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tch設計自己的手錶作業系統,或許是不智之舉/Jean-Louis Gassée
Credit: PROBlake Patterson, CC-BY SA 2.0
知名手錶廠商Swatch的第二代老闆Nick Hayek(與他的父親老Nick同名)打算捨棄Android Wear智慧手錶系統,改推出自己的「SwatchOS」。
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也顯示出Hayek對於智慧手錶作業系統的成功因素、相關軟體開發、以及整個生態系統的所知相當有限。
在黎巴嫩出生、歐洲受教育的第一代Nick Hayek是個天才。1983年,ASUAG和SSIH這兩家瑞士錶廠因為無法因應精工、卡西歐、星辰等日本錶廠的競爭,因而瀕臨倒閉;它們找上Hayek幫忙處理最後的收尾和清庫存事宜。
但Hayek做了一件大膽的事情:他沒有讓兩家錶廠直接消失,而是運用他的管理、技術、以及行銷專長,做了一個破天荒的逆向操作。
以簡馭繁
在當時業界普遍的「石英指針錶危機」中,他保留了原有的機械錶款式、合併上述兩家公司,再結合旗下子公司ETA SA執行長Ernst Thomke、以及Elmar Mock和Jacques Müller兩位工程師正在進行的專案,將當時公認為機械錶零件數下限的150個,減少到驚人的51個。
於是,後來成為世界知名品牌的「Swatch」就此誕生。
Hayek為合併後的公司找到投資人,並且親自操盤、讓公司股票下市,在1986年將公司更名為「Société de Microélectronique et d’Horlogerie」(SMH,直譯為「微電子與鐘錶公司/協會)。
SMH不僅僅是一家公司,也是由瑞士鐘錶零件商、組件技師、組裝公司、以及品牌公司(如Omega、Blancpain、Bréguet)所組成的聯盟。
在Hayek的領導下,這個聯盟不僅起死回生,甚至聯合製造出各款Swatch手錶來對抗日本品牌;以相對較不精密的潮流產品設計,打敗了極為精密準確的日本機械錶。
Swatch有趣、便宜、歐洲風、有時尚感,而且有一種日本產品所缺乏的「靈性」。
第一代的Swatch手錶都是比較簡單的類比式設計,但仍然內建了石英震盪器;而第一款全機械式、手動上鏈的Swatch則是在1991年上市。現在Swatch中的「System 51」系列,名稱就是用來對初代產品的零件數致敬。
Swatch有趣、便宜、歐洲風、有時尚感,也可以說是一種持續有新版本的服飾配件,而且有一種日本產品所缺乏的「靈性」;而且,Hayek因為非常瞭解不同目標顧客群的喜好,甚至還讓象徵著機械錶的驕傲、結構複雜到可以稱為藝術品的Bréguet手錶再次復活。
在以簡化版機械錶成功打下一片天之後,SMH在1998年改名為「Swatch Group」,仍然是由超過70家公司組成的聯盟:
筆者在1990年代後期跟Hayek見過面;他精力充沛、但不擅言詞,但總是滿懷自傲的戴著兩支手錶,其中一支還是藍色塑膠錶帶的第一代Swatch。但他在2010年已經以82歲高齡辭世。
二代接手
之後,Hayek家族仍然掌控著Swatch王國;Nick Hayek的女兒Nayla目前是Swatch公司的董事會主席、兒子Georges Nicolas(暱稱也是Nick)則是執行長;孫子Marc也在管理階層之中,同時並擔任Jaquet Droz和集團中幾個其他品牌的執行長。
然而,要重現老Hayak的成功並不容易;從小Nick在2013年發表對智慧手錶的不屑言論可見一斑:
我個人不認為(智慧手錶)會是下一場革命……要用手腕上的小終端機來取代iPhone非常困難,因為螢幕不可能有多大。
他之所以會這麼不樂觀,或許跟Swatch曾經在2004年前後短暫嘗試使用過微軟的SPOT(Smart Personal Objects Technology,智慧個人物件)平台有關。這個平台的壽命並不長,而Swatch的這款手錶當然也就隨風而去了。
而在小Hayek上面這段預測之後,又發生了許多事情:2014年9月9日,Apple發表了它的智慧型手錶;這個產品廣泛的新聞能見度、以及許多時尚名人的背書,讓消費者對它有著相當高的期望。
在2015年4月好不容易上市之後,雖然Apple Watch已經是同類產品市場中的佼佼者,但銷售數字讓不少人認為它是個失敗之作。
2016年9月,第二代的「Apple Watch Series 2」問世。除了規格更新、價格降低之外,更重要的是Apple把手錶的產品定位從「時尚配件」轉換為「健康取向」,例如主打的「Apple Watch Nike+」就是代表性的款式。
Apple現在已是全球營收第二大的廠商,僅次於勞力士。
到目前為止,Apple還是沒有公布手錶產品的銷售數字,但一般估計是去年聖誕節和新年假期賣得不錯。研究機構Canalys的估計數字是(當然,參考就好)當季一共賣了600萬支,營業額為26億美元,大約佔整個智慧手錶市場的80%。
而公開發言內容一向可信的Apple執行長Tim Cook則表示,當季的銷售成長數字可以用「破錶」兩個字來形容;如果上述的數字正確,Apple現在已經是全世界營業額第二大的錶廠,僅次於勞力士(Rolex)。
瑞士錶廠業績下滑
同一時間,瑞士錶業的營業額仍然在持續下滑。根據來自瑞士錶業聯盟(FH)的資料顯示:
在Swatch集團的2016年報中,更可以看到去年的營業額少了10.6%:
所以,小Nick Hayek最近宣布將與瑞士研究機構CSEM合作,設計自己專屬的智慧手錶作業系統:
CSEM與Swatch將彼此合作,在2018年底之前創立一個物聯網生態系統;除了提供絕對安全的資料防護、以及極低的耗電量之外,這些物件更不需要經常性的更新。
現在,讓我們一同來想像一下Hayek所看到的前景、以及想要達成的目標:關於「極低耗電」的部份,應該跟CSEM最近發表、與Swatch合作的「全球最小藍牙晶片」有關(在5平方公釐的晶片上有500萬個電晶體):
這是一款目前市場上最小的藍牙晶片。電子組件的極小化,讓這個小小的晶片無論在行動電子設備、或是物聯網產品上,都能夠發揮許多功能。
與同類產品相較,它的耗電量在各種用途下非常低,讓使用它的設備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和運用彈性,這一點對於物聯網產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由於它的高速啟動能力無與倫比,所以在諸如電子感應訊號之類的用途上,更能提升設備的反應速度。
SwatchOS的潛在問題
確實,極低耗電的藍牙連線功能,可以為物聯網產品開啟更多的可能性;但從現實面來看,SwatchOS作業系統還是有一些潛在問題。
首先,如同其他已經被炒作過很多次的「IoT創新」,要建立生態系必須要有數量夠多、能力夠強的參與者加入,一同支持有潛力、而且夠安全的產業標準,然後一同成長。而Swatch有足夠的資源來扮演各方豪傑的領導者嗎?
Swatch集團的2016營業額是75億美金左右,淨利則為營業額的7.9%,還算差強人意;而庫存現金水位則在約11億美元左右(這裡以1瑞士法郎等於1美元的概略匯率計算)。
如果有人號稱他的作業系統「不需要經常更新」,這話聽起來就不太對勁。
其次,(說得誇張一點)這年頭誰都有能力寫一個自己的作業系統,不算太困難;但如果有人號稱他的作業系統「不需要經常更新」,這話聽起來就不太對勁。如果系統需要除蟲、進行安全更新、增加或改善功能的時候要怎麼辦?
第三,第三方應用軟體怎麼處理?創造新的作業系統是一回事,但建立一個由第三方開發者所組成的生態系,是難度遠遠高於前者的事情。難道Swatch根本不打算開放第三方開發者製作app,一切自己來就好?
最後一個問題,則是「2018年底」這個時間點。即使整個計畫都照預定進度實行(通常都是這麼假設的啦),Apple在2018年底也會陸續推出兩款新錶、以及無數次的watchOS系統更新;而廠商眾多的Android Wear手錶,軟硬體更新之頻繁更是不在話下。
搭錯車的故事不再重演
老Nick Hayek之所以能擊退日本產品,原因之一是在歐洲的主場優勢;反過來說,Swatch想要在遊戲規則已經被其他廠商寫好的智慧手錶市場求勝,照著別人的規矩來玩是行不通的。
這麼說吧,在Swatch的企業文化之中,有哪些面對Google或Apple的龐大工程師團隊,是能保證有競爭優勢的?
在2010年時,Nokia就應該投入Android陣營,利用已有的設計、供應鏈、以及電信產業網路,在智慧手機的市場上先佔有一席之地;而Swatch也一樣,必須回歸基本優勢、運用自己原生文化背景和技術能力之中適用的部份,來創造出更美、也更有趣的智慧手錶,而且只要用Google的系統就好。
當年,Nokia因為企業文化、以及過去的成功變成障礙,以致於錯過了跳上Android列車的機會;希望同樣的故事不要在Swatch的身上再度重演。
編輯延伸討論
「我們還需不需要另外一個智慧手機作業系統」,其實是一個開放問題;如果SMH之類的瑞士錶廠組織之中,包含了夠多不同類型和功能的廠商,其實就已經足以建構自己的產品生態系。
而且就手錶而言,它的「生態系」並不一定要像Apple或Google那樣以軟體app為主;例如硬體功能模組、或是錶帶配件之類的變化,也可以形成一個市場。但是:
實體模組配件類的商品,無法透過「下載」的方式來隔空衝動購買;
購買實體商品來擴充功能(假設可以做到),費用會是下載app來擴充功能的十倍、甚至百倍以上。
其實,大多數使用手機、或是智慧手錶的人,用途可能都集中在相對少數的app上,其他少用的app有些只是下載來嘗鮮、試用、或是有新的用途時才增加;所以,如果Swatch的新系統手錶可以針對這個使用習慣,做到以下幾點,或許還有一拼的機會:
針對常用功能集中設計(不奢望建立app生態系)、並且把常用功能做得更好、更穩定、速度更快;
外觀上提供更多樣的選擇、更有設計感的歐洲風格(這是Apple Watch這類大品牌產品的死穴);
保留部分機械錶的構造和功能(這也是瑞士錶商的傳統強項,其他智慧錶廠多半沒有);
如果能結合電池、太陽能錶面、以及機械自動上鏈的功能,可以(例如)至少一個星期才充一次電(其他同類產品的死穴);
基於上述特色(理論上成本也會降低),以更容易負擔的價格銷售(例如跟機械Swatch類似的NT$5,000到10,000左右)。
我相信,會有一個目標市場,它的用戶並不需要那麼多功能,只要基本功能穩定好用即可;至於感應付款、或是地圖導航的工作,就交給(手邊應該不會沒有)智慧手機來處理吧。
手錶作為一個配件,最好可以擁有好幾支不同款式、看場合換著戴。這一點以現在各家智慧手錶的價位和外觀設計,暫時應該是還沒有那麼容易做到的。
擁有上述這些特色的手錶,應該可以在Apple和Google兩大陣營的「app為主要賣點」的產品中,殺出一條生路。然而,其實Swatch要面對的最大敵人,並不是上述的兩大陣營,而是它的傳統目標族群(大約是15–40歲之間、喜愛時尚的年輕用戶)根本就已經不太戴手錶。
不管你手錶智慧與否、設計得多好、造型多精緻、價格多合理,許多原本屬於手錶的功能,都已經被片刻不得離身的手機完全取代;手錶的功能經常只在於搭配衣服、在適當場合顯露身分、或是在不方便攜帶手機的地方使用。
不獨Swatch,這些也是任何一家智慧手錶廠商必須面對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解法有兩個方向:
迎合這些「平常不戴手錶」的人的需求,讓他們好搭衣服、顯露身分、不帶手機時也有些便利;
創造一個重量級的絕對需求,讓原本不戴錶的用戶都不得不戴上手錶。
Swatch適合走的路,或許應該是前者;而Apple和Google陣營,則以Apple Pay或健康管理這種類型、未來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可或缺的應用來做到後者;也因此,上面的文章中提到「Apple把手錶的產品定位從『時尚配件』轉換為『健康取向』」。
所以,這兩種類型的產品走向分化,是目前可行的作法(或許再過幾年又會融合),所以Swatch並不一定要走跟兩大陣營相同的路、不走Android這條路也並不一定會失敗,這一點是編輯和本文作者看法不太一樣的地方。
各位讀者覺得呢?
2017年4月8日補記
就在寫完這段評論之後不久,編輯就發現國外募資網站上有一款「瑞士設計、保留機械指針的智慧手錶」,跟我上面列出的一些希望條件幾乎完全一致:
[embed]https://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1282890542/zetime-worlds-first-smartwatch-with-hands-over-tou[/embed]
參考閱讀
https://tuna.press/?p=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