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這個我不會,我說:真是好機會/嚴曉翠
「我只想做這個、我只會做這個、我只適合做這個」,這些框架會把你框住,你永遠不知道自己錯過了哪些機會。雖然職場上也可能有別人幫你架設的天花板,但你幫自己設的天花板和別人給你的天花板,其實互為因果。
我遇過很多的職場新人,當主管交付任務時,她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先說:「我不會」或「我不懂」,馬上自我設限。
「我的英文不好,沒辦法接外國客戶啦!」,「IT產業太專業,我根本看不懂,沒辦法做IT客戶啦!」殊不知太多的自我設限、怯於嘗試,你的人生也因此失去許多的機會和可能性。
每個人其實都有潛力,如果你不給自己一個機會的話,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夠發揮到什麼樣程度。
多年前,我在集團下成立了一家新定位的公關公司時,從原單位轉調一部分人員過來支援,其中有一個AE(Account Executive,業務執行的簡稱)原本是服務流行精品客戶的。
由於這個新公司打算開發公共議題領域,我商請這位負責BOT(以興建/Build、營運/Operate、移轉/Transfer方式,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工程)客戶,由於BOT涉及業務類別、政府政策、公司組織、政商關係等,困難度比流行精品高很多。
我好說歹說,不斷強化她的信心:「你一定可以勝任的,而且你也沒得選,沒其他人了。」
這位原本的精品嬌嬌女只好硬著頭皮上陣,每周我們固定討論各大財經雜誌的公共政策議題,她總是勤做功課;最後不僅變成負責公共議題的專家,後來還嫁給某政黨的文宣部主管,非常有趣。
是誰幫你架了天花板?
不少年輕人對公關工作有錯誤的想像,以為只需要打扮得美美的服務客戶就好,非常輕鬆。
看似光鮮亮麗的公關業,背後其實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苦面;例如常常需要捲起袖子搬東西、或是爬高爬低釘佈置品,更多的時候比較像苦命的女工。
多年前有一位國外名校出身的新人來應徵,我問她對公關的想法、想做哪些客戶,結果她一心只想做LV、香奈兒、卡地亞等精品。
因為這個新人覺得資訊業太生硬冷闢、不符合自己的氣質,但我發現她的邏輯觀念很好,只要夠用功,服務資訊產業的客戶應該沒問題。
後來事實證明,她的表現確實夠專業,資訊及金融業都變成她的長項;而且她的美豔外表和科技業有很大的反差,令客戶的印象更為深刻。
主管選人,來自你給他的刻板印象
我發現,愈資淺的人愈容易設限自己,開口閉口總是說:「這我不會、我不懂、我沒有做過」,或「我只想做這個、我只會做這個、我只適合做這個」。
這些框架會把你框住,讓你永遠不知道自己錯過了哪些機會。
在職場上還有另外一種天花板,則是別人幫你架設的;但是說起來,你幫自己設的天花板和別人給你的天花板,其實互為因果。
如果你堅持只能做什麼或不能做什麼,別人就會對你產生既定印象。主管不可能對所有人瞭如指掌,很多時候是依據直覺或刻板印象來用人,包括學歷、經歷、你成天掛在嘴邊的話,而把你歸類為哪種人、或是能做哪種事。
之前有一個同事負責某科技產業公司,全盛時期她們那組人一天到晚在辦電腦展、巡迴展演,因此她贏得「展瑒女王」的綽號;這個稱號其實有點貶抑嘲笑的味道,因為其他同事大多只需要做行銷的策劃性工作,似乎比較優雅,而她經常得為了辦展覽爬上又爬下。
後來她開始負責中華電信,相較於過去以辦活動為主,中華電信這個新客戶的層次與議題都明顯提高,難度大大提升。
當時中華電信屢遭遇客訴、勞資衝突的危機,沒想到,當挑戰不斷出現,這位原本的「展瑒女王」完全沒在怕,從來不會說「我不會」或「我不擅長」,而是盡全力跟著我的速度硬撐上來,邊做邊學。
遇到她從沒做過的事,她會請我先給她範本,她再試著自己做做看;而且令人驚喜的是,她完全沒有因為不熟悉而拖累到團隊的進度。
跟過大刀才能成為名醫,問題是你敢嗎?
職場經驗的累積絕對是「做中學」,就像醫院的醫師一樣,一定要跟過幾次重要的大刀,才能變成名醫。
在公關界,危機處理一直是我擅長的項目,每當新命題、新挑戰來時,我的鬥志會非常旺盛,甚至還會興奮「好題目來了」;因為如果你的客戶完全沒有出過包、沒有發生任何問題的話,你不可能成為有經驗的專家。
剛入行的頭幾年,我的學歷只有大學夜間部,相較於其他國外大學的MBA,很多人其實內心看不起我;但我並不因此而氣餒,反而更用功、瘋狂地吸收各種專業。
我從不幫自己設天花板、也不讓別人幫我設天花板,遇到別人說:「這個我不會時」,我說的卻是:「太好了,這是我的機會」,
而這也是我能比別人更快升遷的重要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