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只需要更快的寬頻,更需要整合國家發展策略的寬頻應用/TWicic
前幾天台灣有個智慧城市展;從選前走訪行程中,就一直把「智慧城市」掛在嘴上的小英總統,也出席了這次的台灣智慧城市展。其實筆者很好奇:小英總統對於智慧城市的理解到底是什麼?
這次我在小英的演說中聽到小英說:
智慧城市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透過物聯網架構,可打造更貼近市民需求的方案,經由開放資料、感測器蒐集得來的大數據,可讓我們更有能力因應交通、治安、衛生和污染等各種課題。
智慧城市除了可提高生活品質,智慧城市也正在改變台灣城鄉地理的模式,過去台灣是以代工出口導向的產業為主,現在是回過頭來關注在地需求的時候了。
我必須說,這段講稿擬的不錯。特別是「過去台灣是以代工出口導向為主的產業,現在是回過頭來關注在地需求的時候了。」這句話,有打到我的心。畢竟燒瓷吃破碗的日子,台灣真的過太久了。
我有點天真的想像希望,當小英的幕僚在準備講稿時,他們心裏所想的,不會只是大聯盟、大國家隊之類的事情。但是,小英口中的「在地需求」是什麼?
政府的相關計畫,還都在談建設
去年底,台灣有一個「數位國家創新經濟」計畫,裏面提了很多東西;其中有個目標,要在2025年前,讓全台灣2Gbps高速寬頻上網覆蓋率可以達到90%以上。
於是,所有台灣電信業者最近都在講,要建設固網寬頻網路到1Gbps以上;就連NCC審核相關股權交易申請案時,申請人如果說要增加光纖寬頻網建設、降低光節點建設、增加寬頻網路資源,NCC就會認為業者非常有誠意,該加分的就會加分,該過關的就過關。
不久前也傳出,對於台灣在2017年釋出的新一波頻段執照拍賣,政府內部也在思考,是不是要跟偏遠地區普及服務綁在一起;也就是說,競標業者的競標評分項目之一,就是承諾普及服務建設比率。
說實在話,這樣的作法其實沒錯。寬頻網路上網速率的提升、有線電視寬頻接取網路光節點下降,代表的是用戶網速的提升,這應該是好事。而普及服務比率列入釋照競標的評分項目,也可以提升偏鄉地區的通訊基礎建設品質。
政府鼓吹數位國家、智慧城市政策,台灣各界的反應,卻是寬頻網路的硬體建設。
但這裡有個重點:不論是2Gbps或者是1Gbps的網路建設,不論是80%或是90%,大家不要誤會了,這都不是指「全台灣有80%或90%的用戶家裏有1Gbps/2Gbps寬頻網路」,而是「有80%、90%用戶可以申請裝設1Gbps/2Gbps的寛頻」。
把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意思就是線布好了,用戶可以選擇裝高速寬頻,但也可以選擇什麼都不要,繼續過山頂洞人生活。所以問題來了,小英在意的,是線有沒有拉好,還是線拉好有沒有人要用?
「把線拉好」和「有沒有人用」是完全不同的問題。後者的意義是有沒有更好的應用足以改善生活、提升社會,是不是比拉線更重要?但似乎沒有太多人討論「應用」,大家反而都在討論「拉線」。
說實在話,台灣的網路建設其實並不算差,寬頻網路普及率也不算低;所以應用無法發展,是因為寬頻網路太爛,爛到不能發展數位國家、智慧城市應用嗎?不至於吧,要不然,現在這些服務業者推的各種應用,是要給誰用的?
話說回敘,為什麼打著數位國家、智慧城市的政策大旗,台灣各界聽到這件事時,啟動神經反應的結果,卻是寬頻網路的硬體建設呢?這些做好了就能幫營運商賺錢的建設,為什麼會成為拿來響應政策、邀功獻媚的工具呢?
讓我舉一個有趣的例子。最近有幾個爭議性的有線電視股權交易案,最後過關的主要原因之一,都是因為老闆出來拍胸脯保證:「我要把光節點降到多少多少」,所以NCC委員們就很高興:「嗯,很有誠意,讓你過!」。
但光節點的數量就代表建設誠意嗎?又或者光節點的數量,就能完全代表上網品質嗎?讓我來為您解釋一下。所謂的光節點數量,是指營運商拉一條線到一個區域、一棟大樓,在這個區域(樓)裏面,這條線會分成幾個光節點提供服務。一個光節點可以提供一戶服務,假設營運商拉的這條線是500M,在500個光節點的情況下,平均每個用戶可以分到的頻寬就是1M;但如果是250個光節點,平均每個用戶可以分到的頻寬就是2M。
頻寛多一倍耶,這樣聽起來有沒有很威?嗯,的確有威。
但請容我多講一句。這樣管營運商,看起來好像有用,但其實沒用;只要營運商拉的那條線頻寬本來就不大,只要營運商不想花錢買大一點的頻寬流量,又或者網路流量管理設備很爛,理論上因為光節點數減少、就讓用戶平均頻寬速率增加的邏輯,就不成立了。所以光節點數量的減少,看起來很威,其實不一定有那麼威。
簡單講,要求光節點減少只是手段。政府希望的是,營運商因為減少光節點,可以提升終端用戶的寬頻網路上網速率品質,不再出現網路塞車的問題。(對,就是你買了100M上網,可是真實速度從來不會有100M)。但如果要做到這個,是不是應該建立一個機制、一個方法,直接檢測終端用戶的上網頻寬速率,這樣是不是比較快,也比較對?
既然如此,為何不做?答案其實也很簡單:一是因為降低光節點數量,這是有數字可以秀出來的,你看從500個降到250個,降一倍,這數字聽起來多威,績效報告寫起來是不是很好看?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檢測上網頻寬速率,只要談到機制,就是苦工,而且是要長期做的苦工,很難立即反應在「響應」政府政策這件事上;不是不做,只是慢點做也沒什麼關係。
只有應用,才能真正改善大家的生活
筆者講這些,並不是真的要批評什麼光節點減少有沒有用,我想要講的是,雖然每個人都會高談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智慧城市等等漂亮的口號,但實際上現階段花的錢,都還是在土木工程式的建設比較多;對業者來說這其實是最便宜的投資,政府鼓勵的是蓋好了就能坐在那邊等收錢的生意。
這樣對嗎?好像不對。但不論是2Gbps、90%普及率等等的數字,有數字是不是就比較容易懂?好像也是。但這樣對於台灣,真的會比較好嗎?
前不久,筆者有機會跟某位長輩聊天,他問我對於數位國家創新經濟中的寬頻網路普及建設的看法。我說,如果每個人都有有2Gbps的寬頻可用,當然很好,反正想用就有,不想用也不用付錢;其中當然也會有人因為有這麼大的頻寬,就去想出很多不同的應用。
要談寬頻普及建設,與其談布建率和網速,不如結合台灣整體發展策略的寬頻建設計畫。
這樣的夢,台灣其實做了很多年。十多年前,中華電信是全世界最勇敢、最先導入銅線寬頻ADSL的電信業者,全世界有很多電信業者,都以中華電信當標竿;也因為中華電信的勇敢,台灣的寬頻網路建設,沒有輸在起跑點上,而且還贏了很多人。
但在寬頻網路建設的領先,並沒有轉化為台灣後來在網路應用發展的機會。這故事講了很多次,也講了很多年;但快要二十年過去了,台灣現在還在用建更快的寬頻網路當成指標?重點是,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台灣雖然有足夠肥沃的寬頻土地,卻長不出遍地開花的應用?這問題真的很大,比幾個G還要大。
我後來跟那位長輩說:與其建更快的寬頻網路,或者是要求一定要在猴子與山豬比人多的地方蓋4G布光纖,不如想想這些地方需要什麼樣的應用,又或者問問當地的人,看他們的日常生活起居有什麼問題,需要什麼樣的應用、是不是用的上網路,找知道怎麼解決當地問題的人來一起動腦筋。
我相信找當地鄰長里長村長,會比工研院或什麼單位的人更知道該在當地做些什麼。至於這些滿嘴多少G的人,能給出的主意,大概也不過就是幾個G而已。
這些「G」不是不能用,只是得有方法來好好運用。
舉個奇想的例子,要談寬頻普及建設,與其談布建多少,不如這樣講:假如要鼓勵青年回鄉創業、發展新興農業,結合科技網路應用,那麼可不可以給一個寬頻網路補助?科技農業是不是一種可以被重視的新創創新?
有清楚標的,結合台灣整體發展策略的寬頻建設與應用計畫,會不會更有意義?也更符合所謂的「在地需求」?
說實在話,以台灣當前電信網路產業競爭的局面來看,就算政府不喊,電信業者與有線電視業者自己都會蓋的如火如荼。業者現在端出的建設大菜,說穿了,也都是為了自己。所以啊,現在滿天亂飛的幾個「G」,都不是真正的重點。現在的一片建設榮景,也不過就是做給政府看而已,怎麼看,都荒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