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購的神話/Ken Hsu
大約三年前,網路上開始出現了「內容導購」一詞。誇張點說它是神話,是因為其中只有三分有人為可能。
在這裡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一、三單導購
這不是跨境講「三單合一」的三單,而是單人、單品、單內容。
從部落客最早的開箱文,到這幾年社群興起的名(素)人寫文轉換,這種模式適合使用王牌產品或所謂的品牌電商,在操作單品後衝營業額。
但這種方式也有相對的弊端:通常所謂的前金(稿費)與銷售拆帳,如果碰到大咖的作者,一加起來就很難撐起商品要賺的毛利;甚至受眾搞錯了,或是遇到了只有假流量、假粉絲的部落客或素人,營業額也還是起不來。
好的部落客會跟你說「受眾不妥」;如果是不好的那種,前金收了七八萬之後,也不會管你賣得好不好。所以這還有一個隱形成本,那就是需要夠大的時間跟人力去管理這些「人」。
方法沒有絕對的不好,只是你得先確認「受眾」這件事。至於有沒有銷售評量依據?當然有:
(商品售價 — 商品成本)x 銷售數量 > 前金 + 單品分潤 x 銷售數量
簡單來說,就是毛利需要大於費用。懂成本跟毛利是基本,前面講這麼多只是騙騙愛看公式的人。
至於有沒有品牌聲量的評量依據?當然有:可以從社群觸擊數字、真實互動、文章流量、廣域社群討論……做判斷。最重要的是,這一切都可以數據化衡量,可以將維度最終轉換成CPM、CPC、以及CPS。
二、聯盟導購
這也可以說是「聯盟行銷」(但不喜歡把行銷跟推銷畫上等號)。這是目前看起來比較合理的方式,也就是只走所謂的分潤(CPS、CPA)。
聯盟導購透過註冊與推銷(也有人說類直銷)機制,可以有效將銷售商品所得的毛利拆帳給協助分享「銷售資訊」推廣的人。台灣有美x、聯x網、通x王……等比較知名的機構。
什麼都有價錢,所以就看你願意拆多少出去給平台與推廣者,這也會相對容易計算費用支出。在商品力一樣的情況下,就取決於分潤比例高低(影響毛利)與平台會員數與質量(受眾不均)。
三、媒體導購
不中聽的先說在前頭,從「UDN新聞」跟「UDN買東西」結合、「NowNews」 跟自己搞的「今日購物」等等,新舊媒體大咖們幾乎在這點上鎩羽而歸。
他們除了天真的以為流量大一定有高度的轉換率之外。原因無他:技術還只停留在單純的內容比對(例如某文:「十七歲少女為iPhone 當街甩父母耳光」,旁邊推薦一定丟iPhone特價中)。
因為這樣比對,所以最終吸引人點進廣告就很難了,遑論最終轉換購買更加困難。前述單純的內容比對作法,就是講到「蘋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丟iPhone,圖片有和尚就急著丟萌髮xxx。
最後,媒體們沒辦法透過有效的內容轉換銷售,所以只能不斷的去搶其他聯播網的廣告過活(稍微離題了);這只能怪做媒體的只想到自己,只想著內容去如何轉換,而不是想著消費者「他們為什麼而看?」、「這些看的人有什麼共同點?」
換句話說:要想著當進入內容的受眾,不一定是同一購買族群的人;惟有將一群受眾透過各種行為定義來分眾,再透過廣告機制投遞適合廣告,而非單純僅透過內容才有能增加有效。
內容,是最吸引人進入的重要手段,但最終還是需要靠分析跟比對,投遞的機制才能更有效轉換。
對了……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Facebook是從使用者「興趣」作為基礎?以使用者為本的Facebook廣告,可遠比以往靠內容比對的Google AdSense便宜又更準。
(註:AdSense 近年有在改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