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募資必修的10+1堂入門課/CP
筆者沒有待過創投公司,不過卻是會計師、創業者、也有募資經驗。為了多積福報,決定把自己的經驗寫出來,分成10個重點跟大家分享,希望能讓你少走點冤枉路、少繳點學費。
Lesson 1:募資神煩!請有心理準備
不要以為拿錢這件事很容易,這件事至少要花你半年。
不知道你有沒有陌生拜訪的經驗?挨家挨戶地敲門拜訪,100家裡面可能只有20家會見你;其中10家會聽一下,然後有1家埋單。當然,也不能排除100家統統都吃閉門羹的可能性。
其實,募資也差不多。誰會沒事把錢給你,你是誰啊?
除非你超搶手,不然要提升你的募資成功率,就是要認識足夠多的投資人,並且在裡面尋找對你的產業、你個人、你說的故事有興趣的天使。
大部分的人都不會相信你、聽不懂你要幹嘛,所以你會遇到很多挫折。投資人會用各種你想不到的方式羞辱你,因為他們不知道你是誰、還沒有看見你成功、也不瞭解你做的事情。
用「人話」讓他們快速瞭解你,是你的責任;最好的例子就是所謂的「一分鐘電梯簡報」(elevator pitch)。有時候,嫌貨才是買貨人;他要看你會不會改變說辭、是不是意志不堅,也有可能是想殺價。
這就是談判,你的籌碼有多少?
如果對方成見已深、聽不進去,創業者能做的,就是把前一個投資人在你身上拉的屎沖乾淨,然後微笑著向下一個投資人邁進。這個精闢的馬桶理論,並不是我發明的,是一個腦神經領域的創業家說的,而我也覺得無比精準。
請各位創業家務必有「被拉屎在身上」的心理準備,這樣人生會輕鬆點。
所以我常覺得,募資會讓人折壽三年,甚至是三十年;與其花力氣向外募資,不如努力把公司價值做大,讓投資人自己上門。
Lesson 2:早期投資投的是「人品」
如果說,「找合夥人」跟「找結婚對象」差不多,那麼「找投資人」大概就是「找伯樂」了。在創業初期,商業模式往往還不明朗,過程中還有可能會需要修改營運模式,也就是所謂的「pivot」(轉向)。
因此,早期投資與其說是投商業模式,更不如說是投資你這個「人」。俗話說「人對了就對了』;投資人把錢給你,當然是相信你不會亂搞、相信你會好好運用這筆錢、而且還可以幫他賺錢。
你也可以反過來想想,什麼樣的人,你會放心投資他100萬、1,000萬、甚至1億?如果他自己完全不出資,你會投嗎?
如果他爸媽朋友都不投,你會投嗎?
Lesson 3:募資只能靠自己
很多人都認為「募資=財務的事情=實在是太專業了,不如請專業人士來解決吧」,但投資人要看的,是「你本人」說明這家公司的未來、要「你本人」親口告訴他,在何時可以拿到什麼樣的回報。
不然他要怎麼放心把錢給你呢?
當然你可以諮詢有經驗的前輩、請專家協助編製財務預測,甚至計算投資人的回報率;然而,只有你知道公司未來會怎麼發展。如果沒有你心中清晰的藍圖,再厲害的專家都無法做出財務預測。
你還必須知道:
為什麼你的公司值這個錢(而且,如果這一輪的估值太高,還可能會導致募不到下一輪)?
為什麼這個階段不宜放出太多股權(如果經營團隊持股太低,會有代理問題)?
為什麼財務預測做出來公司是三年賺錢,不是一年就賺錢?
請專家幫忙募資,固然是個人的選擇;不過我的建議是,各位創辦人還是認命吧。創業初期什麼都要親力親為,募資當然也不例外;等你真的大到有ABC輪時,再請個財務長來幫你(只是幫,無法做你全部該做的事)一起煩惱。
名詞解釋:代理問題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假設老王只花一塊錢,就可以掌控資產超過10億的公司(當董事長之類的),老王會做什麼事?當然是想辦法發錢給自己啊,發超多的錢!但這樣就跟股東的利益衝突了,這就是代理問題。
Lesson 4:「你需要多少錢」是數學問題,不是會計問題!
我直接講故事好了。有一個人要創業,姑且叫他小林,要找投資人。
我問小林:「每個月要燒多少錢?」
他:「辦公室租金加員工的薪水,大概在10萬以內。」
我:「那你大概要燒多久才會賺錢,賺多少錢?」
小林:「估計第一個月就會有營收,第三個月單月營收100萬,一年以後會到700萬;如果三個月內完全沒有營收,我也不打算做了。」
我:「除了員工跟租金,你還會有其他的成本嗎?」
小林:「因為幾乎沒有什麼競爭者,所以靠自然流量就夠了。產品由外包提供,成本大約是營收的三成。」
我:「那你找投資人要多少錢?」
小林:「100萬。」
各位,你發現了什麼問題嗎?先不論小林的營收到底有沒有他想像中這麼美好、也不要管是不是靠自然流量就有營收、產品成本是不是真的只有營收三成,這些統統先不討論;就先來解這個單純的數學題好了:
每個月燒10萬x3個月=30萬;
第三個月會有100萬營收x(1–30%外包成本)=70萬。
也就是說,如果小林只要準備30萬就好,到第四個月會有40萬現金放進口袋,那麼還要跟投資人拿100萬幹嘛?
如果是這麼好賺的生意,幹嘛要分給投資人?如果我是投資人的話,我一定認為他有問題,是不是要來騙我100萬?如果真的這麼好賺,麻煩請自己賺。
我常說,創業者只需要會加減就好了,根本不需要懂會計。會計做的事情,是把加項(收入)跟減項(支出)分類,讓報表變成一個容易閱讀、具有比較性的學問;但回歸商業本質來看,公司賺的錢(收入)減掉付出去的錢(費用),就是公司賺的錢(淨利),這個加法減法你小學就會了。
至於怎麼計算需要多少錢,筆者送你幾個思考方向:
你公司第幾個月會開始賺錢?
在賺錢之前要花多少錢?
第2題的數字乘以2,就是你需要的錢;因為費用只會低估,不會高估,因此把它乘以2。
這只是個粗略的概估法,但是在創業前期你能精確到哪去?根本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所以只能建議你,至少留1.5到2年的存活時間給自己。
也就是說,至少要有1–1.5年不用煩惱薪水發不出來,可以專心賺錢、做出看得到的成績、或是展現出潛能,然後留半年時間募資。如果你一天到晚在募資,就沒有時間賺錢了。
Lesson 5:最容易募資的時間點
我認為,最好募資的時間點有兩個:
你什麼都還沒開始的時候;
你已經賺錢、或是有正現金流的時候。
什麼是正現金流?就是用「已經收到的現金」扣掉「付出去的現金」還有剩餘。
畢竟銷售並不一定會即時收到貨款;假如你的客戶都拖個半年才付款,但供應商都要求現金付款,那你就要準備很多錢,才做得了這個生意。
在你什麼都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反正你也不急,因此有時間慢慢跟投資人耗;一旦開了公司,還沒有賺錢/正現金流,又得養員工付一堆費用,那個時候急著要錢的人是你,而不是投資人急著要投你,所以你們的談判籌碼就非常的不對等。
如果投資人等到你薪水快付不出來,再來跟你談判,到時候不管他開什麼條件,為了不讓公司倒,你都很有可能答應「城下之盟」;究竟公司倒了,就真的什麼都沒了,因此許多創業者會不計一切,想辦法讓公司存活下去。
在已經賺錢或者是有正現金流的時候,急的人也不會是你;因為你沒有立即性的資金需求,大不了就是成長慢一點。
只要投資報酬率跟成長率有一定的水準,自然會吸引投資人上門;而投資人們彼此之間會形成競爭關係:每個人都想投資,公司卻沒有這麼多資金需求(太多投資人管理起來也麻煩),對創業者來說就非常有利。
一般來說,投資人都要認識一家公司三個月或半年以上,才有可能投資。當然,也不乏只談了一個下午、或者是認識沒幾天,就決定投資的案子;但還是別這麼樂觀比較好。
一般的創投,都還是需要認識創業者、瞭解你的公司一段時間之後,才有可能進行投資。
有些厲害的創業者,平常就會跟潛在投資人打好關係;例如每個月寄公司營運摘要,讓投資人知道你在做什麼、慢慢熟悉公司營運狀況與階段目標。等到公司真的要募資時,只要出來登高一呼「我們公司要募資,一個月內結案,你動作慢就搶不到了喔」,就能製造一個搶手的氛圍。
而在投資人方面,因為已經認識這家公司很長一段時間,要做投資決策就相對容易許多。
銷售自己公司的股票,不就跟銷售商品的原理一樣嗎?華爾街之狼的經典台詞「我給你一隻原子筆,你告訴我怎麼賣」,各位CEO請好好想想:貴公司的股票要怎麼賣?如果要用廣告打十幾次才能成交新用戶,投資人要打幾次呢?
Lesson 6:你需要找投資人嗎?
什麼樣的公司需要找投資人?
想必大家都聽過,有些行業是「高風險、高報酬」;如果是這種行業,就可以考慮找投資人。如果是「低風險、高報酬」,那為什麼不自己賺就好呢?如果是「低風險、低報酬」,投資人為什麼不去買上市櫃公司的股票,而要投資你呢?
另外一個考量點,是你需要的資金規模。如果這個生意只需要30萬或100萬就知道成或不成,究竟這並不是個很大的數字、失敗了也不會讓你一輩子無法翻身,是否還有找投資人的必要?
例如台北市的青創貸款,就可以借100萬、5年免息;中央青創只要有一個董事簽名擔保,就可以借100萬。此外,台北市民也可以申請100萬的創業補助。
再舉個例:如果你的生意要18個月後才會賺錢,但這18個月要燒掉3,000萬;而之後每個月則可以收600萬、而且成長率是2倍以上,所以投資人可望獲得不錯的報酬率(不管是拿股利、還是把股份賣掉),那就可以考慮找投資人。
因為,3,000萬就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時從口袋裡拿出來的數字;一般人如果沒有房子抵押,就很難向銀行借到這樣的資金,「非不為也,實不能也」。這樣的話,就可以考慮找投資人。
但也是有人願意賭身家,拿房子去貸款幾千萬、甚至上億來創業;如果創業者敢賭這麼多,代表他非常有信心,投資人當然也會多點信心。
我就遇過這樣的狀況:有人資本額上億,沒有賺錢、但也沒有找過投資人。當然,那是因為他家族有錢。
如果跟我一樣身為市井小民,要做這麼大規模的創業,像是「新藥」這種得燒十年、又不知道能不能賺錢的行業,還是先說服投資人你憑什麼、為什麼是你可以做這件事,用自己的技術實力、再加上一點自有資金入股吧。
Lesson 7:什麼樣的公司有可能拿到投資?
答:有前景的公司、有賺錢的公司。
先講有賺錢的公司。當一家公司已經做到穩定獲利的時候,會有各路人馬上門,希望經營團隊可以複製營運模式到其他國家、擴大營業規模賺更多的錢,三五年後股票上市,讓投資人賺錢退場一鞠躬。
此時經營團隊要衡量的是:
給我這筆錢,我可以做到哪些事情?
營運規模真的會順利擴大嗎?真的會有經濟規模效益嗎?有時候營運規模的擴大,不保證營收會成正比放大;可以管10個人,不代表可以管100個人。一個弄不好,就是災難的開始。
真的可以複製到其他國家嗎?各國文化、種族、語言、政經情勢還有政策法規統統都不一樣。在台灣會賣的東西,在國外不一定會賣;在台灣行得通的行銷方式,在國外當地人不見得會埋單,團隊有辦法克服嗎?
如果以上問題都可以順利解決,那為什麼一定是跟投資人拿錢,而不是跟銀行融資?一家已經穩定獲利的公司(所謂穩定,例如連續三年都賺錢),應該有條件取得年利率年2%-7%銀行貸款;如果拿投資人的錢,假設給他20%股份,就是每年分你的獲利20%,而且是永遠不會停的喲。
至於有前景的公司,它的潛力用一個字來說明,就叫做「traction」(潛能)。
有些商業模式註定要燒錢,而且在前期會燒很多的錢,但是未來有機會可以把敵人全部打掛。例如Amazon.com可能是所有零售業的敵人;又例如Uber,大家看好共享經濟、但燒錢燒到一個天昏地暗;已經拿到第七輪資金了,但還是沒要上市。
雖然你還沒有賺錢,但你是否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擁有可觀的用戶成長、互動率、點擊率,是否能留住足夠多的用戶(retention)?這些人的顧客終身價值(lifetime value)是多少?
我不是故意要說一堆行話來混淆你,這些都很基本;有空的話,你可以用Google一下諸如「saas metrics」之類的名詞。
你可能會說「YouTube還沒開張就拿到錢!」,但我想有幾點事實要先釐清一下:
你在台灣,不是矽谷或中國;
你是否已經有超強的專利技術,或是任何獨佔/寡佔優勢?
你是連續創業家,上次創業成功出場了嗎?
你爸爸是 ____ 嗎?
你幹過創投行業嗎?(人脈很重要)
Lesson 8:如果真的想找人幫忙募資,行情價是多少?
我前面說過,募資是創辦人的責任,最好不要想可以找誰幫你分擔。話雖如此,還是有人會想找個厲害的財務共同創辦人、甚至尋求外部專家的協助。因此也有很多人問我,該給多少報酬。
關於協助募資這回事,我聽過很多種價格,提供給各位參考:
募資金額的2%-7%,有拿到錢再給:這是我個人認為比較合理的數字,因為銀行貸款利率也差不多這個範圍(經營狀況不好的公司,找租賃公司會到7%),等於拿一年的利息作為報酬。通常是募資金額越大,抽的成數越低。
每個月固定收取一個顧問費,拿到錢再抽成:這種形式是否合理,就看你怎麼判斷。當然對方付出時間,應該獲取相對的報酬;但如果是我,就會擔心付了顧問費之後,卻沒有成功募資。
不要現金,要你公司的股票:我聽過有募資成功之後,索取10%股票作為報酬的案例。這是什麼概念?這代表以後如果你賺錢發股利,他什麼事都不用做,就可以拿走10%。如果他不把股票賣回給你,那股利就領到公司結束為止。我想各位創業者應該都會假設,未來公司(自己)會賺很多錢;那如果每年都要分他10%,你甘心嗎?如果能用錢解決的,就別給股票吧。
募資金額的20%作為顧問酬勞:老實說,如果我是投資人,我會生氣;因為我才投你1,000萬,你就馬上把200萬給別人……。如果有人要跟我收這種價格,我一定反問他「投資人知道嗎?可以從公司帳上支付嗎?」可別叫我從自己口袋掏!
最後記得:一定要白紙黑字。不會寫契約就找律師寫;如果是對方提供的契約、投資協議書,也一定要請律師看過。
Lesson 9:我的公司到底值多少錢?
答:你跟投資人都同意的數字,就是你公司的價值。
我知道,講這個答案,大家一定覺得我很不負責任,難道沒有計算公式嗎?有是有,但在你什麼都還沒有開始、或是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都只是你美好的假設;再厲害的專家都沒辦法做出精準預測、再完美的公式算出來都有偏差。
難道你說第一年就回本、三年以後股票上市,就會成真嗎?在財務預測錯誤率如此高的情形下,不管用再多種價值計算方法,推估的公司價值一定是錯的。
當然你還是可以用PE比、PS比來估計公司價值。如果你已經賺錢了,很粗略的計算也許PE是10倍,再考慮每年的獲利成長率。
如果沒有賺錢,或許可以用PS比50倍。但不管是什麼,都超級不準,算出來的IRR就算有30%,我也非常懷疑它成真的機率。
寫了這麼多名詞,你頭上恐怕已經冒出星星了。如果你要募個三、五千萬以上,再考慮研究上面說的PE、PS、IRR這些好嗎?
在早期募資時,財務預測的參考性質勝於實質意義;與其看數字,不如把它當作一個價值塑造的過程。你為什麼值這個錢?你的故事是什麼?投資人投資你以後可以拿到多少好處、在什麼時候可以拿到?
它還可能包括以下的這些變數:
創辦人有創業成功的經驗(失敗有時候也是個加分項目);
創辦人跟團隊很瞭解這個產業;
團隊掌握了獨家技術(但如果不會賣還是死路一條);
創辦人自己賭身家(你自己都不願意賭,代表你也不看好;投資人為什麼要拿錢給你賭?);
已經有潛在客戶;
已經有早期用戶;
所處產業市場大小(如果沒有海外用戶,你的市場就只有台灣)。
你也必須要告訴投資人:
我拿了這筆錢之後,在18–24個月內可以做到哪些事。這些請儘可能量化,例如取得多少用戶、佈下幾個營業點、營收多少錢等等;如果已經達標,是否還需要募資?募多少?又可以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投資人在第幾年可以出場(指你的公司股票上市、或者被併購)?
投資人的報酬率是多少?再怎麼不準都要想像吧。如果只比銀行定存高一點點,例如年化報酬率5%好了,我就不會投資;新創前五年倒閉的機率不是高達九成嗎?冒了高風險,當然要有高報酬。
但我還是不知道公司值多少,怎麼辦?
有一些工具,可以幫助你在早期募資時跳過估值這件事,例如:
可轉換公司債(Convertible note);
SAFE(一種準股權協議)。
但發行可轉換公司債的風險較高,要發的話請務必謹慎。
所謂「可轉換公司債」,就是由你公司發行的債券;投資人有權利在未來的某個期間,用某種價格轉換成你公司的股票。它的風險在於,如果你公司做得不好,投資人就不會想要換成股票,而是要求你還錢。
沒錯,債券到期必須歸還本金。如果投資人當初買了500萬的可轉換公司債,到期又不想換成股票,公司就必須歸還這500萬;如果公司現金不足還不出來,那就準備倒閉收攤啦。
另一方面,SAFE則是相對安全的方式。這是一種準股權協議,就是投資人已經決定要當你的股東(所以不拿可轉換公司債,畢竟那還是一種債券);但因為早期估值實在太困難,為了避免團隊與投資人花費太多時間討論估值,不如雙方都跳過這件事,到下一輪的時候,再讓專業創投來決定。
此時,雙方只需要決定「打折的折數」。這是什麼意思呢?
範例:
陳先生是個沒有經驗的天使投資人,但信心充足地決定投資A團隊1,000萬元。
但陳先生跟A團隊對於估值沒有共識、也搞不清楚究竟這1,000萬該佔多少股份才合理,於是雙方決定只討論「折數」。你來我往一番之後,決定以7折計算,由陳先生以SAFE方式持有。
過了一年之後,有創投投資了A團隊4500萬元、佔股30%。請問陳先生可以拿到百分之多少?
解題
先說在前面:轉換價格為「下一輪募資價格的7折」;而「下一輪募資價格」的定義,則是扣除下一輪匯入資金之前的市值(Premoney valuation)。而該市值的依據,則為下一輪募資簽定的投資協議書(agreement)。
註:轉換價格的計算方式,請參考Y Combinator之SAFE(discount, no cap)範例。本文僅提供參考,如有謬誤歡迎指正;但若有因本文而產生的任何損失,作者恕不負責。
在創投投資之前:
公司價值(Premoney Valuation)=4,500萬/30%-本次創投的投資額4,500萬=10,500萬。
假設公司已發行股數為300,000股,下一輪投資人及SAFE持有人均取得同一種類之特別股;增資前每股市值為:
10,500萬/300,000股=每股350元。
SAFE之持有人得依增資前市價之7折轉換,即為:
每股350元x0.7=245元,可獲得1,000萬/245元=40,816股。
下一輪投資人可獲得:
4,500萬/350元=128,571股。
下一輪增資完畢後,公司共發行300,000股之普通股,及169,387股之特別股。
40,816股+128,571股=169,387股
最後要特別說明,台灣創投不見得能接受SAFE;有的創投會認為早期團隊不應該發行可轉換公司債,有的創投卻會當做標準作法,分歧蠻大的。關於SAFE,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https://yowureport.com/9387/
Lesson 10:別人畫大餅不要輕信
有很多創業者來問我問題,其中「大餅相信症候群」超多。在當員工的時候,大家最討厭的就是「畫大餅都沒結果」的老闆,但畫大餅的投資人也不在少數。
錢不會無緣無故從天上掉下來,我只是想勸大家,在答應之前多想想:「他說的是真的嗎?」、「他會履行承諾嗎?」、「如果他說的統統都沒做到怎麼辦?」
畫大餅的方式有很多種,以下示範三種:
「我在X國資源很多,你讓我投資,我就可以介紹X國的生意/通路給你」。
這種有當然是最好,但是萬一沒有呢?你的股份已經給出去了,難道還叫他吐出來嗎?
請動用X國人脈打聽此人業界名聲,多管道交叉比對;如果他聲稱是天使投資人,請問問他投了哪些公司,再向這些公司求證。有些人是要竊取商業機密,或者想要團隊幫他做別的事情,不見得能讓你做想做的事。
「我在X國耕耘很久,你人生地不熟對吧?我幫你做,你給我技術股。」
之前說過,能用錢解決的,就不要給股份。 如果先給了股份,後來發現此人如果擺爛,發出去的股份可以收回嗎?
除非你們一開始有約定可以收回,價格也有先講好(而且白紙黑字),不然收回的難度超高的,不如考慮達到KPI再給股份,甚至分2–4年給。如果對方真的是人才,就綁他在公司久一點,也避免他只看短期效益,卻造成公司長期傷害。
當然我們當老闆的,對人才要大方,才有機會把公司做大。但也要想一下你的公司架構:例如台灣母公司已經有了歐洲的生意,突然來個某甲慫恿你開美國子公司,說他在當地很吃得開、叫你讓他當美國總經理,然後他要台灣公司的股份……。
各位啊,他只做美國,台灣公司的收入卻包括台灣跟歐洲,為什麼要分給他?當然只能給他美國子公司的股票。
如果未來台灣母公司有股票上市計畫,但美國子公司卻沒有,倒是可以談在台灣母公司上市的時候,讓他手上的美國子公司股票,可以依照一定比例轉換為台灣公司股票,這樣某甲才有把股票賣掉的機會、才有動力幫你賺錢。
異業合作/換股/策略性投資
這個最多人問了:要嘛是合作,要嘛是策略性投資交叉持股,還有幾家新創想要整併成一個「集團」。請原諒,我會計師聽到都要昏倒了。
我同時也是個創業者,絕無瞧不起新創的意思;但如果幾家要整併,你們要不要先問問自己:好處大於壞處嗎?即使是上市公司要併購其他公司,都還有企業文化相容的問題、以及能不能發揮「綜效」的問題(1+1真的會大於2嗎?)。
更何況各位都是個性如此強烈的新創老闆。好嘛,三家公司整併,誰當執行長呢?以後如果有大家意見不一的時候,要聽誰的?
也許你會說,「我們公司擅長行銷、他們擅長寫程式,剛好互補」。那我要問的是,那你們為什麼不分潤就好?為什麼一定要換股整併?
到時候程式部門會說「要不是我們這些工程師,你們哪賣得動?」,行銷部門會說「要不是我們很會賣,你們寫的爛東西怎麼可能賣得掉?」
你身為執行長,到時候要怎麼發部門獎金?更不要說整併以後要分手有多難,這一點你知道嗎?倒不如大家一起賺錢,講好拆帳比例;如果有人覺得自己比較行,他也可以自己去搞行銷、或是寫程式啊(但很可能出去以後,認識民間疾苦,然後乖乖回頭找你)。
如果之後雙方真能合作愉快,再來談換股比例不遲。拜託各位,在要異業合作之前,先交往一陣子,再決定要不要攜手共度一生吧。
最後筆者想告訴各位,不要對募資抱持太多幻想,例如:
以為自己出來喊聲,就會有很多人搶著投資:事實上那些說對你有興趣的人,都是看看而已。
以為自己開的條件投資人都會全盤接受:例如還沒開公司,還沒跟投資人談過、一塊錢營收都沒有,就想在章程裡寫上複數表決權,打算發無表決權的特別股給投資人等等。募資過程是一場談判拉鋸戰,籌碼多的人自然能拿到比較有利的條件;你什麼都還沒開始,真的不要想太多。
以為自己很便宜:我遇過蠻多人都只想拿個一兩百萬,然後給對方20%的股份。你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這是公司只值500萬的概念:100/0.2 = 500。我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好了:假設某甲年薪百萬,決定要出來創業 ;殊不知創業是一種流血、流汗、流淚、千萬人吾往矣的的過程,辛苦與壓力大概是當一般上班族的十倍、甚至百倍。如果公司只值500萬,也不過只是某甲5年的薪水……。說真的, 要不要考慮當上班族就好?
以為自己很貴:也有創業者看了太多國外募資成功新聞,以為自己有一樣的價值。各位,你做的是台灣市場還是國際市場?人家做美國市場,人口數量,整體產業規模跟台灣一樣嗎?如果你沒有辦法做到國際市場,就永遠只能拿台灣市場的估值,不是嗎?
最後,推薦書單
這本雖然是簡體字,但我覺得是募資聖經。它鉅細靡遺討論了特別股(preferred share)、表決權、否決權、累積(accumulative)或參加(participating)等等。
例如出場倍數( 優先清算權,Liquidation Preference)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創投與創辦人的利益不一致,因此發生了創投把公司賣掉獲利出場,創辦人無奈接受的情形;也討論了如何編制財務預測,連excel表都給你啦。
本書可說是非常完整的募資書;如果你能看完、看懂這本,我想就差不多了。
這本比較淺,如果上一本看不懂的,可以考慮從這本開始。
如果你問我推薦的會計書,我翻過很多坊間的會計書,其實一點感覺都沒有。我自己在念會計時,覺得對我理解幫助最大的是以下這本;提供給各位參考,祝大家事業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