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與傳產電視#3:電視/電腦棒的大未來/詹太太
話說在本屆(2016)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CPX論壇的中場休息時間,我逛了一下一樓的Intel攤位。想說Intel是賣CPU的,應該跟電視沒有什麼關係吧──有。
Intel有個東西叫做「電腦棒」(Compute Stick),約一條口香糖大小。開機後,電視螢幕就變身成多媒體電腦──這名詞聽起來好像有點落伍,但其實不是。
Intel「電腦棒」的行銷文宣說,它可以「Get More Out of Your TV」,意思是說你不只可以透過這根電腦棒直接收看串流電視,還能做更多事:像是觀賞美國三大電視網、Hulu、Netflix、ESPN或是YouTube節目、Facebook上的影音,還可以聽音樂、玩Game,也可以執行預載的Windows軟體,編輯文書寫功課等等。
「它不只是電視棒啦,插上這支喔,你的螢幕就可以馬上變成電腦啦。可以連網路。你想看什麼影片都有啊」。攤位業務人員說的很生動。
我特別看了一下它的連線能力,正好呼應了上一篇,高通資深副總裁所提到的頻寬規格的條件。
連線能力在IoT領域是不可忽略的。Intel這根電腦棒,頂級款搭載802.11ac無線網路與藍牙4.0,規格也不錯,甚至可以輸出4K畫面,在美國Amazon有賣,目前賣不到420美金;舊版與陽春版比較便宜,一支150美元左右,同樣能夠看網路影音,包括電視台官網上釋出的內容;只是CPU比較慢,記憶體和儲存空間較少。
電腦棒和IoT的結合
「電腦棒」其實不是什麼新鮮事。因為除了Intel之外,還有很多國際大廠、很多台灣品牌、很多廠商,都已經推出不少厲害的電腦(視)棒或機上盒,大小不一,規格也不盡相同。像是Google Cast在本屆 Google I/O大會後,已經被統整入Google的家庭智慧物聯網系統藍圖之內。
電腦棒、機上盒,未來都會整合到IoT智慧家庭中。
依照Intel,Google等大廠所宣稱的IoT未來藍圖,我的猜想是:到頭來電視棒、機上盒、這些在傳統電視時代的物品,都會變成一個比口香糖更小的東西,甚至很可能直接化為一個零件,納入IoT的「智慧家庭系統」內。
可以想像,在IoT的世界裡,遙控器將會消失,取而代之的以聲控介面控制整個智慧家庭系統;而你想看什麼內容,需要什麼娛樂等等,系統也都會根據各種使用行為統計數據來提供建議。
Google I/O大會發表了「家庭智慧聲控系統」,描繪了未來家庭生活的場景:
你:「Google,今晚八點檔什麼電視節目最好看?」
Google:「推薦CBS的小馬蓋先」。
你:「你怎麼知道」?
Google:「有75%的八點檔觀眾在討論這個節目。」
你:「那主角長得帥不帥?」
Google:「大家都說小馬蓋先長得很欠扁。」
你:「有根據嗎?」
Google:「Facebook貼文有80%說小馬蓋先看起來很欠扁。」
這可能就是未來我們選擇電視節目的方式。
美國傳產電視擁抱未來,台灣呢?
現在這一刻,歐美傳產電視的敵人,已經是各大酷斯拉科技公司的電腦(視)棒;這一根小棒將會取代遙控器,改變觀眾行為,並產生來自使用者的直接數據。
加盟Intel電腦棒的業者名單也值得我們注意。其中代表美國傳產電視重要力量之一的美國三大電視網中,ABC和NBC兩家選擇擁抱了Intel電腦棒。
好吧,大型電視網擁抱哪個品牌的電腦(視)棒當然不是重點。我的想法是,按照這樣的商業邏輯,他們清楚看到了產業的發展道路,以及電視產業在未來IoT中的位置。而且,傳產電視到了在IoT的平台上,將與YouTube,Facebook,Netflix等等形態不同的影音內容供應商同台競爭。
Intel電腦棒的啟發是:如果美國的傳產電視看到了自己該走的路,也就是融入IoT生態系之內,那麼台灣的傳產電視業者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