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鼓勵學生創業,不如創造更容易成功的環境/程天縱
有些朋友可能聽過,筆者有「三不演講」的原則:一是不為單一企業演講、二是不幫人賺錢而演講、三是不為大學生演講。本文中就告訴大家原因、以及關於「學生創業」的一些思考。
畢竟我是個已經退休的人,今年10月10日特別在Facebook上貼出〈退休之後〉一文,告訴臉書朋友們,我退休後時間都花到那裡去了。因為要幫助自己、幫助親人、幫助年輕人,所以身體健康、親人相聚、傳承經驗就成為我的生活重心。
不為單一企業講
在傳承經驗方面,我採取的做法包括:
面對面輔導新創團隊;
演講;
經營社群;
寫文章分享;
出書。
但是在每次公開演講之後,總會有許多企業來邀請演講,數量之多令我無法應付,只能一一婉拒;這也就是我第一個「不演講原則」的由來。
不為幫人賺錢而講
我退休之後的傳承經驗,都不以營利為目的;因此在輔導新創團隊時,都秉持著「不收費、不投資」的原則。
但是,經常都有兩岸的私董會、顧問公司、高大上的論壇,來邀請我擔任主題演講者;這些活動的收費往往都是天價,可是往往如同把演講者當做生財工具,就像是只用一次的「免洗筷」,毫無尊重、用過就丟。
我曾經參加過在上海舉辦的一場高大上論壇;由於我正好在上海,就答應擔任演講嘉賓之一。也因此主辦單位省了機票食宿費用,但從頭到尾只有一個年輕工作人員來接待我;中午就發給我一張自助餐券,請我自己到酒店餐廳去用餐。從此以後,我不再擔任這種論壇的演講嘉賓了。
這是我第二個不演講原則的由來。
不為大學生講
猶然記得,我1989年和1990年在美國矽谷惠普總部上班,晚上應公司的要求與安排到Santa Clara大學修習MBA學位。
Santa Clara是一家私立大學,學費非常貴;而且它的MBA課程只有晚上才開,主要目的就是讓在矽谷上班的專業人員,可以在下班之後到學校來上課。
在惠普公司內部,就流傳有「Santa Clara Mafia」(該大學畢業的「黑手黨」的存在;因為有許多高階主管都是利用工作之餘,在Santa Clara修完MBA的學位。
除了這些白天上班的專業經理人之外,我的MBA同學也不乏來自兩岸三地的華人學生。這些華人學生來自台灣、大陸、港澳的都有。他們不像本地上班老美,學費是自己工作賺取的;大多沒有工作經驗,大學畢業後直接來美國唸MBA,學費也大部分是靠家人資助的。
當時我年近40、又在惠普總部擔任高層職務,自然而然成了這些華人學生的老大哥;又因為課程中有許多內容,必須是有工作經驗的人才能理解的,於是下課後我就成了他們的助教。
對於這些毫無工作經驗的同學,課程中許多的理論和案例,經常超出了他們理解的範圍,因此經常私下找我來指導。
而今,我的演講題目,大都是圍繞著企業的經營管理。我曾經嘗試著去大學跟大學生們演講,結果發現他們能夠吸收的程度非常低;結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雙方都毫無成就感。
這也就是我第三個不講原則的由來。
創業維艱
我在退休後接觸了「創客創業」者,也開始了我義務輔導新創團隊的旅程;在過去六年我輔導了五百多個新創團隊,大部分來自海峽兩岸。
這些創業者大部分都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甚至創業失敗的經驗;然而即使如此,他們成功的機率仍然低於5%。
台灣經濟部對於「新創企業」的定義是,成立不到六年的都算是「新創」。能夠生存超過六年的新創,依產業別而有所不同,但是平均起來大約也就是5%吧。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2015年1月4日,是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正在深圳考察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柴火創客空間,體驗各位年輕創客的創意產品。
在這次考察之後,大陸燒起了一片「雙創」熱潮。民間為了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呼籲,孵化器、加速器、共同工作空間、新創基地都如雨後春筍般,在大陸各大城市紛紛成立。
影響所及,兩岸的知名大學也都紛紛成立了孵化器或育成中心,鼓勵學生在就學期間就創新創業;有的學校和政府,更進一步提供創業補助、貸款、資金等等,讓門檻更加降低,學生創業更加容易。
創業的條件
在海峽兩岸有名的青年導師李開復就曾經說過:
許多大學生都錯誤地認為:只要有個好的點子,能拿到投資,再加上執著、激情、運氣,就能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茨或祖克伯。
大部分的創業的失敗不是因為點子不好,而是因為欠缺經驗,沒有團隊,缺乏執行力──歸根到底,累積比點子更重要。
讓我舉一些例子,說明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大部分都在30到40歲之間創業。
Amazon創辦人Jeff Bezos創辦時31歲;
SalesForce創辦人Marc Benioff創辦時35歲;
Hubspot創辦人Brian Halligan創辦時40歲;
New Relic創辦人Lew Cirne創辦時40歲;
Nest創辦人Tony Fadell創辦時40歲;
Gilt Groupe創辦人Kevin Ryan創辦時37歲;
Knewton創辦人 Jose Ferreira創辦時39歲;
Khan Academy創辦人 Salman Khan創辦時31歲;
Fitbit創辦人James Park創辦時31歲。
當然也有年輕人創業成功的例子,但是這些新創公司成長到一個程度以後,幾乎都是由資深專業經理人接手。例如:
Facebook的成長要歸功給 Sheryl Sandberg(現年50歲)。
Google的成長要歸功於Eric Schmidt(現年64歲)。
而年輕創辦人在創業成功之後,因為吵架鬧翻而被驅逐出公司,或是被董事會逼宮的案例,更是層出不窮;像是Twitter、Etsy、Groupon、Tinder等知名新創公司,都發生了創辦人被投資人逼宮的戲碼。
即使在我輔導過,創業取得初步成功的企業,也都有出現被投資人逼宮下台的戲碼。所以我經常告誡這些創業家,天使投資未必是天使,經常會變成魔鬼。
沒有必要融資的時候,不要自找麻煩去融資,只為了讓自己滿足於帳面上的市值數字,後面付出的代價就太高了。
這些新創企業成功的比率差不多5%,請看附圖1的「創業漏斗」:
而這些創業成功具有規模的企業創辦人,大部分都是30到40歲之間創業;因為這些創辦人都有豐富的經驗、完整的團隊、強大的執行力。
學生創業?
我一向反對學生在校時期就創業,或是一畢業之後,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就創業。
在我過去輔導過的500多個新創團隊,這些創業的人大多是有工作經驗,失敗的比率仍然超過九成以上。
如今,學校和政府以納稅人的錢,拿來鼓勵學生在校或剛畢業就創業,把創業的門檻大幅的降低,就如同附圖2「學生加入創業後」的漏斗:
漏斗上方的入口擴大了許多,但是漏斗下方的出口仍然一樣小;那麼用一個很簡單的一個數學公式:分子不變,分母擴大了許多,創業成功率就遠遠小於原來的5%了。
過去曾經有許多人邀請我,參加學生創業比賽擔任評審、或是擔任主題致詞,我一概拒絕了;因為,我認為沒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學生,並不應該創業。
學校和政府更不應該以各種優惠補貼和資金,來吸引學生創業。
那麼學校和政府在創新創業上面,應該做些什麼事呢?
學校應該鼓勵學生,要有動手、創新的精神,在技術、產品上面可以舉辦各種競賽和評比,但是不要設立育成中心鼓勵學生創業。
至於政府,應該召集專家學者討論,並且把寶貴的資源,花在解決「創業漏斗下端出口太小」的問題;也就是說,政府的責任在於創造一個「創業容易成功」的大環境,而不是鼓勵學生去創業。
結論
我在2013年開始參與兩岸的創客運動,並於2013年底在北京舉辦的「MDCC移動開發者大會」中做了專題演講,題目是「創新來自長尾,創業源於創客」。
在這個演講裡,我傳遞給參加者的主要訊息有兩點:
創客未必要創業,創客是有創新想法、並且願意動手,把這些創新想法實現的人。所以說,創客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文化。必須由政府和學校從教育開始來推動,但是不能夠以經濟指數、產值、或是GDP來衡量。
創業要成功,就必須要有創新的技術、產品、商業模式;如果創客願意創業的話,那麼成功的機率自然會提高。
而政府必須要有好的、有競爭力的產業政策,來規劃構建一個成功的產業生態鏈;這樣一來,在其中創業的成功機率自然就會提高了。
學校必須從教育著手,建立起動手、創新的創客文化和生活方式;而政府則必須規劃「具體可行的產業政策」和「生態系統」。
這才是解決「創業漏斗」出口太小的問題、同時提高創業成功的機率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