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誕生十年之後,Apple的企業文化有了哪些改變?/Jean-Louis Gassée
在許多人的心目中,Apple給人的印象就是「那家做iPhone的公司」,憑藉著背後龐大的供應鏈,將上億支的智慧手機倒進市場,賺取堆積如山的現金。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iPhone對它誕生之前的「老Apple文化」帶來了什麼影響。
「那家做iPhone的公司」
當然,也要看哪些是iPhone所沒有改變的。2007年6月27日,迫不及待的Apple迷們在街上排隊等著買iPhone:
十年之前,誰都沒有想到Steve Jobs所創造的iPhone會對Apple帶來這麼大的衝擊。今天,Apple的營收有高達60%來自iPhone;也因為如此,人們理所當然的把Apple稱為「那家做iPhone的公司」。
然而,實際上iPhone究竟改變了Apple的哪些地方?改變的程度真的像大家想像的那麼大嗎?
40倍成長帶來的改變
在今年初的〈第一桶一兆美元的金最難賺到〉(The First Trillion Dollars is Always the Hardest)這篇文章中,分析師Horace Dediu透過iPhone的天文數字,來總結它所創造的現象:
在第一個十年之中,iPhone預計將會售出12億支,並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產品;同時,它也會帶動包括iPod touch、iPad、Apple Watch、以及Apple TV的iOS產品家族,在這十年中衝上總計17.5億組的銷量;到了2018年,這個數字很可能會達到20億。
在今年(編按:2017年)之中,Apple的相關營業額將會達到1兆美金。
像這麼大的數字,很難在腦中形成一個具體的畫面。或許我們可以想像一盤棋局、或是一場晚宴的座位安排;但是「一兆美元」或「10億支手機」堆在一起會是什麼樣子,應該很少人真的看過吧?
現在,就讓我們試著把這些數字具體化,看能不能更有感覺。
在最近的一次聖誕節假期中,Apple賣出了略少於8,000萬支的iPhone,平均一天90萬支。以一天有86,400秒、四捨五入90,000秒來算,等於一秒鐘賣出10支。
然而,製造出這麼多iPhone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為,生產手機並不是只要按個按鈕,就會從機器裡要多少就掉出來多少。讓我們假設組裝一支iPhone需要15分鐘(四捨五入大約1,000秒),那麼,要有多少生產線同時作業,才能在一秒鐘內生出10支呢?
把1,000秒除以0.1,答案是要有多達10,000條生產線,才能達到每秒10支的生產速度!
或許我們可以用上述的簡單數字來稍作理解,但整個iPhone生產機制的規模有多大、多複雜,還是遠遠超過一般消費者的想像。
回過頭來看,規模這麼龐大的生產機制,會對Apple造成任何影響或改變嗎?如果以這麼大的數字來看,怎麼可能不會帶來任何改變?
這麼大的生產規模,需要「軍事化等級」的精密控管。以2016年的數字為例,生產並銷售2億1,200萬支手機所需要的團隊、流程、以及階段目標,跟生產相對小量的Mac電腦(2000年度為460萬部,2006年度為530萬部)是完全不同的。
從2006年的530萬部Mac電腦,到2016年的2億1,200萬支iPhone,這40倍數量的成長,Apple是怎麼辦到的?
依然執著
Steve Jobs在生前改造Apple的過程中,聘用了一位非常有經驗的供應鏈主管,那就是現在的執行長Tim Cook。
在Jobs的支持和引導下,Cook建立了完整的團隊、制訂各種規則、也募集了外部的合作廠商;當產品銷售數量開始攀升、並且成為常態之後,Apple自然就轉型成了一家不一樣的公司。
不過,Apple對於軟硬體整合的全面緊密控制,還是完全沒有改變過的。這是Apple創立以來延續最久的企業文化之一,而且一直飽受產業人士批評。至今筆者還有印象,當初iPhone剛推出時,有些人是這麼說的:
Jobs這次犯下的錯誤,完全就是當初Mac因為封閉系統而失敗的翻版。
然而,之後的銷售數字完全打敗了這些評論。確實,軟硬體的絕對整合讓iPhone全球市佔率「只有」14%,但根據Digital Trends的報告,Apple一家公司卻掌握了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利潤絕大多數的75%(另外也有數據指出,這個數字可能高達83%)。
Apple的另外一個特點,則是對於自有硬體的堅持。例如iPhone和iPad使用的Ax處理器,就是Apple自己的設計,而非外界廠商(有時無論品質或供應都不太靠得住)的類似產品。當Jobs當年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掀起了外界一片批評聲浪;但看看現在的iPhone和iPad,在這方面的彈性和競爭力就遠超過競爭廠商。
此外,Apple對設計的執著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從早年與Hartmut Esslinger成立的Frog Design設計公司合作、以及1984年的典雅純白Apple IIc之後就是如此。Jobs在1997年回歸Apple之後,發掘了後來獲得爵士頭銜的設計總監Jonathan Ive,造就了從第一代淺藍色iMac開始的工業設計王朝。
產品與人的轉移
過去這段時間以來,Apple確實有點忽略了這條已經很有歷史的產品線,直到發表了預定今年年底上市的「超強版iMac」才算有點起色。稍早宣布過的,則有一款預定在2018年上市、將會取代現有Mac Pro的「全模組化高階Mac」,以及搭配的外接顯示器。對於一家「做iPhone的公司」而言,或許已經算是有心了。
如果要談Apple根深蒂固的企業文化,當然也要聽聽外界的說法,像是媒體八卦、離職員工的良心建議、以及酸民的馬後砲等等。就在iPhone歡慶上市10週年前夕,一本叫做《第一手機:iPhone的祕密歷史》(暫譯;原名為「The One Device —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iPhone」)的新書出版了;The Verge網站上刊登了一篇相當長的書摘。
這本書裡面揭露了不少「黑暗」的故事,例如某位高級主管被指為「好大喜功」、某位員工因為太投入工作而毀了家庭,Apple行銷副總裁Phil Schiller長期反對觸控鍵盤、還被指為「不夠懂技術」:
Schiller不像其他幾位主管那麼懂技術。Apple前先進科技事業群主管就指出:「Phil其實並不是個搞技術的人。……從前有一段時間,你跟他解釋技術的時候,得把他當做小學生一樣來看待。」
說得真是太可愛了,但這是真的嗎?事實上,Schiller除了教育背景不錯、早年也有程式設計經驗;如果他真的「不夠懂技術」的話,當年哪能在Jobs手下撐這麼久?筆者對於Schiller過去的發言並不是完全贊同,但如果書中的說法和實際上有明顯差異的話,對於作者的信譽恐怕是會有些影響的。
何況,Schiller在1997年再度加入Apple之後,就一直在兩任執行長Steve Jobs和Tim Cook手下工作至今,說「不懂技術」應該還不至於。
更奇怪的是,書中引用的某位人士表示,他沒有說過對Schiller的負面批評,但作者表示他有錄音帶為證……。
看到一些離職主管爭相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其實是蠻痛苦的一件事;何況身為主管應該知道,領導的原則之一應該包括「責任自己擔、功勞給部屬」才對。
如果真的想知道真正參與初代iPhone的關鍵人物說些什麼,Scott Forstall最近在矽谷電腦歷史博物館有一場演講可以聽聽(編按:這場演講已經有錄影上網,張貼在本文最後);如果沒有他當年的傑出技術能力與專注態度,iOS很難成功從Mac OS X系統中衍生成另一個產品。許多人都以為這些功勞屬於在2007年在台上演講的Steve Jobs,但其實Forstall也是不可或缺的幕後英雄。
全長51分鐘的2007年iPhone發表會,到現在還是相當值得一看,同時也可以再次體驗Jobs「現實扭曲力場」的強大。
https://youtu.be/9hUIxyE2Ns8
Steve Jobs在2007年發表第一代iPhone
5年之後,Scott Forstall離開了Apple;據說是因為他開發得太用力(也玩得很用力)、把目標設定得太遠,所以變得「很難搞」。關於「太用力」這一點,筆者倒是可以作證;有一次我和Forstall在一家餐廳慶祝事情,後來玩得太開心,結果被店家請出門。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離開Apple之後,Scott絕口不提他在Apple和NeXT一共22年之中發生的事情。他沒有誇耀自己的任何功勞,也沒有抱怨任何一個人,我相信之後也還會是這樣。如果有機會的話,不妨看看他怎麼談過去工作和合作夥伴的美好回憶。
「Apple快倒了」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流傳最久、也最廣的一個傳奇:「Apple快倒了」。早在1980年12月受命設立Apple法國分公司的時候,我就已經聽過這個說法(編按:當時的背景應該是Apple II後繼三代機Apple III上市,但反應不如理想)。
回頭來看,Apple管理階層應該要感謝這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的流言。因為,就是有這樣的流言,人們才會注意到Apple在做什麼、他們內部的員工才會警惕自己更不應該鬆懈。
如果連Apple都對外面「報喜不報憂」的說法、或是一面倒的漂亮預測深信不疑,那才會是衰落的開始──Blackberry和Nokia帝國隕落的殷鑑還不算太遠。
https://youtu.be/zjR2vegUBAo
Scott Forstall於2017年6月20日在矽谷電腦歷史博物館的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