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子業的群雁跟誰飛?往哪裡飛?/TWicic
來說說雁群南飛的故事。說真的,我們都沒想到的是,今天夏普公布財報的數字會真的這麼嚇人。夏普在2015年會計年度虧損了2,559億日圓,而夏普之前自己估的虧損是1,700億日圓。根據外電報導,夏普表示,目前公司的財務狀況確實陷入空前的危機之中。
夏普的空前危機,有誰能來幫忙解決?第一關有鴻海擋著,夏普就算難堪,也應該還能過關;無論對銀行、對供應商、對員工都是如此。
但在此之後呢?
在鴻海宣布投資入股夏普之後,Bloomberg有篇評論說:「對鴻海而言,讓夏普振衰起敝,比買下夏普要難很多」,這基本上是句廢話。但有一句更廢的話,是筆者之前寫過的:「對鴻海而言,為了蘋果不惜一切,但蘋果,不是一切。」
蘋果是誰的一切?
只是,過去十年,有多少人把蘋果當成一切呢?
之前很多人喜歡說,雖然蘋果供應鏈看起來虎虎生風,但身在其中的廠商,實際上卻賺不多;蘋果既然不好,那麼就算了吧?可惜,很多事情都可以算了,但供應鏈與蘋果之間的關係卻不是這樣算了的。
鴻海去年營收4.48兆元,這其中,有多少來自於蘋果?答案是:40%起跳;鴻海去年獲利1,211億元,這其中,有多少來自於蘋果?答案是:不會比你想的少,不是那種一支iPhone只賺幾塊美元的少,而是比這多幾倍的多。
蘋果如果怎麼了,那鴻海怎麼辦?
過去幾年,每一年鴻海內部會議的成長目標都是15%以上;而蘋果,一直都是鴻海成長目標的最大樁腳。少了蘋果,這15%的成長(即使不是每一年都能做到)鴻海光點兵、點將、點可以列入成長動能的可能客戶,恐怕都會點到手軟;但只要有了蘋果,很多數字就好編多了。
在蘋果第一季營收、獲利、iPhone出貨量出現三連摔之後,很多人開始問:蘋果如果怎麼了,那鴻海怎麼辦?其實沒有怎麼辦。今年iPhone 7銷售量還是會有很多人買,因為有可以預期的換機潮,所以該有的營收熱潮還是會出現。
然後呢?其實,如果你看過筆電市場,你大概就可以想像,智慧型手機市場接下來會怎麼樣。
但,蘋果供應鏈能受得住嗎?
雁行理論在台灣
日本學者赤松要(あかまつ かなめ/Kaname Akamatsu)在1935年提出的雁行理論(The Flying Geese Model)中指出,在一個區域經濟體中,會有某一個地區國家發展某一產業,當技術成熟、生產要素也出現變化時,最早開始發展的國家在這個產業的競爭力會轉弱,而轉由其他國家接手發展;這樣的模式,依序更迭,就像是雁群組織與飛行的型態。
在東亞地區,日本是最早的領頭大雁,而後輪到台灣、南韓、新加坡、香港,再來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中國、以至於東南亞各個國家。
而台灣,好像早過了那個談產業升級的熱頭;雖然時不時也要拿來談一下, 但或許因為還有蘋果,這話題談起來高談闊論、風花雪月,看似切身緊張,卻也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輕巧。
談產業升級,我們談雁行理論;談產業發展,我們也談雁行理論。
有份資料這樣敘述雁行理論中所談的雁群型態:
當每一隻雁鳥展翅拍打時,造成其他的雁鳥立刻跟進。藉著V字隊形,整個雁群比每隻雁鳥單飛時,至少增加了71%的飛行距離。當雁鳥以V 字隊形飛行時,比每隻雁鳥單飛時更省力。當一隻雁鳥脫隊時,他會感覺到吃力。所以,他會回到隊裡,繼續利用團隊的力量飛行。
而當領頭的雁累了,他會退回雁群,會有另一隻雁出來領頭前飛,後面的雁會用叫聲來激勵前面的雁保持速度;若有雁鳥生病脫隊時,會有二隻雁留下來陪他,直到他痊癒或死亡。然後,他們組隊飛行,以趕上原來的隊伍。
過去十年,蘋果就是那領頭的大雁。即使沒有了Steve Jobs,還有Tim Cook;蘋果,還是那繼續領頭前飛的大雁。
如果蘋果累了,跟誰飛?
如果蘋果累了、飛不快了,會有其他的雁鳥往前補位嗎?還是一整群的雁鳥,會整群撤退去找另一隻飛得快的大雁呢?
整個智慧型手機產業,是一個雁群;整個蘋果供應鏈,是一個雁群。
鴻海跟飛的是哪一個雁群?和碩跟飛的是哪一個雁群?跟著領頭大雁飛了這麼多年,台灣電子業想好自己該怎麼飛了嗎?
如果自己不敢飛、不能飛,可以多找幾個夥伴一起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