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假新聞對抗計畫,可能只是場公關戲碼/Frederic Filloux
最近的一些紛擾,迫使Facebook得為新聞生態圈做點事情;但由於其獲利模式的限制,Facebook怎麼做都不對,導致FB推出的對抗假新聞計畫,顯得既諷刺又天真。
Facebook骨子裡不把新聞當回事
最近Facebook發表了兩項和新聞有關的重要公告,正好顯示了Facebook對新聞的輕忽態度。首先是在一月六日,FB宣布聘請曾任NBC與CNN主播的Campbell Brown,擔任新聞媒體合作經理(News Partnership Manager);其後在一月十一日,Facebook推出了「Facebook Journalism Project」。
先來看FB的第一項動作。對於一家不太願意聘用女性經理人,因而惡名在外的企業來說,找一位女性來擔任這樣的職位,當然是件好事。關於這個問題,各位讀者可以讀讀這份令人震驚的資料:〈美國媒體中的女性地位〉(PDF檔)。
大家都知道,「新聞媒體合作經理」這個位置,得和眾多媒體高層周旋並維持關係,需要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出馬。在這一行裡,能幫Facebook粉飾形象的專業人士,數量多如車載斗量,找一個主播來坐這個位置,其實並不妥當。Facebook也表示Compbell Brown不會對內容負責,更突顯出這個人事案的膚淺程度。
至於Facebook Journalism Project的推出,就顯得重要得多。Facebook產品總監Fidji Simo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這個計畫有三個重點:
「協同發展新聞產品」,包括新聞寫作的格式、地方新聞的發起、商業模式,黑客松等等;
「給新聞記者的培訓與工具」;
「給所有人的培訓與工具」,包括一些尚未確定的,針對假新聞的衡量指標。
嗯。「協同發展」、「記者培訓」、「工具」,聽起來真耳熟。沒錯,這和Google推出的「Digital News Initiative」時的計畫目標說明文字幾乎沒有差別。Google的DNI是兩年前與八家歐洲媒體一同推出的,當時筆者代表其中一家媒體,深入參與了這個計畫。由於DNI的推出,Google得以和全球各大新聞媒體保持良好的關係(或是修補關係)。
十分明顯,Facebook Journalism Project可以看成是Facebook在策略面和地緣政治層面對Google的回應。這次和Facebook密切合作的幾家德國媒體,正好過去和Google都有點過節,例如Axel Springer和其他公司,就一直在向歐盟委員會打Google的小報告。
打高空的宣言
先不談觀感,來問個實際一點的問題:Facebook的新計畫,到底能如何幫助飽受打擊的新聞媒體圈?
首先,Facebook必須展現一點行動,做給新聞界看。Facebook眼前有兩個麻煩得去面對,第一是假新聞問題。說得客氣一點,Mark Zuckerberg和他的團隊,對這個問題的回應其實不如預期。第二是如何面對媒體日漸高漲的不滿。
媒體看見自己的內容和廣告被FB半途擄走,才發現自己上了Facebook的洋當。媒體抵擋不住Facebook Instant Article幻象的誘惑,紛紛選擇加入後,才驚覺到事實的可怕:儘管用戶數字看起來相當漂亮,應該帶進來的收益卻少得可憐;而在日前,Facebook更是取消了原本提供給直播媒體的補貼。
Facebook Journalism Project其中充滿了許多莫名其妙的內容,非常諷刺,這裡來看看兩個例子。
根據Fidji Simo的貼文,Facebook決定要「提高新聞識讀」能力:
我們會和第三方單位合作,提高社群用戶對媒體識讀的認知,並在平台內外進行宣傳,讓用戶有充足的訊息,決定是否要信任某些消息來源。
這不是開玩笑,如果真的讀懂這一大串句子,就會覺得這跟麥當勞宣布產品要低脂低醣化,或是孟山都宣布購併Whole Foods Market(編按:美國一家專售有機食品的連鎖超市)一樣,根本是舞文弄墨,虛晃一招。
有家與Facebook合作的「第三方單位」叫做「the News Literacy Project」,在其頁面上把來自Facebook的支援,當做榮譽勳章一樣大加炫耀:
來讀一下紫色區塊裡的文字:「(幫助學生)學會以更質疑批判的態度來閱覽網路資訊」,這剛好和Facebook的運作模式完全背道而馳。Facebook整個系統運作的邏輯,就是把用戶鎖在自己的同溫層中,用戶不會看到任何理念、意見、信仰、黨派等等價值觀與自己相左的內容。
用戶每一次在Facebook的世界中按讚、分享,都是在強化這樣的同溫層高牆。這套機制是Facebook維持高瀏覽率的商業模式核心;為了要讓機制持續運轉,Facebook必須讓用戶長久留在其服務體系內,愈久愈好。
所以Facebook演算法不會把反川普媒體說明川普主義根源的新聞內容,推送到川普支持者眼前,反之亦然。
嚴肅新聞和Facebook的商業模式並不相容
前幾天有位媒體科技專家朋友告訴我:「Facebook實際上是個娛樂平台。它不顧一切代價,就是要把用戶留在平台內;所以遇到新聞內容時,要是你的個人檔案顯示你的塗鴉牆上需要20%的新聞內容時,那就沒什麼問題。
……要是演算法認為新聞內容無法吸引你留在平台的話,FB就會把新聞內容的比例調降3~4%,而且每則會顯示給你看的內容,都經過系統精心篩選。」
事實上,用戶即使加入了某個新聞媒體的粉絲團,該新聞媒體發出的新聞內容,在該用戶塗鴉牆上的出現比例也很少高過10%,因為新聞不是塗鴉牆上最能引發用戶點擊的內容。我在〈如果假新聞帶來更多金錢,Facebook會在乎嗎?〉這篇文章中有更完整的論述。
另一個古怪之處,是Facebook Journalism Project實際上是基於CrowdTangle公司的技術,這家最近才被FB購併的公司,其業務是「提供重要的社群媒體分析數據,讓全球媒體能夠衡量自己在社群平台上的表現,並且發掘表現優秀的貼文」,換句話說,這根本就是在強化Facebook原本對新聞內容的處理方式。
這家公司列出了2016年在Facebook上表現最佳的十則地方新聞,不妨來看一下都是些什麼內容。
「一隻矽谷的流浪狗在被肥宅領養後,改變了主人的人生,讓他更愛運動」,九十二萬次互動。
「一群青少年兄弟姐妹回饋社區,免費幫鄰居的院子除草」,九十六萬次互動。
「搶先預覽Hallmark頻道上的《小貓夏季運動會》」,一百零五萬次互動。
「一位喬治亞州法官對一群青少年直言,青少年犯罪對他們未來生活的影響」,一百零八萬次互動。
「到底是狗還是馬?一對內華達州夫妻認為他們養了世界最高的狗」,一百一十七萬次互動。
「和小狗重逢,由悲到喜的狗媽媽」,一百四十五萬次一互動。
「開學第一天,一群警官擁抱失去警察父親的小男孩」,一百五十萬次互動。
昏倒了沒?好吧,這些確實是感動人心的真人和動物故事,也的確打動了許多人,但是這就是Facebook眼中的新聞嗎?
請原諒我對新聞專業的保守認知,但是新聞的目的,不該是教化並啟迪人心,讓社會大眾了解重要事件和複雜的社會問題(像是年金問題、全球恐怖主義等),並且幫助社會大眾做出決定嗎?
Facebook的新聞觀,難道不應該是這樣一個平衡的,不只充斥著瑣事的訊息系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