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見解到思考體系:《每個人都可以成功》序言/程天縱
既然理論書籍很難應用在變化多端的實務上,而成功案例又只能當故事看,那麼該如何學習,才能夠在職涯中少走冤枉路、提高成功機率,然後達到目標、成就自我呢?這就是《每個人都可以成功》這本書希望帶給大家的啟發。
編按:本文為本站與商周合作出版的程天縱先生新書《每個人都可以成功:看程天縱對人生與工作的31個見解,學習建立一套自己的思路,活出精采》序言。
網路時代訊息爆炸,連帶影響到傳統書本的銷售量;雖然也有數位版的電子書、也有線上通路可供選擇,但是出版業的現況仍然大不如前。
在企業經營管理類的書籍中,硬梆梆的理論書籍只能淪為教科書;而名人傳記和企業成功的範例仍然吸引人,即使在出版業逐漸衰退的情況下,仍然能保持著不錯的銷路。
但我卻觀察到,許多名人和企業在出版傳記、大談成功秘訣後,反而開始走下坡,進入衰退、失敗、甚至滅亡的命運。
此外,讀者在閱讀過這些傳記後,鮮有能複製秘訣、進而得到成功的,使得這些傳記只能被當成「故事」來看待。
既然理論書籍很難應用在變化多端的實務上,而成功案例又只能當作故事看,那麼不論創業者或就業者,有志之士該如何學習,才能夠在職涯中少走許多冤枉路、提高成功機率,然後加速達到目標、成就自我呢?
經驗傳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的人生其實挺混的;仗著一點小聰明,臨時抱佛腳,聯考關關難過關關過。雖說中學大學都能進入不錯的學校,但是究竟為第二人生學到了什麼?想想心中還是有愧。
1976年進入職場,開始第二人生,始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今回想,三十而不立、四十仍有惑、五十不知天命,比起孔子差太多了,畢竟我還是凡人一個。
2012年6月底,年滿六十,雖然仍然心中有惑、不知天命何在,卻改變了心境,有了「悲天憫人」的感慨。既然達到了「耳順」的境界,於是毅然決定退出職涯江湖,開始我的第三人生。
我希望在之後的十年間,能補足所有的缺失,得以達到而立、不惑、知天命的境界;更在七十歲時,能夠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其實,如果以一生來看,聖賢與凡人的差別並不大;也不過就是生死之間,成就有大有小、達到的時間有早有晚。
經過第二人生之後,人生成就大致底定、無法改變,這時就比較容易總結出個人的「而立、不惑、天命」;在退休後無所求的情況下,「耳順、不逾矩」,也就不難達到了。
因此,我的「而立」就是成為一個職場的「專業經理人」,我的「天命」就是分享、傳承我的管理經驗。循此而為,不偏不倚自然能「耳順」而「不逾矩」。
我的「專業經理人」成就已定,但是「傳承」的天命成就仍可努力。於是我決定將我的理念和經驗寫成文章在Facebook上發表,並且集結成冊出版,以利傳承與分享。
人與文
不管是韓愈的「文以載道」、柳宗元的「文以明道」、或是歐陽修的「文道並重」,都認為文章只是傳達道統的一個工具。雖說這些大師的文章功力已非常人所及,但他們在闡述道統時,頂多以天地萬物為例,鮮少提及實務上的應用;對於喜歡速食文化的現代人來說,恐怕很難學習吸收。
所以,我的文章儘量以直白文字搭配實務經驗,來分享傳承經營理念和管理經驗。這樣雖然十分容易閱讀和理解,但對於沒有經驗過工作場景的讀者而言,可能很難引起共鳴而產生「感覺」,也比較不會有需要立即著手進行的「急迫感」。
總是要等到碰上了、吃虧了、無助了,才能體會到我文章中傳達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價值和重要性;這也呼應了前述的道理:個人或企業的成功秘訣,是難以透過閱讀書籍而複製成功的。
因為道理一旦寫成文章,就成為「通用的知識」,不能再因應環境和讀者背景的不同而改變,也就是所謂「師父帶進門、修行在個人」的道理;如果想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提供客製化學習環境的話,通用的文章和書籍是沒辦法做到的。
因此除了透過閱讀學習之外,還必須靠個人學習吸收的能力,才能真正應用在工作和生活的場景中。
台語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一色人講百色話」;同樣的米可以養出千百萬不同的人,同樣背景的人可以說出千百萬不同的話。米和教育是一樣的,千變萬化的是人、以及人使用的話術。
同樣的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在不一樣的人閱讀之後,會產生不一樣的體會、不一樣的感覺,當然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和結果。
那麼怎樣改變自己,使得讀書能夠發揮最大效果?
思考模式
假設每個人的大腦都是一部機器設備,文章或書籍就是投入這部機器設備的「材料」;而每部設備的內部都有不同的「增值流程」,將原材料加工成「產品」,加入每個人的「思想體系」之中。
這個思想體系簡單的說,就是每個人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就是我們看待事物的立場與觀點;思想體系會驅動個人的行為,造就出每個人的一生。
形成一個人的思想體系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大腦這部設備的「增值流程」,也就是「思考模式」。
思考模式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認知思考」(Cognitive Thinking);
「分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
「收歛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
認知思考可以幫助個人學習各種專業知識;分歧思考幫助個人產生創新、創意。而收歛思考則有助提升個人的判斷能力,產生立場與見解。
因此,當我們碰到「問題」時,認知思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問題」的專業知識與背景;接著運用分歧思考,產生解決問題的各種創新方法。最後運用收歛思考,來分析比較各種解決方案的優劣,選擇最佳方案、形成決定。
閱讀方法
以上說的或許有點複雜,不過並不是這篇序文的重點,所以讀者們有空時再去網上搜尋學習就好。
重點是,在閱讀文章時,不要單純的做文字和意象的交流,而是要運用讀者的三種思考模式,做好讀者與作者之間的「思想體系交流」。
要深入瞭解作者的思想體系,就必須對作者的經歷與思考模式有所理解,這樣才具備感覺交流和吸收的基礎;讀起文章和書籍來,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穫。
例如,當你不瞭解作者的專業背景和經歷時,就應該運用「認知思考」的能力,去學習和認識作者的專業領域,才能夠理解作者面臨的問題與處境。
對於作者提出的方法和採取的行動,不同專業領域和思想體系的讀者未必能夠理解和接受;這時讀者就需要運用自己的「分歧思考」能力,走出自己的固化框架,理解作者的創意和創新思維。
跨界才能夠創新。在理解作者的創意和創新做法之後,要運用「收歛思考」的能力,想辦法融入自己的「思想體系」;如此一來,作者文章中所要傳達的「道」,才能充分被讀者所吸收。
簡而言之,讀書之道,要從「人」到「文」;先瞭解作者,才能讀透文章。
知人識文
我的前三本書,以分享傳承過去三十多年專業經理人經驗為目的;雖然文字力求淺顯易懂,搭配以真實的實務和故事,俾便讀者輕鬆閱讀,但是仍然不脫「工具書」的框架。
在讀者回應的訊息中,有部分讀者表示部分文章內容艱深,自己程度不夠,所以無法理解;也有的讀者說,文章道理簡單,但是沒有切身感受、也沒有什麼必須去做的急迫性。
前者大都是侷限於專業領域太窄,沒有涉足到文章所說的領域、又沒有運用自己的認知思考能力去學習這個新領域,因此覺得文章艱深、難以理解。
後者則是侷限於職場經驗太少,所以文章容易懂,但是沒有辦法捕捉到作者的心境,因此沒有感覺。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我輔導新創團隊的時候。當我提到新創公司最主要的目標是「賺第一桶金以求生存」時,許多輔導的團隊都能夠理解,但是他們往往做不到;直到現金和資本出現問題後,才真正有了感覺。可惜大多數的團隊有感覺的時候都為時已晚。
唯有瞭解了作者的思想體系和專業經歷之後,才能夠讀透文章,書中的道理才能夠為我所用。
因此,編輯團隊特別以「見解」為主軸,從我先前的專欄文章中取出了31篇;除了強調我對工作、生活、社會各方面的見解之外,也涵蓋了形塑、影響我見解的事物,讓讀者能夠一窺我的思路,同時也鼓勵讀者培養出屬於自己的見解。
「見解」就是以認知、分歧、收歛三種思考模式,從人生經歷中萃取出對於事物的看法和立場。對工作、生活、社會各方面的見解,就是一個人的「思想體系」,也就是俗稱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見解:小自個人,大至社會的價值觀」,第二部分則是「行動:深究工作及其他」。
第一部分主要是分享我的「三觀」,第二部分介紹了我的經歷,讓讀者瞭解,我的「三觀」是如何形成的。
本書收錄的31篇文章風格有別於前三本,因此在書名的設定、整體包裝以及後續的行銷規劃上,風格都會與前面的作品,做出明顯的區隔。
然而在我看來,本書的重要性可能還大於前三本、以及後續還要出版的一系列管理書。因為「讀書之道要從『人』到『文』」──先瞭解作者,才能讀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