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國惠普的六年」故事二──中國惠普的誕生/程天縱
1995年Packard先生結束中國訪問返美之後,有沒有自己提筆寫下他與中國的故事,我不得而知;但其後他的身體每況愈下,終於在1996年3月26日辭世。
前言
惠普公司的另一位創辦人Bill Hewlett先生,後來也在2001年1月12日逝世;至此,創立惠普和創造矽谷的兩位傳奇人物留下給我的,只有無盡的景仰和追思。
對於Packard先生沒有完成的這一本書,許多人都會感覺到遺憾;就且讓我透過我知道的幾個小故事,來說說Packard先生和中國之間的友誼和交往,以茲紀念。
擔任美國尼克森政府國防部副部長
Dave Packard出生於1912年9月7日,1938年獲得史丹福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1939年與同學Bill Hewlett在自家的車庫裡,以538美元的資金共同創辦了惠普公司。Packard曾經在他的《惠普之道》一書中提到,兩人是以擲硬幣的方式,決定公司名稱中兩人姓氏字母的先後順序,結果Hewlett獲勝,於是公司稱為「hp」,而不是「ph」。
1969年至1971年間,他應總統尼克森的徵召,在內閣中擔任美國國防部副部長,以他在企業界的專長,整頓加強國防部的後勤和管理系統;因此,他在美國聯邦政府和華盛頓建立了很好的人脈。
第一次訪問中國
1979年初,中國大陸在四人幫垮台之後,開始改革開放;於是鄧小平向中國的好友──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提議,希望引進美國的高科技企業到中國大陸投資、並開展業務。
於是季辛吉理所當然的想到,他擔任尼克森政府國務卿時期的國防部副部長Packard先生、以及惠普公司;而Packard先生也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季辛吉的邀請,於1979年初訪問中國北京。
在惠普公司內部流傳的一段故事提到,許多惠普高層都建議先找幾家顧問公司,好好做個市場分析和調查、並且考慮所有的風險因素,再決定是否要去中國投資。
但是Packard在決定前進中國大陸這件事上,只淡淡的說了一句:「以中國的人口規模和市場潛力,我不需要專家用MBA的方法和分析,來告訴我該不該去。」
於是,惠普公司成立中國第一家高科技領域合資企業的重大決定,就在一兩天之內完成了。
與鄒家華的友情
1979年初Packard訪問中國,由時任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副主任的鄒家華接待。為了這次的接待任務,中方還特別成立了一家企業,讓鄒家華以企業的名義接待Packard。
鄒家華生於1926年10月、上海市人,1993年3月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等職位。
此行大致決定了惠普在中國大陸發展的路徑:先由中方建議合作夥伴成立代理公司,銷售及維修惠普公司的電腦和儀器產品;然後再視合作的情況,進一步成立合資公司。
與江澤民的友情
1983年,時任電子部副部長的江澤民先生,代表中國政府到美國加州惠普總部拜訪Packard先生,探討成立合資公司的可能性和具體的協議。
Packard先生在自家的牧場接待了江澤民一行,並且以家宴款待。在80年代的美國加州,中式餐點並不是非常普遍,因此Packard先生特別用自家的工具,親手做了幾雙筷子,以方便代表團用餐。
就在晚餐前一刻,惠普接到了來自北京的消息:江澤民先生已經獲得提報,晉升為電子部部長;為了慎重起見,還特別跟中國駐舊金山領事舘證實了這個消息;於是晚餐時特別準備了一個蛋糕,慶祝江澤民部長的晉升。
成立中美第一家高科技合資公司
在1985年6月成立合資公司時,因為惠普是中國第一家在高科技領域的合資公司,因此決定公司名字時把「中國」放在惠普的前面;但是在成立之後不久,外經貿部就提出意見,認為只有國有企業可以把「中國」放在公司名字的前面;也就是說,任何中外合資企業都應該將「中國」擺在公司名字後面、並且加上括號。
因此,「中國惠普」就成了唯一一家把「中國」擺在公司名字前面的中外合資公司。
最惠國待遇
不可諱言的,1989年的六四事件對中美關係影響非常巨大。1989年3月的蓋洛普民意測驗,顯示72%美國人對中國有好感;但是三個月後,美國洛杉磯時報的民調卻發現有78%的美國人對中國表示厭惡。
六四事件以後,美國國會不顧布希政府的反對,自行立法懲戒中國;其中最具爭議的,是由民主黨波洛西眾議員提出的「波洛西法案」;但布希總統否決了這項法案,另以行政措施的方式,給予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類似「波洛西法案」中的保障。
美國國會雖然在「波洛西法案」上失敗了,但是不因此罷休;1990年4月,美國國會部分議員提出多項限制中國大陸產品進口的法案,也有部分議員希望終止或取消美國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
如果最惠國待遇被取消,將使中國當時嚴峻的財政赤字問題更雪上加霜,亦將使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更加不穩定。因此,中國政府指派時任機械電子工業部副部長的曾培炎,以「中國電子商會」的名義赴美遊說美國國會,爭取維持中美之間的最惠國待遇。同時,曾培炎也是六四之後中國首先訪美的最高層官員。
曾培炎1938年12月生於浙江紹興,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畢業,曾任電子工業部和國家計劃委員會的副職負責人;1998年升任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成為負責經濟事務的最重要官員之一,2003年升任負責經濟的副總理。
曾培炎肩負著艱巨的任務,第一站就選擇飛到舊金山;下了飛機以後,由當時中國舊金山領事館的科技參贊張軒陪同,直奔矽谷的惠普總部去拜會Packard先生,希望透過他的華盛頓人脈,讓中國繼續保持最惠國待遇。
而我在1990年2月,由香港的惠普遠東區總部調到美國加州總部,除了負責規劃洲際總部的五年長程計劃、晚上去念個MBA學位之外,接待來自兩岸三地的訪問團也是由我負責;因此我也有幸陪同Packard先生,會見了曾培炎先生。
以企業力量協助中國改革開放
基於對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瞭解和中國政府領導人的友誼,Packard先生希望中國維持穩定繼續改革,同時希望人民生活不要受到太大的經濟波動;因此,在會議結束之後,立刻搭機飛往華盛頓去見幾位重量級國會議員,為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遊說。
美國對中國最惠國待遇(MFN)問題,因為六四的關係,從1989年開始,每年都要對中美關係形成嚴重干擾,導致兩國關係停滯十餘年;2000年,美國國會審議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法案,在美國朝野引起激烈辯論。
2000年10月10日,柯林頓總統簽署了國會通過的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法案(PNTR;編按: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同於前述的「最惠國待遇」),中國將在加入世貿組織後得到美國的PNTR。
這些小故事,我相信Packard先生一定會寫在他的書裡面;可惜沒有等待完成這本書,Packard先生就與世長辭了,留下的是許多矽谷傳奇故事。希望我的這篇文章,會讓對於惠普公司、矽谷、Packard先生有興趣的朋友們,留下一些回憶。
以下附上惠普與中國接觸發展,直到合資成立「中國惠普」的歷史大事記。
中國惠普發展大事記
1972年
美國總統尼克森訪中;中方邀請惠普公司派員訪問北京,以探討商業前景。為此,惠普公司當時負責國際業務的副總裁Hewlett先生(HP另一位創辦人)和遠東地區經理丁利生,與中國機械進出口公司進行了商務談判。
1979年
Packard先生應中國政府高級官員邀請,首次訪中。
惠普公司的第一個技術研討會於6月在北京舉行。惠普公司的數十名工程師帶來了價值100萬美元、遍及公司所有業務的設備。Packard先生再次應邀訪中,就產業政策和技術轉讓進行了諮詢;中方提議與惠普公司建立合資企業。
1980年
3月,國防工業委員會副主任鄒家華率領代表團訪美,參觀了位於加州Palo Alto市的惠普公司總部,並與Packard先生簽署了一份備忘錄。
1981年11月
中國惠普技術服務處成立,惠普在中國的第一間辦公室設在北京宣武區北緯路祿長街二條甲一號。
1983年6月
中美簽署了關於合資企業管理的備忘錄,時任電子工業部部長江澤民出席了簽字儀式。
1984年8月
電子工業部副部長魏鳴一與惠普公司董事長Packard先生在北京簽署合資經營合同。
1985年6月20日
中國第一家高技術合資企業──中國惠普有限公司成立。王震將軍和專程前來的惠普公司總裁John Young共同為合資公司的金字招牌揭開了帷幕,中國國家機械委員會主任鄒家華、電子工業部部長李鐵映都出席了開業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