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there、網路磁碟、以及SaaX,你準備好了嗎?/傅瑞德
自從有「資料備份」這個觀念以來,如何備份、備份到哪裡、備份資料是否安全,就一直是大家頭痛的問題。
在網路還不普及的時代,解決方案似乎比較簡單:磁帶、磁碟、光碟、外接磁碟等等,反正只要是儲存設備,多買一份、多拷貝一份放著就是,就賭兩份資料同時出問題的機率能有多高。
這類備份方式雖然簡單明瞭,但除了賭設備本身的耐用度之外,賭的還有人的惰性;在這種備份方式之下,問題通常會出在:
一段長時間忘了/懶得備份之後,電腦上的資料壞了。但是還好,外接硬碟上還有半年前的資料;
認為某份舊資料應該不會用到了,所以從電腦上刪掉;結果下次想起來要用的時候,號稱壽命百年的備份光碟讀不出來;
原始資料壞了,但備份在去年就已經離職、現在找不到人的前員工手上。
在網路興起普及、幾乎每個家庭和辦公室都有寬頻網路之後,「雲端儲存」成了另外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簡單的說,就是用網路取代USB、SATA、或是SCSI介面,把外接磁碟「外發」給某一家不知道公司在哪裡、也不知道資料實際上儲存在哪裡的公司,讓他們幫忙存;我們付錢,只要確定需要資料的時候找得回來就好。
這有點像是「個人倉庫」的概念:把倉庫抽離自己的家或辦公室,讓專門的業者集中這些個人庫存,提供更好的儲存和管理效率;不一樣的地方是,你要取用個人物品的時候不需要出門。
網路普及之後的「個人倉庫」
在網路普及之後,這些「代客處理資訊」服務成了一種常見的商業模式,舉凡較早的部落格架站服務、Flickr相簿、email帳號、甚至YouTube,以及提供儲存空間(有些還附加應用程式工具)的Box.com、Google Drive、Dropbox、蘋果的iCloud等等都屬於這類,它們甚至還有一個叫做「XaaS」的共同名稱。
在資料儲存方面,上述的Box.com等前幾大公司,提供的都是單純的線上空間、或是方式和效能不等的同步服務;也就是無論如何,你的電腦上必須自己有一份資料,而這些服務提供的都只是一部遠端的外接磁碟。
至於自動同步服務(當你存檔的時候,會自動存一份同樣的內容到遠端磁碟上),則是用來解決「惰性」問題的相對簡單方案。
除了解決惰性問題之外,資料同步在行動網路興起之後又提供了另外一個用途:理論上隨時隨地都可以存取自己的資料。
所謂「理論上」,意思是說道理上是如此,但實用上必定受到兩個基本條件的限制:
行動網路的速度和穩定度;
行動設備的處理速度、容量、以及檔案相容能力。
想想看「用手機透過行動網路開一組2GB的InDesign排版檔」這樣的案例,應該就可以瞭解這個意思了。不過,如果有1Gbps速度、而且不會中斷、費用也合理的行動網路,而且雲端服務夠聰明(例如知道是手機要看,於是瞬間將2GB的排版檔轉成200K的PDF下載),未來這些問題(希望)都會迎刃而解,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所以,在迎刃而解之前,是誰會跨出通往下個世代雲端儲存服務的第一步?
下個世代的雲端儲存
行動網路在世界上每個地方的速度和穩定度不同,這是服務廠商無法控制的事情(除非服務廠商是電信商開的,但有時候連電信商都無法控制),所以服務商能夠著墨的地方,目前大概就只有處理速度、容量費用、或許再加上前面提到的「聰明度」。
從這個角度來說,目前這幾家知名服務都有其實用性,但說實在話都並不太聰明;它們會很老實的幫你存好資料,但不太會協助你處理內容,至於在行動設備上的使用便利性,基本上是你自家的事情。至於一些額外的服務,像是Google Drive和蘋果iCloud中的iWorks辦公室應用工具,或是Dropbox的相簿和下載連結功能,只能算是可用而已。
至於將個人電腦上的資料儘速同步到雲端的功能,目前只有Dropbox提供的比較好用、而且即時;但這類同步方式的缺點是,如果你有10GB的資料存在Dropbox裡面,你名下的每一部電腦都會存一份一樣的資料。說來是比較安全,但相當浪費空間。
(Dropbox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是團體用的群組版價格階層跳得太快,從幾乎免費一下就跳到5人版US$750一年;這一點我們跟Dropbox溝通了很久,但是只看到小幅度降價。或許是因為台灣收入水準的關係,才會覺得跳太快吧,所以他們不是那麼在乎。不過這不是本文的討論範圍。)
Upthere
於是有一家叫做「Upthere」的新創公司出現了。
這家據說從2011年成立以來已經默默研發一段時間的公司,服務目前還沒有正式開放,所以好用與否尚待觀察;不過有幾點相當值得注意:
股東和經營團隊的背景都很硬;
推「不用同步,檔案直上雲端」的概念,膽子也很硬。
根據TechCrunch的報導,Upthere比較相關的知名業界股東包括Google Ventures、日本的NTT DOCOMO、以及剛剛併購了記憶卡廠商SanDisk的Western Digital(WD)硬碟公司;而創辦人則包括在蘋果產業界相當知名、被稱為「Mac OS X之父」的Bertrand Serlet(Wiki;他在蘋果的前任則是Mac OS X開發早期的傳奇人物Avie Tevanian)。
從上面的名單看來,其中包括了什麼都要參一腳的Google、電信商NTT DOCOMO、以及雲端儲存服務必定會大量使用的磁碟製造商WD,這樣的組合(記得前面提到的幾個要件嗎?),再加上幾個創辦人(另外兩位是Roger Bodamer和Alex Kushnir)都是業界高手,這樣的團隊是否值得期待?
照講是值得期待的(當然,電信公司和硬碟製造商對於這個將會帶來大量生意的模式也是有期待的),我對這個名單也充滿尊敬;不過Bertrand Serlet的一番話有點嚇到我:
我對於資料同步相當熟悉,對於蘋果的資料同步引擎也涉入頗深;我們觀察了目前的市場,發現並沒有人做我們想做的事情。
題外話:過去曾經有人建議(或傳說)蘋果併購Dropbox,以便在未來這個還有搞頭的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但Dropbox沒有接受,這似乎也側面證明了蘋果在這方面確有不足;而且這段傳聞最早出現在2011年,剛好跟Bertrand Serlet離開蘋果的時間大約一致,不知道其中是不是有某些巧合?
講得直白一點,蘋果iCloud的資料同步功能(包括iTunes資料庫、行事曆、通訊錄等等)雖然可用,但功能並不強、而且問題不少;從雲端儲存服務的角度來看,甚至可能排不上前幾名。如果是以蘋果同步引擎為基礎來做Upthere的服務,還挺令人擔心的。 XD
不過我希望不是如此。或許Upthere從2011年之後潛心發展,比起到今天為止相對還在原地踏步的蘋果,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如前所述,Upthere最大的主推賣點之一是「不需要同步」,也就是無論在電腦、手機、或是平板上,只要拍照或存檔就是直上雲端。
我們昨天剛好轉推過一篇The Verge網站上標題為「Here’s how to live with a 16GB iPhone」(如何用16G容量的手機也能活得好好的)的文章,其中的重點是:
不要存照片:用網路相簿
不要存音樂:聽串流音樂
能用瀏覽器就不要用專屬app:例如Facebook
只留最好玩的遊戲
少放電子書之類的檔案,有看的才裝
手動刪除不需要的附加檔案
基本上重點其實就是3,用雲端服務和儲存空間取代手機上的app和檔案。
如果「直上雲端」的作法和觀念能夠普及、而且網路周邊環境和費用也支援這樣的作法,那麼或許將來的手機都只需要基本容量即可(或許會導致記憶體廠商股票下跌?)。
你的資料都被「外發」了
或者再擴大一點說,如果把資料儲存完全「外發」出去給雲端服務廠商,那麼包含搜尋、編修、轉發、傳送等相關作業,很可能都得外發給這家廠商、或是他們的合作夥伴來處理,某種程度上也等於是被「鎖」在這個服務商的範圍之中。
對於服務廠商而言,由於整理和索引這些文件的資料都在手上,所以產生出來的各種非個人機密「大數據」也相當有利可圖。
雖然目前我們其實已經有很多資料被鎖在諸如Facebook、Flickr、Instagram這些服務中,但至少這些資訊是可以選擇讓公眾看見和轉存的;而那些不能被公眾看到的資料(例如公司文件和試算表),大多數時候會有一份存在自己的電腦、或是公司的伺服器上,再選擇是不是要同步到Dropbox或Google Drive中。
也就是說,對於哪些資料可以透過「被公眾看到」而在網路上留存,或是透過「同步」而保留一份本地存檔,雖然不免仍有意外災情發生,都還是在自己意志選擇之下的結果;如果未來所有資料都在雲端、而廠商也不再生產具備本機儲存能力的設備(這個舉例當然有點極端,但這種作法對於硬體廠商的成本是有好處的),我們在按下「存檔」按鈕的瞬間,資料就不再位於我們所能控制的範圍之內了。
這樣的作法,您願意放心接受嗎?
技術問題與責任問題
在這一點上,我們思考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責任」問題。我相信在我們有生之年,大多數的資訊服務都會被移到雲端上,有一天所有設備都沒有本機儲存功能也並非不可能;我也相信大多數廠商都會有雙重、三重、或是更多重的資料備份和防護措施,因為一次事故就讓資料永不復返的狀況,應該會越來越少。
至少,一定會比你將資料存到光碟上,然後塞進抽屜裡更安全。
或許燒光碟放抽屜最不安全,但選擇和責任很明顯是你自己的(除非你要去告光碟廠商);但無論存在Dropbox、Google、或是Upthere,可以預見的是,他們會以當下最好的技術保護你的資料安全,但不會為你的資料萬一損毀而虧了100億元負任何責任。
而且,未來會有數十億人的個人資料以這種形式存在雲端服務上;而能負這麼大責任的,除了每一個人自己之外,大概只有神了。
對於這些珍貴的資料,你想要自己保管責任,還是交給(或許永遠不會出錯)的神?
再來一點技術和非技術問題
雖然我們可以完全信任服務廠商的技術和善意(不相信的話也沒關係,但就直接翻牌結束這一回合了),但仍有一些技術問題不是他們可以掌握的;例如行動網路不穩、目前大多數客機上沒有網路服務、以及傳輸過程中的資訊安全等等。
講得再白一點,在Upthere所在的美國之外,有更多的變數可能影響服務的穩定性和可用性;而只要這一點有問題,所有的服務就等於烏有,而使用者也可能因為無法存取自己的資訊而陷入困難、甚至恐慌。
例如在中國大陸,這項服務就可能在不翻牆的情況下,因為無法連上伺服器而完全作廢(到時候可能會有「當地版本」出現)、或是因為用戶端檔案大小和網路速度比例懸殊(例如前面提到2GB檔案的例子)而影響到工作效率。
返祖歸宗
如果不談無線和行動網路,其實過去的電腦就是「只有螢幕和鍵盤,所有東西都在主機上儲存和處理的終端機」,所以有所謂「笨終端機」(dumb terminal)的說法;1990年代的甲骨文(Oracle)公司也曾經推行過有處理器和記憶體、但沒有儲存設備的NC(Network Computer)網路電腦概念,但當時並沒有成功。
相較之下,NC概念更接近現在談到的低容量、大量使用雲端服務的手機。在2008年iPhone剛誕生不久的時候,我寫過一篇題為「iPhone:新的個人資訊終端」的文章,其中提到:
所謂〔iPhone作為〕資訊終端設備,包括了雙向的資料通訊需求。例如較常用到的上網搜尋、資料下載、email或即時通訊,以及專業人士可能會用到的遠端終端機功能等等;但對我自己來說,更重要的是改變了資訊消費和發表的方式、成為一種新的收集和發表工具。
其實這並不複雜,頂多就是臨時寫點筆記、拍攝一些照片,加以整理之後變成簡短的作品、或是當作稍後寫東西時的素材;從這些內容的產生,到讓它出現在網路上(無論是儲存或發表),都可以在短短幾分鐘內完成。
當時的資訊容量要求不大(例如相機只有200萬畫素)、行動網路不算普及、4G還沒誕生、app種類也不多(尤其是肥大型的更少),所以8GB的手機記憶容量已經夠用;然而,之後隨著上述條件的逐漸出現,8G不夠用的狀況視可以預見的,至今容量已經一路上升到128G,可能還是有些用戶覺得不夠,而且幾年後可能1TB容量還是不夠。
行動運算設備和無線網路,確實改變了我們進行廣義資料獲得(data acquisition)的方式,也進而改變了資料儲存和隨時存取的需求。
而電腦的歷史,其實一直在「笨終端機」和「強力個人工作站」的兩個極端之間循環。2015年的智慧型手機即使不算儲存空間,規格和運算速度可能也早已遠超過20年前的網路電腦;而中間出現的個人電腦,也不乏效能和容量都讓過去大型中央主機小巫見大巫的產品。
而在這些硬體的世代交替之中,其實扮演最關鍵角色的是兩個因素:普及而穩定的網路、以及整個世代用戶的使用習慣和觀念。
例如「自拍上傳」這樣簡單的行為,其實就是上述所有因素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隱私?恐怕沒有;責任?自己上傳的責任自己負。對於熟悉網路文化的人,這些都已經是常識,不是嗎?
所以?
回到雲端儲存這個話題。如果上面提到的這些因素都可以成立,那麼我們需要擔心的已經不是同步或上傳速度快不快、雲端是不是比燒光碟安全的問題了(這些並不是不重要,而是我們無法自己掌握)。
問題是是你願不願意改變過去多年的習慣,用自己的資料加入這個全新世代的實驗,以及你的工作習慣和產業能不能適應這個世代。以我自己來說,一定會去試用看看,但是不會太早將它當作自己的檔案儲存命脈。
更重要的是,這個世代對於整個市場來說,會不會其實來得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