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與Linux:看似不同,卻又近似的工作典範
很多人喜歡iPad的原因,是因為它的簡單易用;但如果要用它當作日常使用的主要電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今年初,筆者把主要的工作電腦從原本的MacBook Pro,轉移到一部配備5K顯示器的iMac上;改用後者的理由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它非常棒的螢幕,而且即使老眼昏花如我,都看得出前後兩者的螢幕差異。
轉換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我比較常坐在書桌前面工作;有了Dropbox和iCloud雲端服務,在兩部電腦之間同步資料一點都不麻煩。
轉換到iPad上
不過,我有時候還是會出門旅行,而一出門就是一整天更是家常便飯;這麼說來,如果改用iPad會不會更方便?我在科技圈的一些朋友,不僅將iPad當做他們主要的行動設備,甚至是當作主要的工作電腦。
因為我剛好想淘汰手邊有點過時的iPad mini,所以就買了一部新的9.7吋iPad Pro。雖然我買的iMac附了一組Apple原廠的Magic Keyboard,但因為自己還是習慣舊的機械式鍵盤,所以把新鍵盤拿來配iPad;再加上一組iPad保護套和提包,就上路開工了。
我用這個組合來修改文章或寫新的文章,然後寄給編輯;當需要編輯較大的檔案時,我用的工具是Scrivo Pro(在Scrivener的官方iOS版推出之前)。我也會用Working Copy來檢查公司放在Git上的文件,用Editorial或Textastic來編輯,然後再回存這些檔案。
我的主要收信工具是Spark,一般的文字編輯則用Ulysses。
幾個月之後
在使用了幾個月、而且還是比較「重度」的日常工作之後,我覺得iPad是可用的、而且在許多地方甚至已經可以取代原本的Macbook。
而且有些工作在iPad上做,還比在iMac或MacBook上輕鬆;例如閱讀和整理電子郵件、以及各種需要長時間閱讀的內容,而且在需要一個單純的環境,以便於專注寫作的時候,iPad都更加順手。
但它也有缺點,即使是在新的iOS 10上也未見改進:只要是需要使用一個以上軟體/app的工作,iPad就不如電腦好用了。
轉換到iPad上之後,我也像其他小說作家一樣,必須閱讀編輯對作品的評語、決定是否採納編輯的意見、自己再做些修改,然後把稿件檔案附在回信之中寄出。
除非出版社已經相當熟悉線上作業、或者本身就是線上媒體,否則編輯通常不會使用CriticMarkup這類的工具來標註修改,而是用Word或其他類似軟體的來回追蹤修訂功能。
在Mac上,我們可以將檔案存在桌面上,按兩下開啟、修改、存檔,然後再拖到回信裡面寄出。但在iPad上,所有的動作都只能在app內部發生;必須先在電子郵件app中打開附件檔案,然後再選擇要用來開啟的app(如iOS版Pages)來修改。雖然修改完畢之後可以再送回我使用的Spark電郵app,但卻不能附在回信之中,而必須另開一封新的郵件。
如果我的通訊錄裡面沒有編輯的資料,那就糟糕了,因為我沒辦法返回原本要回的那則信件;只能先把信件存成草稿,或是把Dropbox當作我的「桌面」,也就是回到Pages,把檔案存一份到Dropbox裡面,然後回到電郵app去回信。
行動與桌面系統的差異
即使在最理想的狀況下,電腦的速度還是比iOS快。並不是iPad的處理器不夠力,而是因為iOS原本就不是設計來處理複雜的作業;或許其他app的組合(如果這些app之間有更深度的整合)會有更理想的表現。但在電腦上,只要是有追蹤修訂功能的文書處理軟體,都可以搭配電郵工具輕鬆做到一樣的事情。
不是iPad不夠力,而是iOS原本就不是設計來處理複雜作業。
iOS的概念,是一切相關工作都在app內部完成;不管是閱讀網頁、玩個遊戲、或是讀一本書,這樣的概念都沒有問題。在電腦上,即使我想編輯的是某一份檔案,我可以用A軟體來做,也可以用B軟體來處理,只要檔案格式相容就好,不一定要侷限在同一個軟體之內。
但如果用的是iPad,當我想用不同的軟體處理同一份檔案時,只能先用A軟體處理好、存檔、上傳到雲端服務,然後用B軟體去開這份雲端存檔;用B軟體處理完之後,再重複一次上述的過程,但iPad上則可能會存有A、B兩個重複的版本。
此外,如果A軟體把檔案存在iCloud雲端,但B軟體又不支援iCloud時,就必須先下載下來、或是移到其他支援的服務上;假如兩者都支援Dropbox,則必須把檔案目錄設定成同一個,才能找到彼此要共享的檔案。
以「一般人的方式」來用電腦
或許有人會說,如果已經習慣電腦的工作方式,就不要想太多了,但我並不同意這一點。剛才提到的還只是文字檔而已,還有像是JPEG、Word、HTML、MP3等許多已經成為用戶之間標準格式的檔案,都是我們每天會處理的;例如下載一個圖檔、修改尺寸、調色、然後上傳到自己的網站,這些事情不難,而且大家一天可能都要做好幾次,而且每次都會用到好幾個「不需要很專業」的軟體。
這年頭,結合好幾種不同格式的檔案、做一些簡單的編輯,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寫部落格也好、做簡報也好、或是作家用線上工具跟編輯來回討論也好,多少都會牽涉到這類應用。
許多不熟電腦和檔案系統概念的人,往往會把所有檔案都堆在桌面上,其實這和懂電腦的人說的「共用儲存空間」概念其實也差不多,只是「本機」和「雲端」的差別而已;但iOS「看不到檔案結構」的設計,其實並沒有幫用戶(不管懂不懂電腦)解決這個問題,讓大家用Dropbox當作檔案暫存空間也不是最好的答案。
或許也有人會說,可以用Workflow這個iOS版自動化工具,來串連幾個不同app的作業。雖然Workflow確實能做許多很棒的事情,就像電腦上的動作記錄和播放工具(例如Mac上的Keyboard Maestro),可以簡化一些重複的作業,但仍然沒有電腦版工具的功能那麼強。
雖然有些人覺得Workflow比Keyboard Maestro或Automator更簡單易懂,但基本上問題不在這些工具,而是在iOS中切換軟體真的比較麻煩。
不過,如果你經常在iOS上做大量工作,Workflow確實是個不可或缺的工具;光是看它幫你自動完成一堆繁瑣的作業,就令人心曠神怡,但它也讓我有一種(可能有人會不太同意的)聯想。
iPad就像Linux
用iPad當作主要的工作電腦,就像是用電腦上的Linux一樣。
用iPad當作主要的工作電腦,就像是用電腦上的Linux一樣。
如果您不同意這一點,請先不要動氣。想想看,儘管有很多人說Linux以外的系統有多方便、多好用,但是真正的Linux用戶並不會在乎這些說法。
或許有些這類用戶會說,重點是在於自由與開放等等,但重點其實在於挑戰難度之後的滿足感;在熟悉Windows或Mac系統之後,在Linux上找到做出相同效果的方式,本身也是一種樂趣。
對於喜歡用iPad工作的人來說,其實道理也差不多:挑戰新的工作方式、完成至少一樣多的工作,也是成就之一。用iPad連上公司的Github帳號來瀏覽和編修檔案、然後發出pull request,感覺是不是很棒?
有些朋友即使完全同意,某件工作在電腦上做就是比較快,但還是寧可在iPad上做,因為後者就是比較好玩──我完全可以瞭解這種心情。
這裡就出現了一件矛盾的事情:很多人(尤其是過了30歲的)之所以會成為Mac使用者,只是因為已經懶得再去研究一些技術細節;但在必要的時候,我還是可以用iPad Pro來取代MacBook Pro,反正我還有一部iMac。
Steve Jobs曾經將Mac和PC比擬成卡車、平板電腦比擬成轎車;但在我看來,桌上型電腦是卡車、筆記型電腦是轎車,平板電腦則是摩托車。知名科技部落客John Gruber則表示:
或許是如此,但我認為要給「後PC時代」的設備和軟體10年的時間慢慢邁向成熟、再花10年讓人們逐漸改變工作習慣。
這話或許是對的,但如果是這樣,我們還要再等7年的時間讓整個環境進化。現在是2016年,只有一個USB Type-C介面的MacBook則讓我覺得,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告訴我們「適用於什麼場合」,也告訴我們「不適用於什麼場合」;而iPad其實也是一樣,但「取代電腦」這件事情並不會馬上發生。
蘋果的行銷副總裁在發表9.7吋iPad Pro的時候,曾經宣稱它是「絕佳的PC替代品」,而且它也確實取代了很多人(例如我)手上的筆記型電腦。不過請大家記得,現在還是有很多車廠在生產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