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新政評論2015〉:城市與網路人口紅利/TH Schee
本系列文章取自開放知識基金會台灣(OK Taiwan)的《台北新政評論 2015》系列報告;內容由 OK Taiwan / TH Schee提供。
在經濟學上,人口紅利(英語:Demographic dividend)是指因為勞動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上升,所伴隨的經濟成長效應。它通常發生在人口過渡時期(Demographic transition)晚期,此時因為生育率下降,使得受撫養的青幼年人口減少[1]。當人口負擔係數小於或等於50%,此時稱為人口機會窗口期。──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台北市的網路人口紅利堪稱是台灣最高,不過你可能對這一句話會有不同的看法。怎麼定義網路人口紅利有幾個學門,傳統者例如網路普及率、行動上網普及率等。
但到了一個城市的規模可能就不好定義,這部份還有待研究;研究好的話就是「解碼成功」(crack the code),把智慧城市最缺乏的那一段搞定,也根本就不用擔心應用端沒有人埋單的「最後一哩」問題。
我們先擬一段願景,有了這段虛擬的願景,後面的話才有依據:
提高台北市網路人口紅利的目的在於確保城市發展的開放、透明與創新動能,讓城市成為更多市民的舞台,以期能在21世紀引領台灣數位城市發展的脈絡。
但怎麼把這紅利提高、讓網路思維內化為市府的施政,這是現在台北市府內最為棘手的課題。
如果我們看近年的案例,無論是透過洪進吉的手法,嘗試還原「背後的那一支手」,還是運用網路媒體速度的特性,操作媒體議題的節奏等(如翟本喬的雞排),會發現在提高網路人口紅利,由於一個新市長的上任,即時(impromptu)、偶發(sporadic)的快速作為,已經起了不少作用。
提高網路人口紅利有什麼好處?若單純從創業的角度,Wayne Huang 提的是一個角度,蔡玉玲採取的作法是另外一個角度。前者提到的方向,城市的創業者有不少角色。後者提到的作為,城市的公務機關能主動出擊的角度,可能不多,最偷懶的作法之一就是智慧城市展。
那什麼是城市的網路人口紅利?我們先這樣問問:
城市本身住民的上網人口?
城市提供就業和工作機會的網路管道?
城市提供政策發展和資源分配的網路公眾諮詢管道?
透過網路與城市發生在社會、經濟依存關係的人口?
很明顯的這些都還太遙遠,但也不是一時三刻能想得清楚。
不過既然是城市,就免不了提到市政府、以及為數龐大的市府員工。但在治理(governance)模式完全不同的公務體系(如台北市),人才何止濟濟,到底可以多做些什麼,或是少做些什麼,來提高網路人口紅利?
或許我們用另外幾個源自於網路服務的概念來看,會有不一樣的全面見解。
虛榮指標(vanity metrics)
執行指標(actionable metrics)
成長策略(growth strategy)
留存率(retention)
1. 虛榮指標
虛榮指標的建立似乎也不需要特別建立,媒體曝光的蒐集剪報到輿情分析,都有不少單位執行多年,頂多在「大數據」的光環之下,多加入些社群媒體(social media)的剪報、提供 SaaS 月租平台,介於資訊手工業和服務業之間,買斷資料到內部跑的應該仍屬少數。
這些指標,是市府員工提高網路人口紅利的第一種路徑。
2. 執行指標
第二種途徑屬於「執行指標」,套用到成長策略(growth strategy)的說法,例如即時通訊軟體(如 LINE、WhatsApp等)在新創成長階段,更重要的可能是「傳出訊息」(send)這個指標,而不是「註冊用戶」(registered users)。
但問題來了,我怎麼去定義城市的執行指標?尤其是在這麼快速發展,每日刀光劍影的節奏之下?
這張圖可以幫我們把這事再進一步測試個清楚。
比如說,如果台北市建管處所公布的226間違建,引起不少好奇的關注(圖左的 CURIOUS),24小時之內轉化為「NEW」(新增)的閱聽眾不在少數;過了元旦之後,哪些會成為「CORE」(核心)關注者?
哪些會在下一次不同的事件變成「CASUAL」(資訊可有可無)的訊息受眾?又哪些網路人口會落入「COLD」(冷淡對待) 的族群,管它發生什麼,台北都是天龍國。
這件事以後能發展出什麼提高網路人口紅利的指標?或許單純看這件事的指標也不重要,但各局處和各單位在每一次驚濤駭浪的洗禮之後,除了解決直接的公務問題之外,能留下什麼其他縣市就算換了市長,也能留下來的機制?
如果找不出來,難道要先從建立城市分析團隊開始?捉襟見肘的台北市資訊局、還是在網路上冬眠很久的台北市研考會,它們能扮演什麼角色?
光要測試和找出執行指標,就是最值得探究的一件事;有了對的指標,台北市在網路時代的價值就會慢慢浮現。
但「覬覦」這個指標建立,以達到政策助力和市場優化的民間企業(例如電信業者)也不是省油的燈。舉凡智慧城市、物聯網和台北光纖等話題,都是在角力台北市「智慧城市」的關鍵指標。這三個話題看起來都和提高「網路人口紅利」有關係,所以也是無法忽略的利益相關者。
當指標聯手開發出來之後,就會有不一樣的資源,而這資源的實際開發,可不一定要在台灣進行。
然後就是公民科技(civic technology)的蓬勃發展,原生源自於網路的生態,怎麼影響到執行指標的建立。對公民科技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這篇文章。
3. 成長策略
上面那一張圖就是成長策略的具象化,但城市網路人口紅利的成長策略也不一定要這樣畫。接下來是關鍵的成長策略,有這策略的「好處」可能有:
以市長之姿強力主導,建立公共參與機制,揭露公共事務的灰色代議地帶(如預算審議)
資訊公開(還不到開放資料),透過媒體消息測試輿情,回過頭來再修正政策
以網路輿情作為與議會、各局處和業者之間「恐怖平衡」的後盾
將輿論和政策戰場慢慢大幅轉移到網路,善用「網民」
乘上,敏捷調整市府內部對外因應機制,清理治理盲點和內規
但扣緊著本文最前一段所說的「願景」來看,目前柯文哲的實際理念是「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現階段的各種作為在「提高網路人口紅利」的虛榮指標部分是有了;第一步已經確立,但第二步(執行指標),第三步(成長策略)還不是很清楚。
4. 留存率
至於留存率,在提高「網路人口紅利」部分跟「人口紅利」肯定不太相同。人口紅利和生育率、人口結構、社會福利息息相關,除非有大型事件,否則紅利的建立和留存在時間尺度上都拉得很長。
但網路訊息萬變,別說市府局處官員能待多久了(三個月?),連 Gmail 都會突然從網路生態圈有不期而遇的斷裂;這個城市數位人口的留存率要怎麼抓,要不要抓,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