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農奴、經銷商、人體蜈蚣/傅瑞德
國內一些網站媒體的大問題,並不在於小編,而在於編輯;至於問題最嚴重的媒體類別,是在話題流動快速、而且文章時效性較高的新聞和科技網站,而這兩類網站的問題根源又稍微有所不同。
媒體內部必須依賴一群人不斷對數位科技變化作出反應,這群人就是小編,搜尋引擎、社群平台的演算法每月甚至每週都可能變化,小編必須保持隨時應變的能力。小編還必須……將讀者與作者的世界連結起來,一方面可以推廣內容,一方面建立更加死忠的讀者群。
Source: 如果小編只是內容農奴,那乾脆外包給工讀生好了。
這篇寫得很好,當小編的人都該看看。或許有時候來自國外的觀念用英文表達比較方便,原文中提到的「engagement editor」(簡單翻譯大概是「讀者互動編輯」吧)確實兩個字就涵蓋了社群媒體小編的幾乎所有功能。
不過國內一些網站媒體的大問題,並不在於小編,而在於編輯。其實這一點我已經講過很多次,這次就藉著「內容農奴」這篇文章再借題發揮一下。
至於問題最嚴重的媒體類別,是在話題流動快速、而且文章時效性較高的新聞和科技網站,而這兩類網站的問題根源又稍微有所不同。
電視新聞頻道
對於一般新聞網站而言,遠因可以上溯到國內解嚴之後媒體開放,有線電視頻道林立、24小時全天候新聞台出現,需要大量的內容去填補原本不存在的新聞空間(如果您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從前只有三個電視台、平常每天只有早中晚各30分鐘的新聞時間)。
在我自己的印象中,解嚴後第一次的新聞爆發是在1990年的「Operation Desert Shield」,也就是美國在兩伊戰爭之後第一次在中東大規模用兵,由於當時CNN記者甚至深入遭受攻擊的「敵方」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對外轉播報導,所以有鋪天蓋地、整天夠用的新聞內容和話題;而這樣的「飽足感」也隨著1990年代初期的多事,持續了一段時間。
然後呢?
在沒有這些新聞、或是沒有了「新聞台認為台灣人會有興趣」的新聞之後,仍然需要許多的東西去填滿24小時;於是有了每天重播10次、有了「現在颱風的部份正在進行一個所謂往台灣緩慢前進的動作」、後來有了YouTube、有了行車記錄器、有了PTT、有了現在所看到的樣子。
科技(新聞)網站
網站和報紙沒有一天要填滿24小時的問題,但是要比快、比獨家、比Page View、比點閱率。
有些(可能是新聞台出身)的媒體總監認為,內容就是要飽和攻擊、標題要聳動、速度要快、一篇文章要多分幾頁,才能達到前一段說的效果。
至於觀點、深入、分析、求證,那些並不會有幫助,是笨蛋才做的事情。
這時候救星來了。近十年來崛起的大陸媒體,成了這些總監們的救星。因為近十年來中國有錢了、國勢強了、科技(製造)業起飛了、網路(一部分拜封閉之賜)百花齊放山寨扶正了,所以媒體有辦法隨著外交力量深入海外、有錢做大成本的節目、有了各種各樣用戶隨便數數都上億的網路服務、有熱滾滾的銀子等著新創公司來爭奪,還有一些看不到的力量和潛規則,讓那邊的媒體有充足的份量和產生速度往台灣傾銷。
所以?
所以,某些報紙(尤其是所屬網站)開始把道聽塗說的大陸農場文當做吸引獵奇讀者的主力,真正的農場更是不在話下;而報導科技新聞的網站大量以「內容合作」的名目轉載大陸同類型網站的文章,而且很多時候甚至不經過編輯和校稿(也就是轉成正體字上稿之前可能根本沒人讀過)。
我要先說的是,除了對大陸網站未經授權大量快速「盜譯」西方文章不以為然之外(他們有時候刻意這樣做,是想走生米先煮成熟飯再扶正的路線,但多數只是拿來就用),我對於那邊的媒體發展沒有什麼意見;人家有能力做大是他們厲害、有條件,我有意見的是台灣網站媒體的不爭氣。
真的不能用嗎?
站在文化交流的立場,先撇開著作權問題不談(以下同),並沒有什麼不能用的;美國日本的材料可以用,當然中國的材料也可以用,但是用要用得有格調、有觀點、有立場。
或許我們可以說,用得比較有格調的是「授權經銷商」:擺明賣別人家的東西,不會當做自己的創作,而且還會花點力氣去經營。
舉個例子來說,當國外有一則重要的科技新聞上稿,而很遺憾的我們只能二手傳播,沒能在現場見證、或是受邀出席盛會,於是不得不拿the Verge或TechCrunch熱騰騰的文章來當做素材。
這時候我們有幾種作法可以選:
請英文好的編輯或外稿作者花兩個小時把全文翻譯出來用。
請資深編輯或主筆讀讀國外的文章說些什麼,重點節譯之後用自己的話、加上自己(或本刊)的觀點和評論,花半天時間寫一篇報導文章。
好好睡一覺,明天等愛范兒、虎嗅、PingWest、Solidot之類的對岸網站上稿之後,再撈回來叫小朋友用Word繁簡轉換一下直接後台上稿。
不急上稿,編輯部的相關人員先看完原文,然後開個會討論內容觀點、原文錯誤、與其他媒體的同事件報導交叉比對,最後指派一位編輯花一兩天寫出可能比原文更重量級的評論。
大家猜猜看,現在哪種文章最多?這幾種文章在各個國內網站上的比例大概如何?
除了4.真的得看人、看時間、看事件重要性,所以可遇而不可求之外,1.和2.有什麼難?只要有好的編輯、夠力的主筆、總監的授權,一點都不難,絕對做得到。
(蛤?沒有兩個小時能翻譯全文、或是能半天就消化資訊寫出報導的編輯?那還辦什麼媒體?)
所以回過頭來說,海外的資料來源都不是不能用,但必須經過編輯的整理、消化、合理程度的翻譯、查證,至少要經過校對和改寫,才能稱之為有點格調。
內容人體蜈蚣
但很遺憾的是,許多台灣的網站寧可選3. 睡一覺起來抄大陸文章,也不願意自己去寫,偶爾有一篇寫得還行的就已經算是難得佳作了。
對我來說,這種作法只能算是撿別人口水來吃、騙騙點閱率的「人體蜈蚣」,完全不令人欽佩。
在不久前的立法委員涉嫌盜用日本漫畫人物事件中,涉嫌立委指稱已經向「二次創作者」拿到合法授權,但所謂二次創作我認為是抄襲(這一點或許有人有不同觀點)。我的評語是:
找侵權的人收贓,然後說我有(侵權者的)合法授權。 一樣的道理。一堆所謂媒體天天在當人體蜈蚣,自己吃得很開心、也讓一些不明究裡的讀者吃得很開心。
結語
我不只是抗議,方法也提供了,而且只要認真做,我相信沒有做不到的道理;我自己也有經驗,從前這樣做媒體、直到今天都還是遵循著這些原則寫文章。
在寫前面的段落找資料時,發現鄭國威兄也寫過一篇相同題材的文章〈台灣科技媒體必須停止轉載36kr、PingWest、虎嗅、ifanr… 〉;其中提到:
我並不反對編譯外國稿件,但即使要編譯,也該自己來,因為這樣才會創造工作機會,讓人有學習的機會,就算是志工,也能從編譯當中學到很多,我就是這樣。…… 我不是要大家拒看這些中國科技媒體,而是我們必須要跟他們的內容對話。
我很同意。
「對話」很重要,對話也就是一開始提到「互動編輯」名稱中的「engagement」。這個字在這個情境下可以是(友善的)互動、對話、交談、激盪,也可以是(友善的)互相挑戰、衝突、競爭、爆發;這些engagement的元素才是進步的動力,才是台灣媒體不管是跟美國、韓國、中國、日本、歐洲……等地媒體能平起平坐的條件。
如果只是以「內容合作」之名行「無腦轉載」之實,到最後就不只是吃口水,而是吃 ____ 了。
延伸閱讀:
黃哲斌:〈台灣傳媒是沒有出口的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