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新政評論2015〉:充滿挑戰的智慧城市服務/TH Schee
<p class="note">本系列文章取自開放知識基金會台灣(OK Taiwan)的《台北新政評論 2015》系列報告;內容由 OK Taiwan / TH Schee提供。</p>
約莫是五年前,筆者(編按:TH Schee)在當時的 HP(現在叫 HPX?)講過一個題目:跨軟硬體的網路服務規劃。那時覺得這個題目不好講,雖然有些經驗,但所有人都還在探索。對當時的 HP 聽眾而言,如果是有 Web 背景的,絕大多數或許還沒什麼機會真的碰到硬體和硬體上的軟體。
但如果是硬體過來的,也沒有什麼機會碰到 Web 這一段。那時還有另外一個關鍵的要素沒有談到,實際上在處理時也碰到了很多的麻煩,但現在講來會更潮一點。
總體來看,如果這題目要重講一次,有四個要素剛好在熱鬧的智慧城市派得上用場。最近看了很多智慧城市的新聞稿,各種說法大家應該都跟我一樣,聽都聽膩了。
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唯有林欽榮的講法比較有層次;除了點名各垂直服務之外,也提到應用場域的空間特性(點、線、面)。雖然我覺得「政府開竅」肯定比「智慧政府」和智慧城市來得更為重要,不過這是另外一件事。
先回到跨軟硬體的網路服務規劃。規劃一套包容這四個要素的服務,對於負責的產品主管來說,是一件非常頭痛的事:
硬體
軟體
網路服務(Web service)
資料
如果我們以整套服務(產品)是否能「動」作為衡量的標準,我猜這是目前台灣業者的普遍水準。串起來的服務可以在攤位 demo,但若談到要賣,可能內部很多人心理都還毛毛的。
說是智慧服務,手工業的成份應該還比較高。
如果我們以整套規劃出來的服務(產品),是否能和其他城市相關的維運「元件」搭配應用為標準,那這就厲害了。
這意思是說,你的東西和其他的垂直服務提供者已經談好某些交換的「介面」,應用的場域是 #智慧城市,是真的在城市可以和城市其他維運元件互相嵌入,這等於是整體政府/商業/社會的生態圈已經成熟到可以支持這樣的運作。
例如,每個地方對於個人資料的保護以及隱私的保護有不同的規定,社會對於隱私界線的挑戰也有不同的接受程度;那麼你某A公司推出一套垂直服務突然要和某B公司的服務對接時,某A公司的買單者是醫療機構,某B買單者是消防,那兩邊要怎麼調適到有共同的基本隱私保護處理?
如果要因應稽查、或是符合規範方面出問題時,請問兩邊的服務要怎麼釐清法律責任?如果服務根本沒有走「將隱私列為設計原則」(privacy by design)的思考路線,那在2020年的時候怎麼賣進去歐洲的智慧城市市場(這是真的時間點)?
這部份我們通常只能在一些外商所推出的服務(產品)看到,不然我們也不會看到從政策到展覽都是強調垂直服務的應用,或是切割很美好的應用情境為主。
於是我們就看到所有想要把垂直服務上下通包的服務,根本沒想過上面的狀況。不過沒關係,反正東南亞在「privacy by design」不會是太大的爭議(因為不重要),印度可能才是。但是有另外兩個領域,台灣熟悉的人就多了:
a. 服務設計(Service Design)
b. 使用者經驗設計(UX)
想想把上面提到的 1~ 4 要素還有 a, b 放在一起想,如果你是產品負責人(product owner),運氣好的你會是整個部門的「總監」(director)角色,但你可能要跟服務設計還是 UX 部門的人打交道。
運氣不好的,你只是部門下的專案負責人(project owner),這肯定比「總監」和產品負責人還小。請問你在 垂直服務中如何處理在智慧城市「實戰」的 UX?或是更積極一點,你如何在自己的服務中處理和其他服務之間的 UX?
知道有多刺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