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Car:「輕資產、重軟體」模式的潛力典範/Jean-Louis Gassée
在外界多年的臆測與想像之後,Apple Car電動車的挑戰可以歸結到兩件事情上:如何開發出世界一流的自動駕駛軟體、以及如何達成媲美其他Apple產品的毛利率和獲利能力。那麼,目前Apple最大的障礙又是什麼?
目前還只是空穴來風、連個影子都還沒有的Apple Car,大家從一開始就給了它兩個預設的前提:
它必定是使用體驗跟其他Apple產品一樣流暢的電動車,就像今年6月剛發表的新版CarPlay車用系統介面那樣。
Apple的管理階層和投資人,一定都希望公司能從目前汽車業每年的3000億美元大餅中分一杯羹。
Apple Car除了產品設計本身之外,還必須能成為「下一隻金雞母」(Next Big Thing)。因為過去幾年之中,已經有很多人在問:如果現今公認是金雞母的手機市場飽和了,下一波賺大錢的機會在哪裡?
Apple Car的漫漫來時路
上個月,「The Information」網站刊出了一篇由記者Wane Ma撰寫、題為〈帶你深入瞭解Apple過去8年努力開發自駕車〉(Inside Apple’s Eight-Year Struggle to Build a Self-Driving Car)的文章,詳盡的報導了Apple Car其實相當漫長的發展史,非常值得一讀。
對於這篇報導,我的初步印象是Apple這個稱為「Titan」的自駕車計畫一直有整合上的困難。雖然Apple是一家非常有耐性的公司,但八年以來無論高層或基層的人員都來來去去,代表著這個計畫仍然在努力摸索之中。
究竟電動車市場並不是已經成熟的產業,只要在團隊和市場之間架起「有效執行」的橋樑,就有機會一飛沖天。
在這篇報導中,作者定義了一個他稱為「展示版陷阱」(Demoware Trap)的現象:研發團隊做出一個讓高層欣賞的展示版,就號稱已經幾乎完成了「最低可行性產品」(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然而,即使展示用的原型車在經過多次排練、而且預先「set」好的特定場地展現了一些能力,騙過了半外行的高層,但卻騙不過真正老鳥的眼睛。
但無論內不內行,這些高層還是不得不說:「各位幹得好!都辛苦了!期待看到你們的下一個階段!」
(在企業打滾了幾十年,常做展示、也常看展示的筆者,對雙方都表示相當的同情。)
這樣的狀況,其實許多Apple主管也知道、也不是沒有擔憂。例如常在產品發表會上露臉資深副總裁Craig Federighi(他負責整個軟體工程,但不包括Titan計畫)就公開表示過疑慮。
對於Apple執行長Tim Cook不斷延後電動車進入量產階段,一些其他主管也曾經表示不滿。因為他們相信,以Apple的商譽和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Apple Car即使賣到5萬美金一輛,在市場上也還是有機會成功。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吐納商業評論 | Tuna Business Review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