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與macOS:本是同根生,何不在一起?/Jean-Louis Gassée
雖然有許多人預測Apple會將iOS和macOS合而為一,變成可以同時在Mac、iPad、iPhone上都可以用的全能系統,但這一點並沒有發生。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是,Apple推出了連結兩個系統的軟體轉換工具UIKit;那麼,接下來的可能性又是如何呢?
在今年Apple的WWDC 2018全球開發商大會中,該公司軟體工程副總裁Craig Federighi終於(號稱)斬釘截鐵的終結了長久以來「iOS與macOS作業系統即將結合」的傳聞:
「不會。」
關了一扇門,就開一扇窗
不過世事難料,如果有一扇門被關了起來,說不定很快就會有一扇窗又被打開。雖然「混血imacOS」暫時是不會存在了,但Federighi卻架起了一座橋,來連結這兩個系出同門、但暫不相容的作業系統。
看起來,去年開始流傳的「Marzipan計畫」傳聞是真的:
最快從明年初開始,軟體開發者就可以設計出視執行環境而定(iPhone、iPad、或是Mac),用觸控螢幕、滑鼠、軌跡板都可以操作的應用程式……Apple預定會在下一次iOS與macOS的大改板中推出這項功能。
據知情人士指出,這個預定延續多年的產品專案代號為「Marzipan」,最快從明年初就會啟動。
簡單的說,就是稱為「UIKit」的iOS應用程式基礎組件,以後也會成為macOS的一部分,如下圖所示:
換言之,2019年起的iOS app也可以在Mac電腦上執行。據估計,目前在iOS app store裡面已經有210萬種應用軟體,而macOS app則只有幾萬種(不過有許多Mac軟體並沒有在app store上架就是)。
不過不管怎麼計算,iOS app的數量絕對是壓倒性的比macOS app多;而這樣的差異也顯示在銷售數量和營業額上:
iOS和macOS之間的橋樑
如果有UIKit當做橋樑來連結iOS和macOS,將可以為相對停滯的Mac軟體資源注入大量新血,而且對各方都有好處:
iOS開發者可以在Mac用戶群找到新顧客;
Mac使用者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買到軟體來用(iOS app免費的很多,付費版售價大多在US$10以下;Mac版軟體則往往要價數十元美金);
Mac使用者將有更多軟體可以選用;
對Apple來說,也可以讓macOS軟體市場更加活絡。
道理上是這樣,不過還是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
應用環境的差異
首先,並不是所有的iOS app都適合搬到Mac環境裡;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遊戲類。
無論在哪個平台上,通常遊戲軟體都是最耗系統資源、最考驗硬體極限的。如果把iOS遊戲搬到Mac上,或許藉由比較強大的硬體,遊戲可以有更多發揮;然而大多數iPhone版遊戲都是以小螢幕、觸控操作為主,而且都是針對行動環境(例如排隊等車時)來設計的。
在辦公室工作軟體方面,過去一直是iOS相對較弱的一環;雖然很多這類軟體都有iOS版,但一直還無法取代macOS上同類軟體的地位(附帶一提,微軟的Office預定將會出現在新版的macOS app store上)。
隨著搭配iPad的Apple Pencil出現,許多原本屬於Mac強項的創作和編輯工具,都在iPad上找到了新的生命。但如果把這些app又搬到Mac上呢?
操作體驗的差異
早在幾年以前,Apple就已經拿到了讓觸控筆在Mac觸控板上使用的專利;但即使如此,還是有許多人認為,觸控板如果要拿來取代過去常見的繪圖板,尺寸實在有點太小了。
此外,許多在平板電腦上很好用、讓小朋友用觸控就能操作的教育軟體,如果搬到Mac上可能就不那麼有趣了。
我相信,一定可以看到不少有趣的iOS app,用有趣的方式出現在Mac上;但如果說是大規模的改寫或換邊上架,應該暫時還不會出現。
在WWDC大會中,Apple展示了幾個已經轉移到macOS上的iOS app,諸如新聞、股市、家庭、語音備忘錄等等;但他們並沒有說明,要花多少功夫才能轉移這類程式、如何將觸控介面轉換到控制精度要求更高的電腦介面上、以及其他類似的轉換問題。
對於這類使用介面(UI)的問題而言,並不是像從前說「軟體的問題用軟體解決」一句話就可以打發得掉的。
操作方式的差異
關於macOS(鍵盤滑鼠)和iOS(手指或觸控筆)在UI方面的不同設計理念,Federighi再度在Wired雜誌的訪談中強調了Apple「不在Mac上配備觸控螢幕」的原則:
還得一直把手抬起來點螢幕,是一件蠻累人的事情。
說實在話,這個講法有幾分正確,但也有點誤導。記者應該要繼續追問,那許多iPad用戶既要用手戳螢幕、又要把手放下來按Apple自家出的Smart Keyboard鍵盤,這又該怎麼說呢?
Federighi對於「蠻累人」的擔心,或許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如果我們可以用外接的觸控板來操作iPad,是不是就可以解決了呢?但這樣做有個潛在缺點,就是可能把原本簡單明瞭的iPad操作方式搞得太複雜、也讓Mac與iPad之間「誰取代誰」的討論變得更加模糊。
總而言之,Apple推出UIKit,讓iOS app可以轉移到macOS上,丟出了許多我們無法回答的問題。新聞、股市、家庭這類app轉到macOS上是不錯,但我個人並不認為短時間內會有大量iOS app被改寫成macOS版。
如果真是如此,會有兩個可能的結果:
UIKit最後只是個無關緊要的錦上添花;
其實Apple後頭還有更大的Mac硬體架構更新計畫,而UIKit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兩邊都買就好了」
其實,還有一個其他人說的可能性:UIKit提供的應用程式轉換功能,可以縮短iPhone到iMac(或是傳說中的新Mac Pro)之間的距離。
以比較極端的案例來說,一頭是配備多個27吋顯示器、eGPU(外接顯示晶片)、再加上以TB計算的儲存容量,而另一頭則是最簡單的iPhone,而位於中間的則是iPad。
理論上來說,同一個作業系統很難既滿足高階Mac的使用情境,又滿足以微小化、行動化為重的iPhone;而UIKit的出現,就可以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系統環境之間架起橋樑,不會為了硬要將二者合而為一,反而把兩邊都搞爛。
如此一來,使用者就可以輕易從iPad將工作轉移到iMac上,而不需要大幅改變工作習慣,又可以享受到兩邊各自的優點。對Apple來說,也能在確定讓兩個系統保持獨立的情況下,保留一條順暢溝通的「熱線」。
假如這一點可以成立,那麼Apple的目的就很明顯了:從此不需要再隨著外界「iPad和Mac哪個好」的辯論起舞,而只要告訴大家「兩個都買」就好了。
參考閱讀
https://tuna.press/?p=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