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DC 2017重點觀察:iMac Pro、P2P支付、機器學習/傅瑞德
大家好,又來到了一年一度的Apple全球開發商大會(WWDC)。今年的WWDC,主要是讓各地在Apple各大作業系統平台上開發軟硬體產品的廠商,瞭解Apple未來一年的產品大方向、以及針對這個方向為開發商準備了哪些工具,像是程式介面(API)、軟體資源、系統更新等等。
當然,也要順道宣傳「幫我們家開發軟體多有賺頭,所以請大家樓上揪樓下、阿母揪阿爸,都來經營Apple相關產品開發,不要再弄那些沒搞頭的XX平台了」;最後,再順便推幾款新的硬體產品:需要做例行更新的、因應新系統元件(例如處理器)改版的、或是針對最近應用趨勢(例如VR虛擬實境)做的搭配。
至於期待在WWDC上看到新款iPhone的,可能就找錯地方了,那是至少兩三個月之後的事情。
其實,以上都是多說的,因為這些原本就是WWDC「開發商」大會的基本精神;所以觀眾本身的性質、在這裡可以期待的東西、以及聽到發表內容之後的反應,很可能跟坐在電視機前的人並不一樣。
電視觀眾的反應可能會是「嘖,這次又沒有什麼厲害的東西」、或是「太棒了!光想到會中的XX就令人興奮」,但開發商思考的則是「這裡面有哪些東西可以幫我賺錢」、「有哪些可以幫我開發出更厲害的產品」、「跟其他平台提供的有什麼不同」。
如果這些思考能夠點亮某一位開發者腦子裡的某個燈泡,幾個月之後出現的產品或許比「WatchOS更新」之類的展示內容更令人期待。
關於Apple在這次WWDC開幕發表會上展示的新東西,可以參考最近的Apple官網首頁、或是其他大眾媒體的重點整理;在這裡,我想聊聊自己看到的幾個重點。
iMac Pro
可選用最新18核心的iMac Pro,對於一般(有預算)的消費者而言,可以說是一個大大的驚喜;就像是開慣了110匹馬力的國民車、但老是覺得性能不夠,結果發現原廠推出了400匹馬力的高性能版一樣。
但對於目前Apple的整個產品線規劃,現階段以外界眼光看來,卻是一個有點令人混淆的規劃。
我在兩個月前的〈Mac Pro已經成為Apple的雞肋?〉這篇文章中曾經提到,Apple目前對這個「雞肋」系列產品想必感到相當傷腦筋,因為:
散熱問題一直難以解決,不解決就沒辦法升級處理器;
原始設計也不利於記憶體和繪圖晶片等其他速度相關組件的升級;
從2013年到現在一直沒有重大更新的Mac Pro,以現在的標準已經不怎麼Pro了;
既然升不上去、又還不能砍掉,是不是有點雞肋?
所以我在這篇文章中預測過:
Mac Pro的競爭對手不僅僅是軟硬體自由度更高的Windows PC,也包括自家的高階iMac或MacBook Pro;雖然使用者一片真心,但如果得不到回應,工作是不能等的。
許多十年前必須花10萬台幣買Pro版機器的用戶,現在都已經轉往價格只有一半的筆電、或是原本針對一般用戶設計的iMac。雖然他們從事的也是專業工作,但已經不是Pro版機種的目標客戶。
合理的推測包括「強化現有的iMac」。
我在前文中將「強化iMac」列為可能的選項之一,但沒有將它列為第一可能的選擇,原因也正在於「這是一個令人混淆的規劃」。
如果照Apple先前的宣告,新的Mac Pro到2018年才會問世,那麼iMac Pro就是未來至少半年之內的頂級機種(官方也在發表會中指出,它是「有史以來最強的Mac」)。
往好處想,iMac Pro可以暫時滿足高性能用戶的需求,讓他們或許不會轉往其他平台;但往壞處想,如果屆時大家已經習慣了iMac Pro系列的設計,也就是iMac Pro已經讓當時的中高階(半年後可能已經不是最高階)市場飽和,必定會多少影響2018新款Mac Pro的銷路。
另外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Apple在展示中特別花了點時間強調iMac Pro的散熱效率,其中一部分目的相信也在於宣示「要不是散熱問題,我們也能做出很強的機器」。
但這又潛藏了一個問題。以這樣的散熱效率而言,在需要升級到下一代(例如24核心好了)處理器的時候,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因為:
Apple自己說iMac Pro的散熱效率真的很棒;
相信他們這次也會特別小心,不會再犯下Mac Pro「因為散熱問題無法升級」的錯誤(說真的,這一點會讓一堆PC桌機廠商笑掉大牙);
也就是說,無論從產品定位而言(即使是未來,也不會每個人都買Mac Pro;iMac原先定位的中階機仍有市場)、或是從價格帶而言(新iMac Pro價格為US$4,999;目前的Mac Pro是US$2,999–3,999),除非半年後有比iMac Pro效能高50%的Mac Pro出現、而且前者價格降到US$3,000以下,否則完全就是個「自家人打自家人」的局面;而這也就是前面說「造成混淆」、可能引發未來產品線排列困擾的地方。
從產品面來看,我相信經過考驗和修改,得以在這半年間扛起「旗艦」重責大任的iMac Pro,是Apple不得不然的措施;至於半年之後的局面,或許Apple已經胸有成算、或許就是甘蔗吃一節剝一節,邊走邊看了。
Apple Pay個人對個人付款
從這次發表會的內容來看,有兩件跟中國市場相關的事情:
中國已經晉升為Apple在美國之外的第一大市場(至少是潛在市場),所以許多新功能言必稱中國或中文;在這一點上,不得不說台灣市場是附帶的受益者。
Apple在個人行動應用上,應該從微信(WeChat)上獲得了很多靈感。或者應該說,兩者有互相學習的地方;但就實際面來看,微信目前的成功是Apple還沒有達到的。
除了強化內建對掃描二維碼(QR Code)的支援之外,Apple Pay新增「個人對個人付款」(以下簡稱「P2P付款」)的功能將會是一大突破。
P2P付款並不是新東西,諸如PayPal和WeChat都早就有這個功能,尤其「微信支付」在中國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連路邊小販和乞討(這些都算個人)都可以用來快速進行交易。
跟微信不一樣的地方,在於Apple的幾個設計:
(當然)目前只能在iPhone上使用;
與Apple Pay功能結合,收到的錢雖然也可以轉到銀行領出(美國市場),但會先存在手機上的虛擬提款卡上;
目前是以iMessage(Apple自家的傳訊軟體,有自己的app和貼圖商店)內建功能的形式存在。
P2P付款大可以做成一個獨立的app,之所以會以iMessage內建功能的形式來做,有幾個可能的原因:
推動在美國市場之外使用者不多的iMessage;
看到WeChat架構「包山包海」的成功,也希望iMessage有相同的發展;
P2P支付相當多的使用情境,是在兩個人交談的過程中(但總不能做成Line、WhatsApp、甚至Facebook都可以用)。
說到Facebook,如果Apple有意將iMessage往上述的方向發展,那麼之後(在中國以外的市場)最大的競爭對手可能正是Facebook;而Facebook由於跨平台、使用者更多、而且Facebook Messenger傳訊軟體的架構已經比較成熟而完整,所以Apple在這方面的競爭可能還得多多努力。
不過雖然「封閉」,但Apple自家的P2P還有一個很棒的用途,是包括Facebook在內的其他對手都沒有的;那就是交易量上百億美金的App Store生態系。
即使你平常不用Apple Pay買東西,但如果你經常在Mac或iOS的App Store買東西(有固定的支出金流存在),P2P支付就多少有用(例如家長管理小孩買app、音樂、電影的花費)。
換言之,只要有一定比例的iOS用戶透過P2P支付來管理自己的金流出入,就已經可以形成一個至少有基本規模的用戶市場了。
機器學習
在這次的WWDC開幕演講中,「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是一個出現非常多次的關鍵字;先前我們曾經報導過,Apple正在開發稱為「Neural Engine」的晶片(重點是包括相關的演算法)。
從未來半年新系統中「機器學習」的廣泛運用、以及專屬硬體開發的傳聞來看,機器學習(再進一步說就是「人工智慧」)在未來Apple軟硬體上所扮演的角色,將會是相當值得注意的地方,而這也是「兼做硬體」的Apple在相較於Facebook之類的「純軟體服務」對手時的競爭優勢。
另外,「iOS介面的macOS化」也會是未來的另外一個重頭戲,這一點請讓我們再另外以專文討論;本文或許之後也會依照新發表的資訊進行增補。
總而言之,這次發表的新技術,有很多都在三到六個月後才會成為產品;您可以先看看現在的東西,泡杯咖啡慢慢觀察它們的發展,然後決定要不要存錢。如果有任何看法,也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