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網路中的「殭屍跳板」/傅瑞德
最近在程天縱老師的一篇熱門文章中,提到社群網路朋友「親友團」、「粉絲團」、「圍觀團」、「發酵團」的概念。其實只要在社群網路上混久一點、朋友多一點的人,對這個概念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只是不見得能講得這麼清楚、或是真的把數據拿來做一些基本的分析。
而文章中提到最有趣的一個點,就是那些來加朋友的人……
他們並不是想成為我的粉絲,而是邀請我成為他們的粉絲。
https://tuna.press/?p=253
也就是說,「加朋友」這個動作的目的並不是真的在加朋友,而是企圖利用這種方式來啟動一種人際關係的「反向連結」。
如果你最近曾經被一些頭像都是暴露美女圖的帳號加朋友,大概就知道是同樣的意思了;題外話:看看這些美女圖的朋友名單,也大概可以知道哪些人是特別容易上鉤的。
在真實生活中,其實也常常可以遇見這樣的情形,而且你會看到不少人把這個手法用得爐火純青。
舉例來說吧,我不久前曾經在飯局上認識一個人(就叫他王小明吧,當然是假名),就只見過這麼一次,話也不多;人不壞,但並沒有時間混得太熟。
過了幾天,一位熟朋友問我:「昨天碰見王小明,他說他跟你很熟,是真的嗎?」
我一時想不起來王小明是誰(我很不會記人,抱歉),努力想了一下才恍然大悟,原來就是那位有一面之緣的朋友。
這種狀況,應該每個人多少都碰到過,一點都不新鮮,對吧?
這樣「裝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壞事,只是有人會/喜歡/擅長這樣做,有些人就是不好意思,如此而已。但這就跟前面說的「啟動反向連結」一樣,做了頂多人家不認帳,但不會有什麼損失;但如果因此建立了新的人際關係,說不定會有些好處。
至於這樣做究竟好不好,那就見仁見智了。
之前我認識一個人(假名「陳小美」),他的人脈彷彿廣到不可思議,幾乎什麼領域、什麼行業都有認識的人,許多說起來還是搥胸換帖稱兄道弟的朋友。
不過後來經過一些事情,我跟一部分這些「稱兄道弟的朋友」也因而認識之後,才發現事情並不盡然是表面上那樣。
很多人跟陳小美完全不熟、或者只是因為工作需要而見過一兩次面(至於陳小美當時有沒有用到「啟動反向連結」的技巧,就不知道了);甚至有些認識稍久一點的人,對於陳小美的評價也並不算高,反而還要我多留點心。
前面說過,「反向連結」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壞事;只要不膨風太兇,在商場上甚至是一種好用的技巧;而你被連結的唯一損失,只是「無意中成為他的粉絲」而已。
但如果陳小美因為這樣而跟第三者搭上關係,做成了雙方互惠的誠實生意,說不定連「無意粉絲」們都還可以順便沾一點光。
不過,這種沾光的事情可遇不可求,也不見得每個人都喜歡沾這種光(舉例來說,說不定原本這筆生意應該是我的)。
所以,重點還是王小明和陳小美的人品如何、以及究竟用這樣的手法做過哪些事。如果有利於國計民生,即使是原本不熟的朋友也值得主動深交;如果是亂七八糟的事情,「粉絲」們也只不過是他們人際版圖中的一塊塊殭屍跳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