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與傳產電視#4:Facebook正面進擊電視世界/詹太太
Facebook可以發展什麼極致?如果我們願意養大它,它就會大到把我們全部吃掉。
Facebook看直播
你有在Facebook上看球賽直播嗎?
這一場是克里夫蘭騎士隊與金州勇士隊爭奪NBA總冠軍的第六戰。筆者不是球迷,籃球術語、賽程,我也不甚懂;但重點是:Facebook已經在直播球賽了。以下頁面具備了球迷需要知道的一切:從賽事內容、朋友的回應、球評意見、到各種統計數據等等一應俱全。頁面下方還可以看到各大體育台與NBA官方精彩比賽畫面,有些還是直播。
這樣走下去,真不知道台灣各大電視台付出高額權利金轉播比賽,是否有捶心肝的感覺?
未來看球賽的方式:更真實的虛擬互動
讓我們用高度的「沈浸感」為切入點,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
家裡的IoT hub(物聯網中樞)上面有你的Facebook用戶資料,它知道你喜歡什麼;於是它在你一進門時就提醒你:五分鐘後,你最關心的比賽要開打了;同一時間,你的麻吉也在Facebook上敲你,叫你快點搞定手邊的雜事,一起看比賽。於是你這沙發馬鈴薯大叔,拿出冰啤酒與鹽酥雞,一屁股坐在沙發上,戴著VR、AR、MR,或Hologram的眼鏡/頭套,開始看球賽。
拜你的XR眼鏡所賜,你的眼前同時看到比賽實況畫面、最新數據,轉個頭還能看到你的麻吉們也同樣賴在自己家裡的沙發上;大家都穿著四角褲,邊喝冰啤酒邊吃洋芋片,一邊戴著頭套/對著牆壁/投影螢幕看比賽。支持的隊伍得分時就一同在虛擬世界中高舉酒瓶大喊喔耶;落後時就一同咆哮國罵,這景象真是奇怪!
然後還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剛剛那個play我沒看清楚,請重播」。你對你的物聯網中樞發號施令,它立馬在網上(包括Facebook)搜尋一番;立馬找到你沒看清楚的那個三分球得分畫面,重播給你看。
「X的!腳踩在三分線上投籃也算分喔?」你怒氣沖天的評論自動語音轉成文字,貼上你的Facebook;接著你就開始與其他根本不認識的球迷,一邊看球、一邊在板上互罵吵翻天。
電視該如何自處?
注意到了嗎?在上面的場景中,「電視」這個過去在所有運動賽事轉播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工具,到哪裡去了呢?顯然是被Facebook吃掉了,淹沒了。
如果我們把Facebook的元素整個抽掉,換成「電視」,又會發生什麼事呢?很明顯的,馬鈴薯大叔會失去與他人的「即時互動」;也就是整個場景裡面最high的部分都沒有了。
所以破解Facebook綁架電視的重點,就是「互動」。
讓我們再回到剛剛那個「馬鈴薯大叔看球賽」的場景。在這裡,「電視台」充其量只是單純的內容供應者,按照「硬體 →規格 →內容 →導購」這樣的商業模式來說,過去的電視台能夠「一條龍」獨霸整條供應鏈,因為電視台從頭到尾包辦了播出用的硬體(製播器材)、規格(黑白、彩色,SD、HD )、內容(節目、新聞)、導購(廣告)。
過去由電視台從頭到尾包辦的供應鏈,已經被Facebook鯨吞大半。
但到了這個馬鈴薯大叔的IoT場景,電視台使得上力的就只剩下內容;因為硬體與規格,也就是整個播出平台,是Facebook的、內容是製作者的(還未必是電視台的呢,也可能是製作公司的自媒體的)、導購是電商的(或許哪一天也變成是Facebook的)。
「內容」這個元素,看來Facebook目前不太願意去碰;因為「內容」是四大元素中成本最高、最不容易做好、投資風險也最高的一項,而且觀眾對內容的喜好難以精準量化。當電視產業商業模式的四大元素只剩下「內容」還在電視台手裡,其他三項都被Facebook綁架,這遊戲還要怎麼玩下去呢?
所以關鍵問題是:電視產業要如何讓內容與觀眾產生「互動」,而且不要依靠Facebook?電視產業的未來或許繫之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