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網路生活體驗/Rio
在上海時,因為有次去的餐廳只收現金,埋單時發現錢包只有十多塊錢現金,才驚覺已經將近一個月沒有開過錢包、碰過紙鈔與錢幣。
事後我反省了一下原因,一切都是習慣造成的,而這習慣是這樣被養出來的。
食
早餐:點餐機服務 +手機支付
地鐵出口旁就是麥當勞,出餐速度相當快。自從它推出自助點餐機之後,到麥當勞買早餐成為每天的例行公事。選餐、下單後拿出手機、打開微信錢包付費,就可以等號取餐。
午餐:App 服務 +手機支付
忙到屁股離不開椅子嗎?上「餓了麼」訂個餐,除了一個便當它也送之外,線上買單滿 25 元還補貼 7 元,一個豪華便當加小菜不到 20 元,跟同事併單也挺省事。
不禁想起台灣的「訂便當」好服務。除了獲得驚人的資金挹注跟後台之外,「餓了麼」掌握高頻率用戶「最後一哩」之後的玩法很令人期待。
晚餐:App 服務或現場人員服務 +手機支付
結帳買單時可以先查一下該餐廳在大眾點評或美團有沒有團購券或是優惠,結帳后攤分餐費用支付寶或是微信立刻轉帳,留個打錢記錄、不用擔心記性不好。
住
房租:App 服務
銀行的 app 直接轉就可以,而且手機銀行的 app 一般都相當友善好用。因為我只用Mac,而所有銀行的「U盾」只支援微軟的作業系統,所以本人從未使用過PC介面,也從來不需要。
水電煤與網路費:手機支付
支付寶都幫你接好了,除了手機掃碼後(第一次付)直接轉帳之外,每月自動轉也可以。
行
地鐵:現場人員服務 +手機支付
上某些便利店儲值交通卡可以用支付寶,1212馬爺發錢時更是划算,每個帳號當天充20可用40(優惠20元封頂),臉皮厚的可以多找些朋友幫你充,返個10元紅包給朋友都划算。
打車:App 服務 +手機支付
臨時加班使聚餐遲到嗎?滴滴一下打個車,而且最近打專車比出租車便宜。
由於任性的補貼政策,很多原本 Uber 的師傅改接滴滴專車的單,短程的專車更好打,因為每一單 50 元的補貼,師傅根本不在乎車資。
我曾經搭到趕在時間前結單的賓士跑車,上車沒多久就先結單,加上抵用專車券後,原本預估19元的車資只花了 1.54 元!司機高興、我也開心。
社交
紅包:App 服務+手機支付
不是只有拜年時候用,私人朋友群中會有愛發紅包的大哥,公司群會有高管發紅包,吸引同事注意要發佈的訊息;用戶群裡辦個活動、發紅包給用戶搶,甚至在微信講座後請用戶發紅包打賞給講者,都能在短時間內製造高潮。
個人的付款碼在裝萌討錢時也很方便,本人在兒童節發佈打賞用的付款碼竟然也能收到3筆打賞,全拜討賞的方便程度跟臉皮厚度。
看電影:App 服務 + 手機支付
直接用支付寶買電影票的好處是不用再下載其他應用程式,一樣可以買到超便宜的優惠、一樣所有的電影院場次都挑得到;馬爺任性發錢時,8.8元就能看院線片。到了戲院再找取票機印出實體票進場就行。
唱KTV: App 服務 + 手機支付
上大眾點評買優惠券是標準動作,用法跟團購券類似,而且逾期未使用可以自動退錢,買的安心、用的順心。
其他
家用品上一號店、電器跟食物上天貓、買書上當當、廚師上門用好廚師、到府打掃上阿姨幫、其他雜七雜八上淘寶,不用外出吸PM 2.5、也不用自己扛上樓。
除了工作與聚會外,只有倒垃圾需要踏出家門,真要宅他幾個月不出門,也能舒服快活。
這個生態的堆積不是 app 寫得好不好、也不是拿到執照就等著有人用,或是酸一下誰誰假貨充斥然後覺得自己好過些。
這些習慣的堆積是每天幹不完的髒活(dirty works),不能厭其煩的溝通、別想著樣樣自己賺的互惠合作、開不完API跟改不完的UI、即時且能解決問題的客服反應。 兩個旁觀者的看法:
合作不是硬著來
馬爺在紐約證交所接受 Bloomberg 訪問時,不忘提到與政府溝通的重要性。你可以用商業規則處理B跟C,而G需要的是理解他的難處、避免他的擔憂。
直到我們連在台灣都看得到支付寶貼紙的同時,也看到台灣電商大老親自出馬、透過媒體修理不聽話的公單位、訴說委屈。
也還好,恭喜詹先生的公司依然取得專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許可,期待這 7 年來的努力,也包含了為這一刻所做的鋪陳。
順便記得養個能上報的公關吉祥物,以便開炮時幫自己、公司跟合作對象都留個臺階。
一步一腳印
看著他起高樓,想著他拿到多少錢、雇了多少人所以拿到多少用戶。
其實這裡頭的髒活包含頭對頭、官對官、地方推廣人員對商家、運營對用戶、產品對技術這樣一層層、一次次的溝通、規劃、修正、執行然後再循環個幾次。這些活只會更多,也應該要更多。
台灣的市場規模 7 年前不是阻礙,現在也不會是。官員的腦袋如果 7 年來都沒變,那情況也不會更糟。相信曾經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大大早就老神在在,也能養出一堆整個月不需用現金的高依賴度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