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談談「新創硬體顧問服務」/Brad Chen
半夜三點,無人無車(其實外面還是有飆仔啦),因為剛剛正好跟一個朋友問到硬體新創的一些問題,就順便來講個「新創硬體顧問服務」這個題目好了。
最近這一兩年有非常多的新創服務公司,主打的都是硬體開發整合服務,從設計、UI、開規格、ID、ME、EE、FW、EVK、EVT、DVT、PP到MP到最後的BOM料的控管,甚至連App都可以一手包的公司越來越多,但是請注意,這些都是「宣稱」可以一手包辦,還是真的有一個實力團隊可以支援一個硬體產品的開發時程?
如果你有看到上面的那些很「假掰」的縮寫,其實每一樣代表的都是一個領域的特殊專長跟know-how,一個在業界就算再資深的人,也不可能有辦法一個人從頭包到尾,這也是為什麼這些服務公司有其市場。
但是在EMS(電子專業製造服務)領域待過的人都知道,以一個ME(機構設計)團隊為例,在編制上可能就是3–10人或更多,依組織規模大小不定;更何況在ME裡也還有分專業,例如散熱機構、防水機構、防摔設計、甚至光學或人機介面等,加上EE的開發,沒有個一兩位加起來5年以上的實作經驗,我看光是洗板大概就得準備個幾百萬。
因為蝕刻、光罩、鋼板、上線、打件都是要錢的啊,就算真的很有錢,洗PCB電路板對環境傷害很大的,你多洗一版,可能就有幾隻海龜上不了岸生蛋了。
除了設計上領域的差異之外,後續準備生產之前的所有程序跟步驟,更是有很多眉眉角角的問題。這些資訊跟知識只有跟兩個字有關,那就是「經驗」;這也是為什麼模具及機加工等產業,就算機台再先進,老師傅的耳朵跟眼睛一聽就可以立刻解出問題,例如拔模斜度不夠、退針太軟、冷料太快、模溫不夠等等。
因此要成功的量產產品,創業者的創意大概只佔了產品的10%、甚至不到,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主張硬體產品的idea真的不值錢的原因之一。
試想看看,通常一間有規模的EMS公司一年大概會開5至50個案子(某些大公司通常更多),但是真正有辦法走到量產的大概10至20%吧。姑且不論這些產品的市場壽命有多長,這說明了一件事:一個產品要從創意走到市場,路途是非常遙遠的。
如果以一間有經驗有團隊、甚至有經費的EMS來說,都是這樣的結果了,你認為只是將自己的創意手稿,或是比較厲害的給3D檔,傳給所謂的「小型硬體整合服務」,下場會是什麼?
並不是說這些公司都是碗糕,而重點應該是在將產品委託給這些公司之前,創業者千萬不可以認為對方完全懂你的心;畢竟對他們來說,產品的內容跟靈魂還是需要兩造好好溝通的。
外面有很多鳥蛋的硬體設計服務,但是也有高手高高手在協作這一塊。但不管如何,我認為重點是創業者自己也要對這些有一定的瞭解、並且跟對方有非常暢通的溝通管道;不管是CEO親自下去督產品、或是找一位具也產業經驗的人在盯,就是不可以落入那種「我圖都給你了,你就應該生得出來」的心態。
這樣子的結果通常輕則產品延誤,重則燒光夭折。
還有,這種服務公司真的不是在美國的都比較厲害,但也不是來自中國就很差勁;找個人好好的幫你review、或是問一下HWtrek也好。
前幾天看到一個不好念他名字的創業者,在美國找了一間這樣的公司,結果好死不死的,我先前剛好幫那間硬體服務公司CEO之前的公司弄過手機殼產品;雖然是美國名校畢業的高材生,但腦袋也是一堆泥漿、而且問題是還自視甚高,人格跟管理上都有很大的問題。
以這樣的案例來說,他如果真的把資源都丟下去,結果應該比搭飛機遇到黑旗國的還慘。
重點是,外面還是有好的硬體服務團隊,但這些好的團隊真的不能保障你的產品平平安安。因為這一切都取決於創業者自己、以及雙方的合作。
至於如何選擇好的硬體夥伴、要如何跟對方合作、甚至要有什麼樣的編制,這部份就等下次路上又沒車的時候再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