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想做平台,這是個問題/Jon Westenberg
這年頭,做個新平台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一點都不值錢;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做出新平台,號稱可以「解決新聞媒體的問題」、或是「改變人們閱讀新聞的方式」。簡單的說,這些平台的共通點,就是聚合來自各個來源的新聞,然後消化成相對容易閱讀的形式。
話說在先,筆者對「大家都在做平台」這一點是比較悲觀的。
大家都想做平台,不想做內容
Apple News是這類、Google News是這類、Nuzzle也是這類,還有其他上百種大家可能聽都沒聽過的;最近一次在澳洲雪梨舉行的AWS巡迴展示活動中,筆者遇見三位不同的創業者,基本上都在做同樣的新聞聚合工具;每一位想做的事情,都是建立一個「取代傳統新聞閱讀方式」的平台。
別說他們了,連Facebook也都想做這樣的事情。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其他類型媒體的市場上;包括Netflix、Spotify、還有其他類似的服務,都想要「改變我們對 ___ 的認知」。遊戲市場也是一樣,許多公司都想做出介於內容創造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平台。
不管是誰,只要能做出能搶占大部分市場流量、而且成為業界標準的成功媒體平台,顯然是頗有發財機會的;但是其中卻潛藏著一個問題。
在「努力中」和「完蛋了」之間擺盪
以內容生產為基礎的公司,新媒體出版商也好、唱片公司也好、或是電影製作公司,有許多都已經快把錢燒完了;不管它們的模式是訂閱、付費閱讀、購買下載、或是串流播放,大多都只是在「努力中」和「完蛋了」兩個狀態之間擺盪。
也就是說,內容產製來源並不穩定,但平台卻越來越多,所以我們消費的內容品質也可能會越來越差。
製造內容的來源越來越少,這是毫無疑問的;即使是號稱「新媒體金童」的Buzzfeed,最近看起來狀況都不太理想。他們的2015年獲利比預期低了32% 、並且將2016年的營業額從美金5億攔腰對折。
產製者的風險承受能力變低之後,會傾向製作更多迎合一般大眾的內容。
這裡就是問題所在了:當有越來越多的「新媒體」其實只是內容的發表通路,而把真正的內容出版者擠到後台去,變成只是單純的生產者時,來自內容的獲利就會進一步被稀釋。
當獲利被稀釋的時候,就會產生四種主要的後果:
因為產製者的風險承受能力變低,所以會傾向製作更多預期能吸引比較多人、或是品質比較低的內容,以迎合一般大眾的口味;
為了減少損失,內容產製者減少整體的產出量;
大型內容產製者因為獲利不足、無法支撐龐大的組織架構,導致企業崩解;
創業者在目擊這樣的狀況之後,避免成立新的內容產製機構,導致部分企業退出市場之後,能予以取代的新創公司變得更少。
覆巢之下無完卵
而無論是上面哪一個,對於只想做「新聞聚合通路平台」的人來說都是個大問題,而這種聚合平台本身就是讓市場獲利被稀釋的始作俑者。它們即使成立,要面對的也是越來越少的內容產製單位、以及品質越來越差的內容;這些狀況,則會使得問題雪上加霜。
這樣一來,這些平台除了轉而向一般大眾求取內容之外,似乎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能產出好內容的個人不少,而品質出色的也確實所在多有;但這些個人之中,並不是每一位都具有公信力、內容策劃能力、或是持續穩定的產出品質。
整體來說,一般大眾產出的內容份量是足夠的,也有許多平台能靠他們生存下來;而且因為平台付出的授權費用會比付給大型媒體的要少,所以甚至獲利能力還好一點。
一去不回
雖然如此,新聞和媒體內容的品質還是在下滑;因為過去在這方面有所保證,而且有能力策劃、培養、開發好內容的單位,很多都已經不存在、或是即將消失了。
在短期間內,這個趨勢是很難回頭的;有些公司甚至因為在創新和反應市場變化方面速度太慢,因而自取滅亡。對於這些無法自救的企業,我們當然也沒有從井救人的理由;就像我們的政府不需要因為Uber叫車服務興起,而花錢去補貼計程車業一樣。
不過,對於這些不減反增的「破壞性聚合平台」對媒體產業的影響、以及它們如何導致內容品質的下跌,倒是真的值得我們認真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