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科技才剛開始,就被「歸碗捧去」/楊瑞芬
上週六從新加坡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台灣資策會所主辧的金融科技創新基地(FinTech Base)送出去參加Startupbootcamp的三個團隊,全數入選進入2017十強。
[embed]https://medium.com/@smokingtuna/joanna-yang-e251b060e588[/embed]
這是經過33個國家、共2500份申請書,並從參加初選的445隊經過篩選後,選出19個團隊進入決賽,再選出十強,這是相當不容易的。這三個團隊都是相當優秀的團隊,均有長期的實務金融以及網路科技的經驗,分別是Tixguru唐吉軻德、CherryPay櫻桃付款,以及Fugle群馥科技。
這本來應該是令人歡欣鼓舞的新聞,但是我的杞人病又犯了:除了因為這些團隊都是我們金融科技圈的好朋友之外,部份團隊也發訊息來問我,到底該不該接受Startupbootcamp的資金?
表面上,這似乎只是單純商業考量的問題,但背後其實是所有台灣金融科技業者共同的問題與憂慮。
國內缺少生態系,業者被新加坡「綁架」
這些台灣金融科技業者參與金融總會委託資策會所辧的「金融科技創新基地」(FinTech Base),就是希望這個由政府週邊單位推動的FinTechBase,可以是類似英國或新加坡的金融科技加速器或創新基地(新加坡在政府推動下,共有二十多個可讓新創團隊免費進駐,並提供可能資金及輔導的金融科技新創基地),讓台灣的金融科技新創團隊,能夠在國內獲得扶植與輔導,在台灣市場成長茁壯。
台灣目前還未建立具國際競爭力的新創生態環境,也没有真正的FinTech新創基地,團隊只好尋求國外資源。
但可惜的是,選出來的團隊原本期望能在台灣得到輔導及資金挹注,並在台灣市場成長,但由於台灣目前還未建立具國際競爭力的新創生態環境,也没有真正的FinTech新創基地;這些團隊只好轉而尋求與新加坡簽定合作的Startupbootcamp,透過其金融科技加速器取得後續的輔導與資金。
若能善加利用他人服務來培養國內新創,倒也還好;然而新加坡當然也不是來做慈善事業的。對方開出的條件有三:
公司要轉籍成為新加坡公司;
創辧人及核心團隊需要連續三個月,進駐新加坡的Startupbootcamp所屬創新基地;換言之要以新加坡為核心市場,放棄台灣市場。因為新創哪有可能數個月創辧人不在呢?
Startupbootcamp要佔有若干比例的股份。
在得知這三個條件後,至少一半以上的團隊打消了念頭。因為絕大多數的新創業者,都是希望以台灣公司的名義逐步走向世界,而前兩個條件,明明白白就是透過Startupbootcamp幫招募台灣優秀的金融科技業者,轉而成為新加坡金融科技業者!
打造國內自主的金融科技產業培植環境,刻不容緩
坦白說,在資策會兩個多月前揭露了新加坡方面的要求後,這個問題就在金融科技新創圈引起了議論;因為這樣豈不是把台灣業者往國外送,變成新加坡公司,與台灣發展自有金融科技產業的目標背道而馳嗎?
當然,能有機會和國際級的加速器接軌,新創業者都是相當感謝的;而資策會能在短時間以有限資源和國際資源聯結,更屬難得。然而,難道没有兩全齊美的方式嗎?
真正的問題,仍在於台灣還没有「金融科技新創產業發展政策」,因此就没有金融科技新創基地、新創經驗傳承、全球資金引入介接等的執行做法了!
各國無不祭出各種優惠政策,以保護、鞏固自己國內的金融科技新創企業。台灣再不跟上,難保技術與人才不被掏空。
台灣金融科技新創團隊,在亞洲區域市場的實力,事實上是相當可觀的;除了這次的三個團隊,去年也有自行參加Startupbootcamp成功入選的另一個團隊Hihedge;也還有不少參加其他奬獲選的台灣金融科技業者如Insto等。如果沒有強迫轉籍等規定,可能這次會有更多來自台灣的金融科技業者入選Startupbootcamp。
金融科技早就是全球金融的顯學,各國無不祭出各種優惠政策,以保護、鞏固自己國內的金融科技新創企業。台灣政府真的應該拿出明確的作法,建立完整的金融科技新創生態體系。
雖然現在要建立FinTech生態機制,台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千萬別忘了真正的目標,是要拿出更多的方案,以及吸引全球資金的方式,發展台灣金融科技產業。
台灣金融科技業的優質潛力,早已被新加坡鎖定成為「重點利誘區」;我國政府一定要加速在金融科技新創環境的整體建置與投資,拿出更多方案和牛肉來,抵禦他國的利誘;同時也要讓產業發展環境對新創更為有利,並提出完整的新創發展策略。
不要讓留在台灣的新創覺得「不值得」,否則產業、人才外移將難以抵擋,到時恐怕不止是「歸碗捧去」而已!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並經本站重新編輯,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本站文章提供付費授權轉載或出版,請參閱授權說明、或來信 ask@tuna.to 洽詢。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多按下方的「拍手」圖像幾次、或是分享到社群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