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高房價,更要推數位經濟/余宛如
說起台灣人的痛點,十有八九會提到房價太高。買房的嫌房價高、租房的嫌租不起、開店的嫌店面高不可攀。生活中有再多小確幸,一面對高聳的房價,整個就沒了氣勢。民怨四起,政府也往往祭出各種政策,想要平抑房價。
但我今天沒打算要談房地合一稅、社會住宅、地價稅,這些只要講到房價地價,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政策。
我打算繞個遠路,來點出數位經濟和房價地價之間,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其實遙遙隔水相望的關係。
稀缺的是位置,不是房子
說起房價問題,許多人起手式就是空屋率;彷彿只要是房子,就能滿足人們居住的需求;但是人們看重房子,不只是為了那棟水泥隔間,還包括周圍設施和生活條件的一整套服務。
兩套一模一樣的房子,擺在新北金山區和北市信義區,價格會天差地遠,關鍵在於許多人認為「住在信義區比較方便舒服」;大家在搶的是好的生活機能和交通地段,而不只是脫離現實、飄在空中的房子。真正稀缺的是位置,而不是房子。
城市裡的房子,價格會顯得高不可攀,是因為許多人想要住在城市裡。為什麼要住在城市裡呢?工作機會多、生活機能好、交通成本低,總而言之就是要和其他人群聚在一起,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好發展分工和交易。
什麼樣的位置是好位置?什麼樣的地段叫好地段?不是上帝擲骰子決定的,而是由我們大家共同決定的:能縮短和其他人距離的位置,才是好位置;方便我們和其他人分工交易的地段,才叫好地段。
既然距離、分工、交易是我們哄搶某些位置的理由,反過來說,這些位置有沒有替代品,不用非要那些位置,也可以縮短彼此的距離,便於分工交易呢?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心裡就有數了:發達、迅速的網路通訊,就是位置的替代品。
我們不用風塵僕僕地穿過半個大台北,也能坐在金山的家中,和信義區的客戶進行視訊會議;不用特地去拜訪鬧區名店,也能在手機上點兩下,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數位經濟正動搖地產經濟的霸權
「全通路」、「新零售」這類最近的時髦詞彙,背後其實正是這個道理。過去開店的黃金法則,就是:「Locatoion, location, location.」,大家耳熟能詳的生意經是「人潮就是錢潮」。
鄰近捷運站的黃金三角店面,別說店租,就連廣告牆面都貴得驚人;關鍵就是人潮和商家互相吸引,商家要往人多的地方展店,人們也樂意把時間和注意力花在熱鬧的地方。
消費力帶動商機、商機帶動業者搶租、租金帶動資產價格,就形成了「以地點為核心」的經濟模式。
但在人手一機、隨點即購的如今,人潮在哪裡?在網路上。
懂得經營社群、導流引購的店家,不用到既有的鬧區裡搶店面;只要找間公寓,是辦公室、也是倉庫,就可以做起生意來。就算開設實體店面,也不怕在陋巷裡就無人聞問。
反而地點越是冷僻、越是獨樹一格,支持者越熱衷於朝聖,光是帶路都顯得內行。
這幾年台北市東區店面的空店率越來越高,承租的店家也從過去印象中的高檔精品雲集,變成越來越多的清倉拍賣;除了信義區帶來的威脅之外,還有一股更大的浪潮,就是人們的注意力和時間,已經從傳統的鬧區、百貨公司,逐漸轉到手機、網路上頭,讓位置本身的價值,顯得越來越邊緣化。
影響所及,不只是實體店面的價值開始下滑,連廣告的模式也開始轉變。
比起過去那種無法追蹤效果、無法評估影響力,簡直就是買了求心安的實體廣告版位,能夠追蹤量化,並且隨之不斷修正內容的網路廣告,也越來越受到廣告主的青睞。
紙本報刊面臨的威脅,也同樣作用在實體廣告上頭。
受不了高房價,更要推數位經濟
當然,我並不是說商店群聚帶來的集客效應,已經完全蕩然無存;許多特色商圈,依然用獨特的商家和服務,經營出難以數位化的魅力。
在許多商業合作和人際互動當中,面對面的接觸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隨著網路基礎設施的日益普及,人們的合作和交易,越來越集中在網路上。
想要僅僅靠著「位置好」來佔據消費者的注意力,會變得更加困難,而得要回到產品和服務的基本面來競爭。
隨著工作機會、消費場景的分散,對居住位置的激烈競爭,也會稍微得到紓解。我們甚至可以說,數位經濟越發達,地產經濟的壟斷力道越小,房價地價對人們宰制的能耐就越弱。
數位經濟和房價地價之間,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是不是其實正遙遙隔水相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