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搭百搭:台灣的科技政策「克漏字」遊戲/TWicic
昨天有個長輩興沖沖的打電話來問我:「你知不知道現在台灣有沒有什麼成功的雲端公司,不論是IaaS、PaaS、SaaS,有真的成功的營運模式,而且還很賺錢的?我告訴你喔,我現在發現一家公司,這公司可能就是台灣現在最成功的雲端公司,它的營運模式是成功的,而且一年可以賺一個股本。」
說實在話,我其實也有興趣知道這公司到底是什麼來頭;但這位長輩很神秘,一直追問我「到底台灣有沒有像這樣成功的雲端公司」之類的問題。
到最後,被纏到沒有辦法,我只好說,我真的沒看到台灣有什麼已經「很成功」的雲端公司,不論是IaaS、PaaS還是SaaS,因為這是定義問題,搞不好你說的那家「很成功」的公司,我看了之後,也認為它不是「雲端公司」,他就是一家「很賺錢」的公司。
名不正則言不順
之所以想講這個故事,是因為我實在很厭煩於定義不清、假設不明、邏輯不對的討論;特別是在一些所謂的「新東西」上。之前我們談過很多物聯網的概念,用很多種不同的方法來分析說明物聯網的定義,說實在話,我也會擔心以偏概全這種事,所以一件事要用很多種不同角度去談。
不論是物聯網、數位化、5G還是什麼數位經濟,你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定義,但透過不斷持續的討論,不斷有新的資訊資料導入,在談這件事時,就不會只是以字面意義,或是單一經驗去解讀,因為你會知道還有其他可能。
在往下繼續之前,我要先聲明,以下的敘述文章,沒有任何貶義,只是想凸顯一些我們可能睜眼不見的現況。
來玩政策克漏字遊戲
前不久有一篇專訪行政院科技會報執行秘書、資策會新任董事長郭耀煌的文章,其中有一部份談到「Mobile Internet」。
首先,我不知道為何需要在這個時候討論「Mobile Internet」?這是一個需要討論的題目嗎?又或者應該說,這是一個有特定意義的題目嗎?或者更直接的說,在接近2016年底的這個時間點上,「Mobile Internet」為何會是一個需要推動發展的產業?至少筆者已經好久沒看到有人專門特別去討論「Mobile Internet」。上一次看到類似題目「Mobile First」是在2010年;最靠近現在的一次對類似題目的討論,是「Mobile Only」,是在2014年。
不過青菜豆腐各有所好,在這個時間點上大談「Mobile Internet」,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突然有種奇妙的感覺:如果把訪問裏面的「Mobile Internet」全部代換成「物聯網」,是不是也會通?
幫各位摘一段專訪的內容,我們幫各位讀者把「Mobile Internet」全部換成「物聯網」,有點傷眼,各位請讀讀看:
問:科技會報凝聚台灣重量級科技產業領袖投入,在預算規劃上,未來會如何推動台灣Mobile Internet物聯網發展?
答:如果以2017年的科技預算來看,我們有幾個群組:資通訊、建設、資通電子還有科技服務等都是以資通訊科技及其應用發展為主,占整體科技預算超過3成,絕大部分也跟「Mobile Internet」物聯網有關,這還不包括投入相關基礎研究與人才培育的科技預算。在應用與服務上,則占科技預算接近2成。整體而言,政府相當重視「Mobile Internet」物聯網的發展。但是除了終端設備製造業外,我們的「Mobile Internet」物聯網產業發展仍然相當侷限。顯然,這不單純是預算規模的問題,產業結構的調整更是重要的,它不一定要政府投入大量經費才能做。
要發展「Mobile Internet」物聯網應用及服務,尤其是要進入國際化市場,我們傳統偏重以製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不太能契合,必須調適。老實說,在一般消費者市場,全世界的「Mobile Internet」物聯網的major players也不多,而且起伏快而大。所以,台灣在Mobile Internet物聯網市場的發展利基與定位必須仔細檢討。例如,有人認為台灣應該重視耕耘企業應用市場,而非一般大眾市場。當然,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未來政府在發展數位政府與數位經濟上,「Mobile Internet」物聯網當然仍是其中的發展核心之一。數位政府的智慧服務少不了「Mobile Internet」物聯網的應用,希望它能發展出一些G2B或G2C的應用典範。而在數位經濟方面,我們希望「Mobile Internet」物聯網技術及應用可以融入5+2創新產業的數位經營與數位服務模式。換言之,促成異業結合是發展台灣「Mobile Internet」物聯網產業的重要選項之一。另外,在「Mobile Internet」物聯網大眾消費市場上,政府也將重視結合文化創意、內容創新及體感互動之創新應用發展上。在配套措施上,除了加強跨領域人才培養、先進「Mobile Internet」物聯網應用科技研發、友善法制環境建構外,我們也希望擴大將傳統資通訊製造業的經驗及資源導引到與「Mobile Internet」物聯網新創圈的合作。
專訪文章很長,這裡只幫大家代換一小段,各位看完之後感覺如何?
現在有這麼多讓人看不懂的事,筆者認為根源就在於這種「百搭式」的政策邏輯,也就是不論今天談的是物聯網、智慧城市、智慧機械、5G,都可以用這樣的邏輯來應對。
但這樣真的可以嗎?
發展科技政策的目的,只有產值嗎?
物聯網我們講過很多次,但今天筆者想講的是:我們常常談「怎麼發展物聯網」,但卻很少談「為什麼要發展物聯網」。除了「物聯網有好幾兆的產值」這種說法以外,我知道的是,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套物聯網政策,或者是亞洲矽谷計畫,在發想初期,就是用「產值」這件事切入。我不能說這樣想不對,但說實在話,有很多項目的產值也都很大,也不只有物聯網而已。
日本的做法
前幾天看到一篇討論物聯網發展的文章,裏面提到很多國家物聯網產業政策的作法;讓我注意到的是日本的作法。從e-Japan到u-Japan,日本雖然沒有特別針對「物聯網」提出特定的產業政策,但他們在2009年提出的「i-Japan」,其實是很貼切的為其長期的產業發展戰略提供可遵循的方向。
日本在物聯網的佈局,文章裡這麼說:2009年7月6日,日本IT戰略本部發佈了新一代的資訊化戰略;至2015年的中長期資訊技術發展戰略「i-Japan戰略2015」,其目標是「實現以國民為中心的數位安心、活力社會」。
「i-Japan」戰略描述了2015年日本的數位化社會藍圖,闡述了實現數位化社會的戰略。該戰略旨在通過打造數位化社會,參與解決全球性的重大問題,提升國家的競爭力,確保日本在全球的領先地位。i-Japan戰略在總結過去問題的基礎上,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致力於應用數位化技術打造普遍為國民所接受的數字化社會。
台灣的物聯網發展戰略何在
我其實很好奇,在小英總統上任之後一直不斷被提出來的「物聯網」,在整個政府政策制訂過程中,對於「物聯網」有統一的共識嗎?又或者簡單一點問,如果讓每一個參與的人來講物聯網,講出來的東西,會是一樣的嗎?
我試著去找林全是不是曾經發表過他對於物聯網的認知看法,但除了一些希望物聯網趕快發展起來,物聯網對台灣很重要之類的說法外,好像也沒有特別找到什麼。
但我找到了蔡英文上任前,在參訪大猩猩科技時,對於物聯網曾有一番談話。雖然我知道很多人對於大猩猩科技算不算物聯網公司很有意見,但如果跳過蔡英文說的什麼大猩猩是個成功案例、算不算有能力進軍海外的物聯網企業之類的客套話,那天她所說的看法,現在很值得再好好看一次。
蔡英文在那次參訪中說到:
台灣的物聯網,「物」很強,特別是零件製造很強;在「聯網」,也就是系統整合、創新應用上面,就是下個階段要特別重視的項目。整合不同系統,協助使用者利用資訊,就是民進黨要前進物聯網時代,最關鍵的產業能力。物聯網時代的政府,應該要有新的格局。特別是在工業時代留下來的法規,必須要跟上潮流,逐步修改。現代經濟活動的演變相當快速,不僅政府的角色必須重新界定,產業政策更要有新的思維。
未來的政府必須要帶動產業、領導創新,讓國家的創新能量極大化。產業政策更應該特別看重,是不是能夠增加整體企業和勞工的技術水準,而不是只是「產值」與「出口數量」等等傳統指標而已。物聯網具有跨領域、跨產業的特質。台灣擁有深厚的ICT產業基礎,也有很多反應靈敏的中小企業,這些都是我們發展物聯網的優勢。
物聯網雖然是高科技的未來產業,但是它的題材,就在我們日常生活裡面。所以,她也要把物聯網的觸角,深入連結到教育、照護、交通等等不同的領域,一方面,可以提高國人的生活品質;另一方面,可以讓台灣的物聯網發展的根基可以更紮實。
物聯網是一個重要的產業,也是一種新的科技文化。在物聯網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人的需求,成為科技創新的基礎;也可以看到分享的精神,取代獨佔的經濟。
「數位國家、智慧島嶼」,除了是一個產業的願景,也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國家藍圖。」
在這一段報導中,蔡英文說的很好,特別是「產業政策更應該特別看重,是不是能夠增加整體企業和勞工的技術水準,而不是只是「產值」與「出口數量」等等傳統指標而已。物聯網具有跨領域、跨產業的特質。」
而這一段也說的很好,「物聯網是一個重要的產業,也是一種新的科技文化。在物聯網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人的需求,成為科技創新的基礎;也可以看到分享的精神,取代獨佔的經濟。」
如果我們再去看看不論新舊版本的亞洲矽谷計畫、再去看看Uber爭議,筆者突然覺得:講的怎麼都跟做的不一樣。
啊,忘了說,這是2016年3月8日的報導,那時小英還是小英,還不是小英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