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是Apple的電動車製造夥伴?/傅瑞德
隨著Apple進軍電動車領域的傳聞甚囂塵上,他們究竟會跟哪一家現有車廠合作,也成了另一個話題。最近傳出的是跟韓國車廠起亞、現代都已經結束會談,跟日本的日產汽車也已經破局。那麼,接下來還會有什麼可能性呢?
在前幾天的〈Apple來自韓國的禮物〉這篇文章中,提到Apple正在跟韓國起亞(Kia)與現代(Hyundai)汽車洽談電動車相關的合作,同時也在跟不明的日本車廠洽談。
文章中提到現代汽車「並不想只變成鴻海」(Apple的代工廠商),所以還談不攏;而今天Ars Technica網站上的〈Report: Nissan shot down Apple deal to avoid becoming Foxconn of cars〉的這篇報導中,則提到Apple正在跟日本的日產汽車(Nissan)洽談,也就間接說明了前文提到的「不明日本車廠」可能就是日產。
但有趣的是,報導中也重複了一樣的說法:
Apple和日產在品牌方面無法達成協議……Apple希望日產只是代工,但日產卻希望保留自己的品牌。
而文章的標題更是寫得很明白:「日產與Apple協議破局,因為日產不想變成鴻海」(avoid becoming Foxconn of cars)。
同樣在今天刊出的〈蘋果與現代車/日產合作觸礁!分析師:福斯有希望〉一文中,則指出德國福斯汽車有希望成為Apple的代工夥伴。
他們為什麼不想當「鴻海」?
這裡面有幾個有趣的觀察點:
變成鴻海到底是會多「慘」?鴻海不是已經賺錢賺到出油?
如果Apple找不到現有車廠願意當鴻海,是不是就做不出車子來了?
這些「不想當鴻海」的車廠,是不是其實都自己已經有推出電動車的計畫,所以不願意這方面的努力被Apple吃掉?
Apple自己到底已經具備了那些條件/技術/優勢,而需要現有的車廠補完自己做不到的部分?這些部分又是什麼?
既然鴻海最近也在跟裕隆研發電動車,會不會最後「鴻海」仍然還是鴻海?
這幾個題目都很基本,但要深入探究的話,其實都是很大的題目;在這邊我們先留給讀者自己判斷思考,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鴻海模式是否適用於電動車?
但已經可以想像得到的是,幫Apple做手機的鴻海雖然賺錢,但卻是靠中國工廠百十萬工人以「茅山道士」(毛利三到四趴)的經營型態做出來的,而且鴻海自己做品牌也不算成功。
而必須能在路上跑、要遵守的法規和安全規範更多、機械複雜度遠超過手機的電動車,無論在製程、獲利、以及供應鏈管理方面,也並不見得能沿用手機生產的模式來製造。
此外,品牌跟Apple連結在一起,雖然會是很大的加分,但對於車廠自己的品牌和核心價值也會有衝擊性的影響;或許這些都是大品牌車廠不願意「變成鴻海」的部分原因。
白牌底盤廠
未來會出現相對無名的「專業代工」電動車廠,以「白牌」方式提供平台給非汽車業的大科技廠、甚至現有車廠,再由各家廠商根據需要與專長,繼續發展成各種車款的「鴻海型」電動車底盤廠嗎?
這是非常有可能的。以目前的產業型態來看,這類「白牌車廠」因為勞動力、供應鏈、市場、甚至環保法規等等緣故,最有可能會先大量出現在中國。
但長遠來說,當組裝電動車的技術門檻降低,而且共通組件也開始大量供應之後,由於不需要有傳統汽車產業作為前提,所以一些現在意想不到的國家(例如越南、或是〈未來的電動車製造革命〉這篇文章中想像的肯亞),都有可能在幾年後冒出具有競爭力的電動車平台產業。
如果東南亞、甚至非洲沒有傳統汽車工業基礎的國家,未來都有機會在電動車領域分一杯羹,那麼無論資金和經驗都相當雄厚的正牌鴻海,當然沒有理由不能進場一拼高下。
但鴻海的問題也跟現代或日產要考慮的一樣,用代工形式進入這種產品的領域,究竟是否符合公司的核心能力與價值(幸好鴻海比較沒有品牌問題)、以及對於最賺錢的主業是否有幫助。
結語
最後,以我個人對Apple產品規劃型態的理解,我認為福斯並不會是適當的代工合作夥伴;因為福斯本身品牌力也強、不適合代工模式、而且電動車技術目前也不是他們的特長,看不出來跟Apple能有很好的互補效果。
但如果Apple也已經掌握機電技術,所以合作夥伴不需要是電動車專家,那麼選擇就會很多了;如果是福斯所屬的VAG集團,或許Skoda會是個可行的選項。
但還不能排除的是,Apple就跟Tesla一樣,從頭到腳都自己來,出來找「鴻海」只是虛晃一招、或是看看有沒有願意「茅山道士」純粹做組裝代工的公司;如果是這樣的話,或許決定性的因素就只是時間了:時間越久,Apple自己來的機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