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9x9原則」來觀察簡潔設計/Daniel Eckler
當Steve Jobs在15年前發表iPod的時候,他說這個小東西裡面一次可以存1,000首歌。了不起。現在,iPhone上的Spotify一次給你30,000,000首歌,聽到你不想聽為止。
每個app都是一個神奇按鈕。現在世界上有160萬個app、各種各樣你想得到的用途都有;蘋果甚至還有個行銷活動,就叫做「一定有個app是你用得到的」。
https://www.youtube.com/embed/Nx7v815bYUw
你也許會想,那麼多的app,就算一天24小時不停的用,了不起也只能用幾百個;但你或許沒想到,即使App Store商店已經上線8年,我們大多數人每天常用的app仍然不過5到10個。
所以,如果你現在想開一家做app的公司,一定要想辦法讓自家app能被使用者放在開機後的第一個畫面上、而且一直放在那邊,就像這樣:
這些各式各樣的 120 x 120 畫素按鈕能做很多事,像是把無聊得要命的使用者傳送到容納世界上所有音樂的寶庫、變成一部功能強大的掌上攝影機、或是為你跟附近的帥哥美女製造一個或許難忘的邂逅。
如果你的運氣夠好,說不定一個小按鈕就可以幫你和夥伴們賺到200億美金。
1990年代末期,大家都想在「入口網站」這件事情上淘金;每個網站的入口都塞滿了新聞、搜尋、電子郵件、天氣、股價、還有娛樂功能,反正能擺多少東西就擺多少,總之就是做出一個訪客在網路上的「家」,進到這裡就不必再出去了。
不過,時代不一樣了。
後來我們都學到了,差異化才是賺大錢的竅門;想像一下目前全世界市值第二高的公司,也就是Google:它的首頁20年來幾乎都沒有改過,即使有改,也是越改越簡單。
回頭看看全球最知名的入口網站Yahoo:Yahoo在股票首次上市時的價值是1,000億美金,但現在顯然還倒虧了40億;他們的首頁設計風格跟Google剛好相反,越改越複雜。
無論從個性、格調、或是產品,從一切角度來看,越簡單的越好、最簡單的最好。
隨著網路一方面往小螢幕發展、可用的面積越來越小,無論是產品本身、或是視覺方面的設計,勢必需要往更簡潔的方向發展。
無論從個性、格調、或是產品,從一切角度來看,越簡單的越好、最簡單的最好。
你可能聽過一條設計原則,就是「標誌必須無論大小都能清晰閱讀」;請觀察一些身邊的設計作品,看看是否如此。例如Medium.com的標誌,以較大尺寸顯示時當然很清楚,但在縮到指甲大小時仍然很好閱讀,即使縮成只有16x16點的網站標誌,還是看得清楚。
好的設計,就應該要像這個樣子。
當你下次設計一個數位產品、或是架個網站的時候,請考慮一下「9x9原則」;如果你的設計在只有9x9點的時候看起來很複雜,那麼它就可能真的有點太複雜了。
請看以下的範例:全世界最知名的9個網站的9x9版本:
你認得出誰是誰嗎?讓我們將它們長寬各放大2倍,大約等於16x16網站標誌(favicon)的大小。現在呢?
如果你是重度的網路用戶,應該已經可以至少認出大約其中一半了。在9x9範圍之內可以傳達的資訊量,其實是相當驚人的。
如果看了上面這幾張圖之後,還是認不出來,請參閱文末的放大說明圖。
有沒有高市值的高科技公司沒有遵循這樣的簡潔原則來設計呢?當然有,附圖中的Buzzfeed就是個刻意放進來的案例,用來對照「簡單化設計」和「複雜化設計」的差異。
YouTube、Amazon、MSN、LinkedIn、以及eBay,都是一些難以在9x9限制中表現的網站,因為有些原本就無法簡化(例如真正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的Amazon。當然,沒有簡化處理的產品設計也可能成功,而簡化設計當然也不一定能讓一家公司的市值暴增。
然而,如果你去問這些公司的高級主管,他們願不願意讓自己的設計變得更簡單,相信每個人的回答都會是肯定的「願意」;只是對於某些公司而言,這並不是那麼優先的事情、而有些公司(像是Amazon)是可能根本做不到。
如果你正想開一家新公司、尤其是做行動產品的公司,不妨考慮一下「9x9原則」;它或許能幫你把設計思維變得更簡單一些。
答案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