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的企業文化,是該徹底革新了/Jean-Louis Gassée
有人想當新任的Intel執行長嗎?這位執行長的重要工作之一,將會包括扭轉這家50歲公司的企業文化。因為這個根深蒂固的文化,Intel錯失了整個行動處理器的風潮,只因為他們覺得「沒必要」。
Intel執行長下台
這幾天的大新聞,是Intel的執行長Brian Krzanich因為「違反公司的『不允許過度親密關係』(non-fraternization)政策」而被迫下台。用白話說,就是他被發現跟另一位公司員工有彼此合意的不適當關係。
這個事件的實際詳情,除了簡單的媒體報導內容之外,外界並無從得知,我們也不多揣測;但在這裡筆者暫時先排除「董事會發動政變」、或是因為績效不佳而被逼宮的可能性。但報導中這些經過修飾的委婉形容詞,實在是有點微妙……。
編按:從公開報導中反覆出現的「fraternization」這個字眼、以及本文原文的修飾方式,Krzanich涉及兩種可能:1. 對職位而言並不適當的同性關係,2. 「通敵」;不過什麼關係並不是本文重點,這段編按只是用來說明為什麼原文和引用報導的說法如此彆扭。
Krzanich的離職,引發了外界對該公司營運績效的討論。從股市的觀點來看,Intel的表現還算理想,過去12個月的股價上漲了超過50%(即使在CEO離職之後),比NASDAQ指數的25%上漲數字更高。
此外,華爾街分析師們也仍然看好Intel的未來表現,而且評價甚至比Apple更高:Intel股票的本益比(Price/Earnings ratio)為22,還高過Apple的18。
體質健全,但錯過浪潮
雖然Intel的財務體質健全,但在行動處理器領域方面仍然是個「有錢卻不懂得怎麼花」的財主。如果用近年來大家喜歡引用的「破壞式創新」理論來看,Intel更已經遠遠落後許多其他創新企業。
不過,有兩位評論家對於Intel與「破壞式創新」之間的關係有些不同的看法。其中一位是Stratechery網站的站主Ben Thompson;他提到了Intel為了改善毛利率而飲鴆止渴的作法:
過去幾年之中,Intel專注於將利潤較好的高階Xeon處理器賣給雲端服務業者,以便提高營收。
這種作法對於每季財報當然是有幫助的,但這是個治標不治本的手段。現在的問題是,Intel看起來連在高階市場的優勢可能都即將不保。
而之前擔任微軟Windows事業部總裁、現在是Andreessen Horowitz投資公司合夥人的Steven Sinofsky,則經常將自己的Twitter發言整理成文章在Medium平台上發表;例如這篇對於Intel問題的分析:
我們搞技術的人,在探討「破壞式創新」的時候經常只看產品面,但真正的創新往往出現在市場面。
即使一家公司有能力開發出在「新市場」競爭的產品,但因為這類市場的營收和/或利潤往往更低,所以投入這類市場往往像是在自殺;而會想要經營這種市場的企業,重點也都不會是利潤。
根深蒂固的潛意識問題
筆者認同上述兩位的深入觀察,這裡再加上另外一個角度:
技術或金錢都不是真正的問題,而是在人的情緒上。
當然,這樣講或許有點太過誇大,但我想表達的是,人的情緒主導了技術和金錢之外的一切因素;許多財務危機並不是錢(或是缺錢)的問題,而是人的愚蠢與貪念,數字只是結果而已。
人的情緒擁有如此龐大的力量、主宰了許多事情的結果,在歷史上有太多例子,甚至已經成為各種文化的一部分。光是這樣說當然有點含糊,所以接下來我會提供一些佐證,以便用它從不同角度來觀察Intel的問題。
所謂文化,是一套告訴你可以如何表達情緒、思考、說話、做事的社會規範;而它在我們身上發展的方式,其實跟舌頭上的味蕾很像:我們最早的味覺體驗是從母乳開始,然後隨著時間逐漸累積。
而我們在累積味覺經驗(然後是對事物的品味和判斷能力)的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們會逐漸內化,最後成為潛意識的一部分;在接收到新的事物時,我們會在潛意識中先進行過濾、判斷、然後貼上某種標籤,最後再傳送到「理性」的意識之中。
所以,如果將一個吃漢堡薯條長大的人,一下子帶去吃田螺、牛肚、豬腦之類來自其他文化的「異國美食」,恐怕大多數時候是沒辦法馬上接受的。
錯過整班列車的Intel
回頭來看看Intel。
關於「Intel錯失行動處理器市場」的官方故事版本,是當年Apple執行長Steve Jobs在將Mac電腦順利轉換成x86處理器之後,邀請當時的Intel執行長Paul Otellini設計一款供第一代iPhone使用的行動處理器,但卻被後者拒絕了。
幾年之後,Otellini承認他確實錯過了這一波大好機會,表示自己「沒有看出這背後隱藏的龐大商機」。
或許Otellini當時並不認為,Apple真的有辦法賣出大量的iPhone手機,而這確實也是Apple的一大賭注。然而,當時iPod音樂播放機已經是暢銷產品,難道有某種「潛意識」讓Otellini對它視若無睹?
即使不談Apple產品,當時Nokia、RIM/Blackberry、以及Windows Mobile等系統的手機也賣了不少,這些都沒有讓Otellini看在眼裡嗎?
Nokia在2005年賣出了2億6,500萬支手機,而且數字增加得非常快;雖然當時的手機價格還不能跟PC相提並論,但至少數量上絕對是不容小覷的。
自信,不見得是自己想的那樣
當iPhone在2007年橫掃市場時,Intel仍然堅信自己在製造方面的核心優勢不會落於下風;x86架構不利於行動運用的一些基本缺點,像是耗電、過於複雜、缺乏單晶片(SoC)整合選項等等,遲早都可以獲得解決,Intel終究還是會成為行動處理器市場的霸主。
然而,就如同前面說到的文化問題,Intel把x86架構優勢的真正源頭埋進了潛意識裡:
x86的優勢,其實有很大部分來自Windows系統的極高市佔率。
表面上Intel告訴自己,他們最大的優勢來自出色的製造能力。製造能力這一點或許沒問題,然而市場面的真相是,在PC當道的時代,不能跑Windows系統的處理器就是缺乏競爭力,只能用低價來競爭。
最糟糕的是,Intel真的相信自己編出來的故事;直到台積電(TSMC)等晶片廠商出來攪局,做出足以在市場上競爭的處理器之後,才把蒙在自己鼓裡的Intel一巴掌打醒。
如果Intel不是如此自負,又如何解釋他們在2006年乾脆把自己的ARM相容處理器「Xscale」整個賣給了Marvell公司?
編按:目前的各家手機等行動設備,絕大多數都使用不同廠家生產的ARM架構相容處理器。
讀者可能會發現,以心理學角度來探討Intel的問題(當然不是全部問題),創造了一個不同的觀點;而這個觀點則解釋了在這個破壞創新的年代,「堅持高毛利」的原則如何改變了Intel的發展途徑。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
話雖如此,我仍然相信「情緒」和「文化」仍然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在很多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堅信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甚至變成了不可動搖的觀念,而且被這些觀念所僅僅束縛。
在科技領域,我們看到了微軟如何被自家的作業系統授權觀念束縛,直到被「自由開放」的Android系統打得無法翻身、黯然退出市場為止。想像一下,如果微軟在2007年不要對iPhone嗤之以鼻,而是趕在Android發表之前推出自由開放的手機版Windows系統,世界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據說Peter Drucker曾經問過:
還有誰想自告奮勇,試試去改變已經50歲的Intel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