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不需要七情六慾,三種就夠了。/孫治華
Facebook現在提供新的按讚功能了,現在你可以表達的情緒更為「豐富」;除了「讚」,你還可以使用「大心、哈、哇、嗚、怒」
在理想狀況下,我們的互動內容將變得更清楚,因為可以知道那些隱藏在「按讚」背後的心理因素;這或許也可以讓日後的社群行銷定位更為精準,更知道每一次的社群活動帶來的讚究竟是真的認同、還是「待讀、閱、朕知道了」(XD)。
可能不會持久
但這種理想的情況,只會持續幾天、或是以非常低頻率的方式存在;也就是說,這樣的互動模式很難持續下去。因為從使用者經驗來說,「按讚」與「按怒」表面上是類似的行為,但是實際上這根本是兩種不同的操作。
先從設計層面來看,這些圖像的設計直覺嗎?
除了圖像設計有一種回到了msn時代的感覺之外(好吧,對這點我挺反感的),最關鍵的是設計者還用了「小動畫」去呈現它所代表的情緒;而這也說明了一件事情,這些情緒的設計並不如「讚」(大拇指)般的那麼直覺。
操作模式的改變:從直覺走入思考判斷
對!直覺。「like」(大拇指)很直覺,「dislike」(倒大拇指)很直覺,因為那是帶有一點「模糊感」的選擇,所以可以很簡單的用「喜歡/不喜歡」或是「認同/不認同」來將我們的選擇二元化;但是多了「大心、哈、哇、嗚、怒」這五種感情之後,它走向更精準、更依賴思考判斷的階段。
若你是一個乖乖牌使用者,你會開始思考「這次我要挑選哪一個情緒」,這時候「按讚」就從直覺走向了思考;按讚是一種直覺上不需要一秒的動作,但如果要思考準確的表情,往往需要兩三秒以上。
其中尤其「大心、哈、哇」這三種情緒,有時候反而更難以區別(沒做好分類),甚至原來的按讚其實就可以很直覺性的涵括這三種情緒了。
以往快速瀏覽內容、直覺性按讚的模式,跟現在「思考過的選擇」在使用者的體驗上,已經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操作習慣;這也是為何我覺得,這樣的模式最後或許會快速的消失在我們的生活習慣中。
(你現在每天按讚的次數中,特別去挑選表情的次數是不是不到五次呢?)
其實只需要三種
從生活經驗中去觀察分類,其實直覺性的情感設計只需要三種。
其實如果聽從使用者的心聲,只要增加一個「dislike」(不喜歡)就很完美了;因為它具體化了我們一般的直覺判斷「喜歡/不喜歡」、「認同/不認同」。「dislike」代表的第二種情緒,是使用Facebook的人常有的建議。
而第三種情緒(若是真的要加的話)應該是「安慰」或「拍拍」之類的感情。
我想大家都應該有過這樣子的經驗:當自己的親朋好友表達了像是失戀、或是親人離去的傷痛時,那種不適合按讚,卻又想給對方安靜的支持感。這是超過「認同」和「不認同」這二元判斷的第三種表情;用到的頻率可能不高,但遇到時你就會需要。
所以對我來說,第三種表情就是安慰與關心(拍拍)。
最後分析一下,其實Facebook目前提出的「大心、哈、哇、嗚、怒」都是「like」與「dislike」就可以涵蓋的情緒,再加上剛剛所提到的第三種情緒「安慰」,就已經可以涵蓋現在這麼多種表情想表達的回應了:
like:「大心、哈、哇」
dislike:「怒」
拍拍:「嗚」
所有的體驗,都來自於觀察。三個月後,你覺得這功能還會在嗎?
參考閱讀:
其實Facebook最大的麻煩,是它開始無聊了:〈歡迎來到「後社群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