:讀者免費看新聞,廣告商埋單,就這樣。
……但供應端已經天翻地覆
但實際上當然沒有那麼簡單,否則就不會連廣播、以及有線/無線電視新聞都受到網路新聞的威脅了。
因為,雖然讀者以免費、或是近乎免費的代價閱讀新聞這一點沒有改變(也就是說,「對出版業者優質新聞構成挑戰」的問題並不在這裡),但對於「提供新聞的一方」來說,環境已經跟過去天差地遠;能適應這個變革的新聞供應者,生存的機率就比較高,反之就「很挑戰」了。
過去的「新聞出版者」的定義很簡單,就是「養了一批記者和攝影師跑新聞、製作新聞的單位」,而全世界的新聞網路就由這些作為節點的單位所構成;所以,出現在媒體上的新聞要不是自己製作的新聞,就是跟其他單位買或交換來的內容。
媒體開始接受「新聞投稿」之後,封閉的圈子就開始崩解了。
如果不論內容品質高低,這些新聞單位雖然彼此競爭,但也各司其職、互通有無,整個「封閉」的圈子賺廣告主的錢、也彼此賺錢,百年來相安無事。
但從第一家媒體開始接受讀者/觀眾的「新聞投稿」之後,這個封閉的圈子開始崩解、事情也就不一樣了。這個改變大致上是因為幾件(雖然彼此沒有直接相關)的事情發生而成形的:
個人使用的小型錄音機、攝影機等記錄裝置在1970年代末期開始普及;
第一個全天長時間播映的專業新聞頻道CNN在1980年成立;
1980年至1990年之間,全天候新聞頻道在全球各地成立,包括1987年解除戒嚴與媒體限制的台灣(同時台灣報紙也因此得以大量增張);
1990年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爆發,是(美國)在1975年越戰結束之後的第一次、也是新型態媒體和網路科技出現之後,引起全球(新聞界)注目的第一次大規模戰鬥行動;
媒體和大眾對於新聞內容的需求量從此爆發;
個人記錄裝置和網路(特別是無線網路)科技持續發展至今。
也就是說,因為這些歷史事件和技術里程碑,人人可以是記者、可以是攝影師、可以當通訊社,也可以創造、製作、轉發新聞;雖然新聞媒體的架構仍然大致保留,主要的廣告主仍然會認這些媒體的品牌,但作為新聞媒體,這些單位的能力和權力早已幾乎被完全掏空。
如果沒有品牌、政治、以及制度(例如頻道和記者證)的保護,以及在這些保護下大量衍生的「副業」(出版社、活動、政府專案等等),許多媒體早就已經崩解。
然而矛盾的是,許多新聞媒體雖然被「人人可以是記者」所害,但也靠著「人人可以是記者」而苟延殘喘。
起源於2000年代網路的「使用者貢獻內容」(UGC)概念,除了網路本身之外,目前應用得最淋漓盡致的地方,反而應該是最痛恨它的新聞媒體;許多閱聽大眾所詬病的「手機爆料、行車記錄器、YouTube」廉價新聞,現在反而成了電視新聞台的內容主軸。
如果一定要說「免費(網路)新聞會構成挑戰」的話,恐怕是因為同樣的那些東西,在網路上都可以看得到吧,反正也都是網路上來的。
「中間人」的改變
固然行車記錄器新聞之類的內容,是讓媒體深受其害、但卻又不得不大量飲鴆止渴的「毒藥」;但為什麼不屬於這類毒藥的「優質新聞」也會受到嚴酷挑戰?
除了因為供應方原本的利益結構崩解之外,網路媒體的特性如:
適合小螢幕觀賞;
適合破碎時間觀賞;
不受地點限制;
基本上沒有尺度問題;
傳播成本相對非常低廉、盜取門檻極低……等等,
……雖然沒有直接撼動優質新聞的地位,但卻搶走了閱覽時間和注意力。
人一天的時間是有限的,多看一分鐘的垃圾內容就少看一分鐘的優質內容;當人們的生活方式是不斷的移動、通勤、在工作之間找空檔的時候,不免會花更多時間在精簡短小、快速結論、以及「懶人包」形式的新聞所佔據。
雖然輕薄短小的新聞不見得不好,但很多事情並不容易用幾句話就講清楚;而新聞媒體如果因為如此就放棄了「講清楚」的角色,就不得不把「中間人」的角色,讓給更懂得用精簡形式講故事的人或媒介、甚至必須去抄襲這些對象。
所以,我們現在獲得新聞的來源,已經不是某電視台、某報社、某新聞社,而是「我朋友轉了一則新聞說」;這個「中間人」表面上是「我朋友」,但其實是社群網站,也就是說:
路透新聞學研究所在年度「數位新聞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寫道,雖然免費新聞散布於社群平台,創造吸引更多讀者的機會,這也讓出版業者更難獲得肯定並與閱聽者連結。
而當這個「中間人」可以因為「大家的朋友轉了一則新聞」而獲利、甚至透過演算法來左右你會看到什麼新聞的時候,新聞的利益結構就遭遇了第二次的轉變與崩壞(第一次是「UGC新聞」的出現)。
演算法成為「中間人」之後,新聞的利益結構就遭遇了第二次崩壞。
就讀者的觀點來說,操弄「你可以看到什麼新聞」的手法很惡劣,但並不比過去封閉時代的許多傳統媒體更惡劣;至少演算法基本上是以你自己的喜好(通常喜歡看/轉哪類新聞、用哪類產品、交哪些朋友)作為推送基礎,而不是以媒體本身的立場去扭曲或隱瞞某些內容,對每個人都還是「(相對)公平」的。
要戰勝演算法,除了更好的演算法之外,還需要更高明、更懂得人性、更有能力對內容調和鼎鼐的編輯(雖然往後可能還是得伴隨演算法一起工作);雖然很多人說「編輯已死」、也確實有很多技術可以取代編輯的工作,但至少到目前為止、以新聞而言,我相信仍然只有編輯能把最後一關的工作做到最好。
用一個比較粗糙的例子來說吧:或許演算法可以精準推送你可能想看的新聞,但你可能還是比較相信「同溫層」熟朋友轉給你看的東西。
另外一個因素,則是理論上如果接收轉發新聞的來源夠廣(例如政治立場不同的朋友們),接收到的訊息在彼此參照之後更容易得到真相,至少可以看到更多不同面向的說法。
例如維基百科就是用這個原理運作;雖然錯誤可能比有專家校訂的傳統百科全書多,但經過大量人士編輯的條目理論上也有相當高的可信度,而且內容更豐富、也更即時。
但演算法可能只會根據人們原本的口味,只挑你喜歡看的內容,讓人們更堅持原本的觀念和視角,依據社群媒體自己的利益來打造更強的同溫層。
重點是,原本應該是「中間人」、同時理論上有許多「守門人」使命感和原則的媒體,如果在遭到挑戰的時候就加入了對手的陣營,而且把「轉發」的中間人角色不僅轉讓出去、甚至視為自己的重要KPI,那麼雖然往往也是不得已,但角色更易的命運也就從此無法回頭、也就很難抱怨自己的利益和地位受到威脅了。
互動方式的改變
網路媒體的互動方式,有很多特點是傳統電視、廣播、報紙很難做到的:
即時發表意見;
針對特定內容發表意見;
立即回饋;
觀眾之間即時討論;
相關內容的參照與求證……。
無論是原生的還是轉載的新聞,看完有意見嗎?沒問題,當場回覆、而且還可能可以找到原作者。除了某些電視call-in節目之外,不是要寄明信片、就是回應根本石沈大海。對某一句話有意見嗎?傳統媒體根本不給這個機會。在網路上,你對新聞的回應會馬上被看到,但也可能馬上被其他觀眾打臉,真是過癮;即使在call-in節目上,也很難跟別的觀眾吵起來吧?
說到打臉,網路上公開的資料太多、參考文獻也隨手可得;只要花點心思,每一句話、每個論點、每張圖片都很容易找到出處。從前全台灣只有李敖(還有人記得此公嗎?)才會、而且因此享譽半生的「資料參照分析破解打臉法」,現在已經成為每位資深用功鄉民的起手式;你不必家藏萬卷書,光用一支手機就可以把不用功的記者、官員、廠商、名嘴打得滿地找牙。
所以你說,習慣了這種互動方式和速度之後,還能回得去傳統媒體嗎?
這些只是結果
報告說,36%的民眾偏好演算法為他們挑選的新聞,有30%則是依賴編輯或記者挑選的新聞,雖然他們擔心將錯過重要資訊或具挑戰性觀點。
這是社群媒體首度超越電視,成為18到24歲民眾的主要新聞來源,28%的民眾稱社群媒體是他們接收新聞的主要來源,24%受訪者表示他們是從電視接收新聞。
研究報告說,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使用智慧型手機取得新聞,比例最高的是瑞典(69%),其次是南韓(66%)與瑞士(61%)。
可見,前面引用的這則新聞、以及新聞中提到的這份報告,呈現的是上述這些改變的結果,跟表面上看到的「免費」並沒有直接的關係;重點在於整個新聞產業始於1980年代的結構性改變、又剛好搭上了1990年代的網路興起和媒體解放,現今讓社群網站取代了這個「中間人」和「守門人」的地位、讓讀者自己選擇了更適於現今生活型態的閱讀方式,則只是這個改變的結果而已。
「傳統」媒體要繼續生存下去,無論是內容的來源和呈現方式、甚至廣告和其他營收來源,必須能夠順應這樣的改變和需求,否則遲早會遭到淘汰;大量取用來自網路的內容,看起來似乎是「順應」的方式之一,但這其實只是表面的皮毛(即使我們算它是方法之一)。本文中有許多個列表,大家不妨拿現在傳統新聞媒體的表現來對照一下,看看能符合多少條件,大概就能瞭解真正的挑戰來自哪裡了。
對了,這則新聞我不是在Facebook上看到的。
參考閱讀
黃哲斌:〈台灣傳媒是沒有出口的隧道〉
黃哲翰:〈數位利維坦君臨的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