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納商業評論 | Tuna Business Review

Share this post

改了頭銜,就能解決更多問題嗎?/傅瑞德

tuna.mba
主編傅瑞德

改了頭銜,就能解決更多問題嗎?/傅瑞德

「有一天公司將業務人員的頭銜改成了『業務工程師』,……在銷售代表心理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工程師三個字帶給他們專業感和責任感……解決了80%第一線客戶所提出的問題。」

傅瑞德
Dec 13, 2019
Share this post

改了頭銜,就能解決更多問題嗎?/傅瑞德

tuna.mba

  • 把公司業務換職稱,就解決了80%第一線客戶問題!3個案例告訴你:「命名」的神奇威力

在這篇引文中,作者提到了上述的神奇效用:只要改個頭銜,就可以間接解決了80%第一線客戶的問題。

「業務」+「工程師」是什麼生物?

不過好巧不巧,我在三十年前當賣電腦小業務的時候,名片上的頭銜正好就是「業務工程師」(該不會剛好是引文作者的同事吧)。

不過當時沒有特別的想法,因為一來年輕時覺得「工程師」聽起來確實比「業務員」威、二來電腦業務員確實也經常要做一些技術服務和支援的事情,所以覺得也還名正言順。

有一次,我接到一位新來的美國洋人同事,帶他一起出去跑業務;當他拿到「業務工程師」的名片時,就問我這個頭銜是什麼意思。

於是我照字面上的意思翻給他聽;他聽了之後拿出筆來,把原本的五個字槓掉,直接寫上「sales」。

這個動作讓我印象十分深刻。明明是一個不算離題、而且看起來比較威的頭銜,而且是公司給的、又不是自己封的,為什麼不要?

“I am a sales, a good one.”

他的理由是:

  1. 他認為「頭銜比較威」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像。

  2. 而且「業務員」並不丟臉。

  3. 準確的對顧客描述你的工作性質,比頭銜好看更重要。

  4. 準確的描述,才不會讓顧客對你和公司有同樣不切實際的期待與要求。

確實,在日後的生涯中,我碰到過幾次(包含我自己、以及商業往來的對象)因為頭銜不準確而產生的誤會。

以我自己的「業務工程師」為例,就是顧客(可能是我或對方)認為你應該可以解決我的任何技術問題、甚至來的時候順便幫我維修電腦(那個時代還要加上免費拷貝軟體);但其實並不能完全做到,導致公司和我從此都被顧客打上問號。

或是我認為對方是「XX總監」,至少在這塊業務上應該你說了算,但其實也並非如此。

不是不能改

話說回來,適當的「轉折」或「膨脹」一下名片上的頭銜,並不是完全沒有好處的;有時候可以讓事情進展更順利、或是讓對方留下印象。

所以我並不是說大家就是要老老實實印上「業務員」或「工程師」;把「快遞員」寫成「物流士」,我就覺得是可以接受的。

或者有些公司會故意取些奇怪的頭銜如「不良少女」,當作話題讓對方問起「你們是在做什麼」,這也不足為怪;不過,這多多少少會有不適合的地方就是。

至於引文中提到的,業務人員在頭銜加了「工程師」之後開始變得有「專業感和責任感」,我覺得並不是重點所在,應該是同時有調了薪水之類的;而且是不是因為改了頭銜才能「解決80%客戶問題」,也還很難說(不然之前是有多糟?)。

(或是每個人都叫「業務總監」就可以把營業額提升三倍?)

不過無論如何,我並不反對在頭銜上做些變化;但以自己的經驗(或許會有人因為「老老實實」吃過虧,這我也知道)和現在的觀念來說,有兩點我仍然是同意的:

  1. 職業和頭銜都不分貴賤,不需要像我年輕時一樣,會因為名片上寫「業務員」而不好意思。

  2. 精確描述你的工作性質,會比花俏的職稱更重要。那些都是虛無的,或者套句從前在職場上會說的「頭銜不用錢,要多大都有」。

如果沒有頭銜,你還是你嗎?

最近有些人生或職場專家會問:「如果把名片上的頭銜拿掉,你還剩下什麼」;如果你跟我一樣已經看破上述兩點,其實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擾。

如果覺得自己的頭銜不夠力,就努力工作、做出成績,爭取更大更漂亮的職位,而不是只在文字上動手腳。相信我,接你名片的老鳥都看得出來是怎麼回事,而且會偷笑。

所以假如必要,我現在還是願意在名片上印「業務員」;但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希望可以告訴你,如果拿掉名片上的頭銜,我還是:

「億萬富翁、發明家、慈善家、天才、花花公子。」

Share this post

改了頭銜,就能解決更多問題嗎?/傅瑞德

tuna.mba
Comments
TopNewCommunity

No posts

Ready for more?

© 2023 吐納商業評論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