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賣掉賺錢的IoT部門,奧妙在哪裡?/TWicic
最近半導體產業實在是太不平靜了。雖然來自中國半導體業者的收購力道,在中國股市大跌之後元氣未復,因而稍稍有些放緩,但明擺在眼前的競爭,卻還是讓許多半導體業者吃不好、也睡不好。
過去一個月,有2家矽谷晶片大廠的創辦人宣布離開他們一手創立的公司,一家是並不美滿的美滿電子(Marvell),另一家則是宣布收購博通IoT物聯網事業部的當天,創辦人兼執行長就宣布辭職的Cypress半導體公司。
所以IoT不好玩了?
去年當博通宣布以370億美元的高價把公司賣給Avago時,就有許多人說,半導體行業的艱困時期才剛開始;如果連博通都不想玩了,那麼其他人會有多難玩,可想而知。
事實上,從2015年初博通創辦人兼資訊長Henry Samueli接受採訪時的內容來看,當記者問他對於博通未來的發展看法時,他就一再的強調,博通當務之急是「專注於強化核心技術實力」,而不是「忙著擴充新領域」。
在當時的訪問中,不論是物聯網、或者5G等題目,Samueli的態度都十分冷靜,甚至是冷淡,對於記者的一再追問,他始終強調博通要回歸核心事業,把資源收回重新配置於發展核心產品線。
在博通宣布接受Avago收購提議之後,談及為何博通決定要賣,很多人都只能講出一個理由:「老闆不想玩了」。
而Samueli在2015年初的訪談中,就曾意有所指的說:
未來5至10年博通的挑戰會是什麼,我認為以上所提到的都不見得是挑戰,而是困難,因為這些都是我們要注意的問題,但卻不是我們無法因應的。
博通要做的,面對未來的技術與市場選擇,將不是只能靠一時的狂熱,或是一窩蜂做決定,而是必須要更縝密的觀察市場、與客戶互動合作,這才能降低犯錯的風險。
變局的開始
但那時,沒有太多人想到,這樣一家在網路通訊領域幾乎全部稱霸的晶片龍頭會選擇被收購;也沒有太多人想到,這會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一個新變局的開始。
只不過,這世間上的事,本來就沒有太多偶然,有的只是未被注意的必然。
前一陣子Cypress宣布以5.5億美元買下博通的IoT事業部門,這個交易案的內容物包括:
Wi-Fi, Bluetooth and Zigbee IoT product line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ong with its WICED brand and developer ecosystem. Broadcom’s IoT business unit, which employs approximately 430 people worldwide, generated $189 million in revenue during the last twelve months.
(使用Wi-Fi、藍牙、以及Zigbee技術的IoT產品線與相關智慧財產權,以及其「WICED」品牌與研發體系。Broadcom的IoT事業單位全球約有430位員工、過去12個月創造了1.89億美元的營收。)
簡單講,這就是一個用5.5億美元買下年營收1.89億美元的IoT生意;Cypress期望的當然是之後可以為他們創造好幾個5.5億美元。但既然這事業部這麼被看好、物聯網IoT又被認為是全球科技趨勢的當紅顯學,為什麼Avago在買下博通之後,卻選擇第一個就賣掉IoT事業部門?
Avago的漂亮出手
事實上,這是剛買下Broadcom的母公司Avago一次漂亮的出手,公認為是購併高手的Avago執行長Hock Tan,手段果然犀利。
先前博通在被Avago收購之後,內部組織即經過一次大改造,原本的大事業部幾乎全部拆散;光是Wi-Fi等連線技術的產品線與業務組織,就硬是被切分得四分五裂。
IoT事業部一定是第一個被賣掉的部門。
其中,IoT事業部就是當時分拆出來的新事業產品線;其它被分去不同管區的連線技術產品線各有基礎,但IoT產品線相較之下幾乎是一片空白。
儘管表面上看起來,過去12個月還有1.89億美元的營收,但說實在話,這為數1.89億美元的營收,其中有不少是依附其他博通產品線所產生的,並不是單靠這次賣掉的IoT產品線自己掙來的獲利。
而當初改組方向確定之後,筆者就和朋友打賭,IoT事業部一定是第一個被賣掉的部門;因為,這部門的包裝方法,就是擺明了要賣給那些為了「IoT」三個字所癡迷的人。
所以,儘管當時博通內部對於IoT事業部該拿走哪些東西仍有爭論,特別是有部份聲音認為車聯網解決方案應該歸到其他部門,就像目前還是博通大現金牛(Cash Cow)的行動裝置連接晶片部門一樣。只不過最後還是由Hock Tan拍板,硬是把車聯網解決方案放到IoT事業部。
這個決策為的不是別的,就是要讓後者賣相更好看一點;少了車聯網,IoT這碗湯就少了一個味道,賣的價錢可能就少了一個零也說不定。
無中生有的獲利
對Avago而言,博通IoT事業部原本就是「多餘的」。
而以現在的結果來看,Hock Tan果然是高手,博通IoT事業部賣了5.5億美元,這價錢可是不一般的好。這價錢之所以好,在於對Avago而言,博通IoT事業部原本就是「多餘的」,多賣就等於多賺。
簡單的說,這是個無中生有的部門;賣掉了,幾乎是沒有成本的。因為這部門是否留在博通內部,對於博通的價值沒有太大影響。
然而,為什麼這麼紅的「IoT」被賣掉卻沒有太大影響呢?
因為,博通的IoT事業部,賣的是一個概念,而不是一個生意。因為,對晶片業者而言,IoT是一個還沒有成形的市場;你好像看得到、又好像看不到。你似乎摸到了、但卻不知道摸到的是什麼。
IoT原本就是一個行銷詞,一個用來銷售既有產品的行銷概念;至少,目前大部分的人都還講不清楚IoT是什麼。
這樣解釋好了:你認為用手機上的Google Map找到你要去的地方,算不算IoT的一種? 用手機連上網路然後連上Google Map的伺服器啊,不就是物與物相連嗎?這不能算是物聯網嗎?
千萬別以為筆者腦子壞了,是真的會有人曾經這樣問過啊。
「網路將無所不在」跟IoT並不是同一件事
物聯網的重點是什麼?是連結嗎?是網路基礎環境嗎?
思科二十年前所說的「網路將無所不在」,早就已經發生了;但現在很多人談的物聯網,卻還是用「網路將無所不在」來定義。「網路無所不在」是現況,但物聯網的核心定義,並不是要進一步深化、細緻化「網路無所不在」這件事,而是在網路之上的運算與應用。
IoT究竟是以網為主?還是以物為主?
網路不再只是水管,也開始會有靈魂,也開始能夠有能力獨立運算。
我最近在想這樣的事:是「物.聯.網」?還是 「網.聯.物」?是以網為主?還是以物為主?
博通不想搞什麼 IoT 了,代表的是對於它是「Internet for thing」或是「Thing of Internet」的迷惑。甚至除了博通,英特爾看起來也好像不太想繼續搞下去。
Engadget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ow fits inside a USB stick〉(現在,一根USB隨身碟就可以塞進人工智慧)這篇文章的意義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終端裝置的處理器運算能力其實不需要很大。
為什麼?因為網路的技術更進步,「Network is computing」(網路即運算)相關的技術愈來愈完整;而在此之後面的人工智慧(AI),更可以在更強大的雲端伺服器上跑。而像博通、英特爾這樣的公司,其實不適合做這些生意的。
對台灣的影響?
其實,台灣很多人都還沒有想清楚是「物聯網」還是「網聯物」。
「Internet of things」, things 都是一樣的 things;但因為有了 Internet,所以 things 變成不一樣的 things了。
所以是「物聯網」還是「網聯物」呢?
物聯網也好,IoT也罷,一波大潮狂浪湧來,看似波瀾壯闊、氣勢懾人;但當大浪退潮,捲走的、留下的,會是誰個被沖掉的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