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製造移回歐美真的好嗎?這裡有些不一樣的看法/程天縱
2015年9月28到30日,矽遞和深圳柴火創客空間的創辦人潘昊,跟我一同參加了一場由奧地利薩爾斯堡大學主辦、十分特殊的物聯網(IoT)論壇;這個論壇的主題是「重新思考科技創新──工廠,製作和設計研究」(Rethink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Factories, Fabrication & Design Research)。
這個論壇的特殊之處,在於參加者只有來自全球各地的14位專家學者和14位博士生,再加上主辦單位的教授4人,總共也只有32人;整個三天的論壇,就像在一起上課的一個小班,有許多的互動,非常有趣。
從參加活動的名單來看,代表業界的只有來自海峽兩岸的潘昊和我,以及來自美國Intel Labs的Suzanne和Seth,其他都是大學教授和博士生。我參加了3個論壇,參觀了當地一家工廠,也接受了當地電台的採訪。
「Fabrication」與「Manufacturing」
在這次的論壇主題裡,「製造」用的英文字是「Fabrication」,有別於代表大量生產製造的「Manufacturing」。在字義上,Fabrication比較偏重在相對小量的製作或裝配。
因此,從這個字眼的選擇可以看出,主題更偏向從創客的「Making」到小量的Fabrication,但是討論當中自然也包含了大量生產的Manufacturing。
從參加者名單可以看出來,真正懂製造又具有實務經驗的就只有潘昊和我了;潘昊比較偏向「從Making到Fabrication」的前端,而我則是比較偏「從Fabrication到Manufacturing」的後端。可以想像的是,主辦單位對於我們兩人的參加有多麼高興;否則,這個論壇就成為一個單純的學術研究會議了。
「如何將製造業移回歐美?」
當時我參與的一個論壇主題,和現在川普當選後的熱門話題不謀而合:「如何將製造業移回美國和歐洲國家」。當時的歐巴馬總統正在努力尋求把生產製造移回美國本土,而歐洲國家也是積極的往這個方向進行。因此論壇從「工業4.0」一直談到了製造業的轉變,以及如何將製造業重新移回歐美已開發國家。
「將製造搬回美國」是川普競選時的主要政見。他希望創造美國就業機會,使美國「再次偉大」;逼得許多亞洲國家政府和企業紛紛表態,聲稱會配合把生產遷移到美國本土。因此,我覺得當時論壇的討論特別值得分享。
在討論中,與會者普遍認為將製造由亞洲移回歐美,是降低失業率和工業再復興的一個好方法;似乎這個假設前提已經被認定了。
更進一步地說,如果找不到把製造移往歐美的方法,那麼亞洲製造業似乎就會被歸咎為造成歐美高失業率和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為此,我不得不站出來,從產業的觀點提出我的看法,來討論這個假設的正確性。
不同類型的製造業
首先,我跟這些學者專家們解釋生產製造的方法;根據產品的種類、特性、數量、生命週期,製造的方式會有所不同。依生產數量來說,可以分成以下四種生產方式。
極少量:作坊生產(Job Shop Making)
少量多樣:批量生產(Batch Process)
多量少樣:裝配線生產(Assembly Line)
單一大量:流水線生產(Continuous Flow)
接著我為他們講解「生產自動化」。這四種方式都需要自動化、也都可以自動化。自動化分成兩種成分,一種是電腦化、一種是機械化;不論何種生產方式的生產線自動化,都是搭配機械化和電腦化的組合。
擧例來說,作坊生產通常是數量極少,而且是客製化生產(例如飛機或輪船),因此自動化可能需要90%電腦化加上10%機械化;然後隨著產品種類改變、生產數量增加,電腦化百分比降低、機械化百分比增加,到達流水線生產(例如食品、藥品、化妝保養品)時,可能需要的是10%電腦化和90%機械化。
歐美製造業移至亞洲的,大部分是大量用人的裝配生產線。
至於用人的數量,在四種生產方式中,以裝配線用人數量最多,而大部分電子產品的組裝都是「異形零組件組裝」,很難自動化;而且電子產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需要彈性更大、更容易改變的生產線,因此大多是採用「裝配線」作業。
到了流水線生產,由於高度機械化,用人數反而會變得非常少;歐美製造業移至亞洲的,大部分是批量生產線和大量用人的裝配生產線。
人工與自動化
事實上,歐美並非完全沒有製造業。需要高度電腦化、高科技含量的作坊生產和批量生產,以及需要高度機械化的流水線生產、用人相對比較少的,大部分仍然留在歐美本土;而且歐美由於在高科技方面較為領先,所以享有更大的優勢。
我以富士康為某主要客戶生產的手機為例:一條主裝配線(不包含配套的準備線和重工線),從頭到尾需要約200個作業員各司其職。每個作業流程都被拆解成簡單重複性的動作、以及嚴格執行的SOP;而且製造工程師要設計每個作業員的動作,以達到「防呆」的目標。
對作業員的嚴格限制,也正是扼殺「創新」的地方。
什麼叫做「防呆」?就是連呆子都不可能犯錯。因此,在大量生產的裝配線上工作的作業員,一定要遵守作業守則和動作程序,絕對不可以自作主張、自作聰明去做任何改變。而我吿訴這些學者,這裡正是扼殺「創新」的地方。
福特汽車的創辦人亨利福特,在19世紀末就說過一句名言:「為什麼當我真正想要的只是一雙手時,卻總是得到一整個人?」
他的無奈來自「只要是人,就會有自己的想法」,人往往不會百分之百照著要求去執行,而這就是製造業最大的挑戰。
另外,我也請他們想像,生產線分日夜班,24小時開工提高設備稼動率和生產效率,以達到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使消費者能夠得到物美價廉、品質高又可靠的產品;如果夜班結束日班開線,發現有二三十個作業員因為昨晚去網咖玩太晚、或是早上因為交通堵塞沒有辦法趕到,那怎麼辦?
這種高科技產品生產線上的作業員,都需要長達一週的培訓,才能上線參加生產作業,所以沒辦法臨時找未經培訓的人來補上缺席的員工;如此一來,整條生產線就沒有辦法開動了。
因此,大量生產工廠作業員一定要集中管理、遵守紀律。歐美的工人能夠適應嗎?我甚至都還沒有提到供應鏈、加班和工資的問題呢。
技術與人力的取捨
歐美國家今天能夠在高科技領域居主導地位,並且享受科技紅利,有諸多優勢因素;但不可否認的,將這些扼殺創新、重覆乏味、低工資的大量生產製造工作移到亞洲,多少也能把人力和資源用到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上,間接加快了歐美產業的創新速度。
將大量生產工作移到亞洲,多少加快了歐美產業的創新速度。
而亞洲製造佔用了龎大的人力和資源,也相對減緩了科技創新的速度;而且嚴格的說,歐美仍然保留了許多具有核心技術、高附加價值的製造工作。如果因此誤導大眾,說是「亞洲搶了製造工作」,豈不是歐美國家得了便宜還賣乖?
在我發表完這些觀點之後,我再問這些學者,是否還認為應該把亞洲使用人力最多的裝配線搬回歐美本土?
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的是,所有學者一致搖頭,不再提製造移回歐美的事了。
製造有許多不同的類型。除了人員、資金這些看得到的生產要素以外,看不到的關鍵技術、製程和自動化的技術甚至更重要,也更昂貴。
如果只著眼於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那麼這和工業4.0的發展在思維上豈不是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