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的是誰?談機器學習與人臉辨識的善與惡/Benedict Evans
人臉辨識是目前指標性的機器學習應用;它讓電腦網路能做很多過去做不到的事情,但也引發了許多關於隱私的爭議。甚至因為治理觀念的不同,這些技術讓世界各國發展出不同的用途和規範,逐漸形成了兩個不同的陣營。
早在1970到80年代初期,科技業就已經創造出一種革命性的新技術,讓政府和企業機構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可以用來追踪、分析、和瞭解每個人的行為。
這種叫做「關聯式資料庫」的技術現在看來稀鬆平常,但它確實讓當時原本只涵蓋小範圍的資料庫可以彼此連結,成為涵蓋龐大範圍的資訊來源、創造出更多前所未有的應用。
對於這一點,當時的學者都表達了各種憂心、甚至寫了很多本書,例如:
總括來說,關聯式資料庫技術有兩個令人擔心的問題:
這些資料庫可能包含不正確的資料、或是錯誤的假設;尤其某些社會偏見、或是帶有偏見的資料解讀方式,會無意中被編入資料庫中、甚至成為機器處理的規則。
或許有人會建構並使用這些系統來做壞事。
換句話說,這類系統如果不能有效運作,我們會擔心;但如果真的可以運作,我們也同樣擔心,因為人們很難預料它的運作結果會是怎樣。
時間快轉到現在,對於人工智慧AI、尤其是人臉辨識方面的問題,我們也有相同的擔心;更縮小範圍來說,我們擔心的是「機器學習」,因為讓人臉辨識技術能夠實現的基礎,正是機器學習的能力。
而且同樣的,這種技術無論能不能如預期運作,我們都會擔心。所以,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問題到底有多大、我們到底需不需要擔心、以及我們之所以擔心的基本原因。
首先要看的是「人為錯誤」。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吐納商業評論 | Tuna Business Review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