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Mary Meeker網路趨勢報告的幾個面向觀察/編輯部
號稱「Internet女王」的分析師Mary Meeker在「Code大會」(Code Conference)提出了一份長達213張投影片的簡報,彙總了2016年的網路趨勢報告:
[embed]https://www.slideshare.net/kleinerperkins/2016-internet-trends-report[/embed]
根據Re/Code網站的解讀,其中有三個重點:
Internet成長趨緩;
以輸入文字方式搜尋已經成為過去,五年內將有50%的搜尋會透過語音和圖形來進行;
自從iPhone問世之後,「Home畫面」(列出app圖像的主畫面)已經成為各大行動作業系統的預設進入畫面;未來,顯示相關交談內容和時間的傳訊工具,將有機會成為新的系統入口。
本文的目的並不在於解析Meeker的整份報告,而在對於「被認為是重點」的部份提供一些觀察。
Internet成長趨緩
過去20年來,「Internet經濟」的成長一直都受到大環境的影響,而使得成長趨緩的原因主要是房市和金融方面的危機,但全球網路本身的成長也已經趨緩。
而趨緩的原因則是:
2015年不計入印度的話,成長率只有9%,確實已經在減緩;而原因之一是,原本快速成長的中國已經開始放慢速度,而成長動能已經在往富裕程度較低的地方移動。
Meeker表示:「全新的Internet使用者越來越難找,輕鬆就能獲得成長的時代已經過去。」
對於這些觀察,我們可以有幾點討論:
圖表上的展現
綠線與黃線為作者所加。本圖與以下統計圖表均取自Meeker簡報,不另加註。
從上圖來看,紅線的部份應該代表著年與年之間的成長程度趨勢變化;例如從2008年到2009年之間的「Internet用戶數」差異(上圖中的綠線標示),視覺上看是大約從約1,450變成1,700,差異為250;200除以1,450可得出大約17%,也就是紅線的起點16%左右。
(以上計算只是示意,因為沒有原始數據只能粗估,所以其間的小差異請不用太在意。)
依此類推,紅線的漲跌代表的應該是年度之間成長變量的百分比變化,也就是各年度成長曲線(黃色線條)的斜率變化。
從黃線的變化來看,各年度之間的斜率變化似乎相當穩定(事實上,在畫各段黃線的時候幾乎都是直接複製貼上,不太需要改斜率),也就是紅線應該是保持相對水平,而不是明顯下降。
當然,這只是視覺上的觀察,誤差可能有、但以年率計算的話也在誤差許可範圍之內;如果有原始數據可以參考的話,會比較沒有這個疑問。
為什麼要排除印度?
在這次的簡報中,一開始在估計「Internet用戶數」(的衰退)時,就已經講明了「不含印度」,而相較於前一張圖的紅線下降趨勢(姑且不論上一節提出的問題),印度的數字就漂亮多了:
相對於全球其他國家的9%左右成長率,印度衝到了40%左右;所以將印度獨立出來看,不外乎兩個目的:
凸顯印度的強大成長力道;
顯示如果扣除印度的貢獻,全球成長「只有」9%。
然而,這個對照的重要性有幾點要先釐清:
如果把印度加回去(就如同過去把中國、美國、日本幾個高速成長地區也加回去)的話,全球的成長率是多少呢?
扣掉印度之後的9%成長率真的很可憐嗎?如果是某個國家的GDP年成長率經常在9%的話,算是很糟嗎?
上述的成長率是以Internet使用者的「人數」為基準,而在不同的地區,平均單一用戶對於產業的貢獻度(或許可以用業界常說的ARPU來比方)又是如何?至少就今年而言,印度的人數成長在加進其他的參數做交叉比對的時候,能有40%等級的貢獻度嗎?
當然,人數成長快對於整體產業的進步絕對有幫助,而且印度的成長動能和潛力也毋庸置疑;但如果有原始數字可以參考、並且加上一些重要的輔助資訊,會有助於更深入探討在人數成長趨勢背後的產業影響。
9%人數成長率不好嗎?
以產業的觀點來說,當然成長率越高越好;但跟任何與「人數」相關的產業一樣(例如「持有智慧手機的人數」),先天的絕對限制就是人口數量,或者更精確的說,是「某個年齡以上、可支配所得在某個數字以上」的人數,而這個數字的特徵就是:
「網路(或任何東西)的用戶數」不可能超過現存的世界總人口,這是廢話。
成長比例一定會日漸趨緩,理論上最後一定會變成零;當地球上每個人都是網路用戶時,人數成長率就會變成零,所以變少是自然現象。[footnote]唯一的例外是,人口增加的速度快到遠超過網路用戶成長速度,為下個世代的成長留下巨大空間;至於大規模戰爭或天災之後的重新成長,我們就不討論了。[/footnote]。
所以,以同一個產業來說,在高度成長之後轉而趨緩是正常的,只要維持一個相對穩定、而且足以支撐產業進步的比例,就算是健康的數字了。
筆者個人的觀點是,撇開印度這個正在高度成長的市場不計(這一點我同意Meeker的作法),9%看起來是還算健康的;接下來的重點只是,能不能透過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從相對富裕的先進國家用戶之中榨出更多的ARPU、讓他們的可支配所得有更多是花費在網路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上[footnote]不過這一點也有它的潛在危險:如此一來,用在非網路相關方面的所得有可能會變少,導致某些產業更嚴重衰退、甚至消失。而網路科技能不能對這些產業(例如農漁業、傳統製造業)有提高產能或降低成本的效用,就是另外一個層次的話題了。[/footnote]。
此外,印度的成長動能可以持續多久、由誰來收割來自這些成長的主要利益,則是接下來大約三年內需要觀察的主題。
未來的主要搜尋方式將是語音和圖形
從報告的第114頁開始,Meeker開始說明語音輸入搜尋的重要性,也列出了包括百度、Google等企業在這方面的進度。
使用語音來進行聲控和搜尋,無疑是未來幾年之中的趨勢;本站也已經刊登過多篇文章討論語音交談介面的設計、以及到目前為止的使用經驗。根據Meeker的報告,百度和Google的語音辨識精確度都已經超過90%;由於往後相信還會再進步、而且立足點大致相當,所以精確度的問題在此就不多討論,先都假設沒有問題。
語音指令和搜尋不僅有技術上的優越性,能造福原本不方便以文字搜尋的人士(例如汽車駕駛、雙手忙於工作或不方便、不在電腦旁邊等等),也讓更多原本與搜尋工作沒有直接相關的設備(例如冰箱)可以不受實體介面(例如鍵盤)的限制。
但對於整體網路環境而言,專注於語音交談介面的發展,可能會產生一個潛的問題:現今語音辨識的發展,仍然集中在使用人數眾多、或是使用國家技術較為進步的語種,例如英、中、日、韓、德、法、俄等等;以經濟規模的觀點來看,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以Siri為例,它的回答是目前能說大約20種語言,而目前頗受注目的Amazon Echo家用聲控裝置則只懂英文。
產品本身「只」會說什麼語言,問題並不算大,究竟這是商業決策的結果;但是在語音應用可能成為主流的趨勢下,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語言之間的辨識技術、以及相關設備的發展差異,是否可能造成不同用戶族群之間在應用普及速度、以及藉由運用先進技術而獲益的落差?
例如(假設)這些語音技術都沒有開發哈薩克語的應用,那麼長久下來,哈薩克語用戶能享用到的產品、服務、便利性、以及效率,相對於英語用戶的落差會不會越來越大?
以現在的狀況而言,因為萬國碼(Unicode)發展已久、而且已經是國際標準,透過文字來搜尋的技術門檻比較低、也已經相當成熟,所以對於小語種用戶來說,問題並不算大。
而且以前面的例子來說,只能說哈薩克語,但能使用英語打字搜尋、並且讀懂英語搜尋結果的人,應該會比能說一口(相對道地的)英式或美式英語,讓系統能夠順利聽懂、而且也能完全聽懂系統以英語回答的人更多。
或許對於先進大國,這個不是什麼問題;或許也有商家會看到機會,而斥資發展小語種的辨識技術,所以Siri或其他辨識系統遲早能聽懂全世界至少6,909種語言之中的大多數,但這個時間上、技術上、以及應用上的落差會持續多久、轉往語音應用的趨勢對這個世界會有什麼影響?
至於圖形搜尋,因為沒有語言辨識或字碼方面的問題,所以在文化方面會比較單純;目前的Google圖片搜尋、以及微軟的行動版Bing圖片搜尋,都已經有相當好的效果;只要更精進這三個方面,就相當值得期待:
辨識和比對搜尋結果的演算法;
「輸入」圖形以供比對、以及「輸出」比對結果供其他用途的操作介面:這方面在電腦版和行動版上的需求會相當不同;
對於搜尋結果的版權保護,以及文化、政治、社會禁忌方面的人工(或是工人)智慧;例如避免讓阿拉伯國家用戶搜到豬(肉)照片、或是用一般圖片當作搜尋條件,卻意外搜到兒童不宜的內容等等。
傳訊工具成為系統入口畫面
這一點在技術上當然沒有問題,但就介面設計觀點來說,筆者在短期之內持保留態度。因為,首先就會碰到「metaphor」的問題。
這個字在這裡不太好翻譯,大概就是「模擬某種人們已經熟知的環境」的方式;從1980年代的電腦系統圖形介面發展以來,「桌面」就是最常被使用的模擬環境。例如最早大量商業化的Mac OS,使用的就是桌面上有文件、右下角落有垃圾桶、左上角有計算機等小工具,就是一種metaphor;後來在Windows 95也跟進之後,幾十年來已經成為標準。所以「desktop」(桌面)指的往往是電腦系統的主畫面,也就是這個原因。
而行動設備由於螢幕大小和手指操控的限制,無法使用「桌面+視窗」的metaphor,所以從最早期智慧手機使用的Psion、Palm、或是Windows CE系統(甚至更早期的日系「電子手帳」,多半都採用「大型功能圖像以格狀排列」這種空間效率較高的介面設計,一直延續到現在的iOS和Android。
如果傳訊工具要取代這個有歷史的介面,先撇開用戶習慣不談,就必須能解決幾個重點:
整體來說,對大部分用戶比圖像介面方便、或是更加「人性」(怎麼樣叫做「人性」,現在往往已經變成各自表述的行銷名詞,只要產品被大眾所接受,就是人性了);
能更有效率的使用螢幕空間、並且在操作動線上不會過於複雜(這些都是目前圖像介面的優點);
如果改為完全聲控,或許可以避開螢幕空間和操作動線的問題,但可能會有前述的文化落差、以及更重要的使用場合問題(想像一下,每個人都在公共車廂裡對著手機碎碎念)。
在歷史上出現過的許多行動版介面中,唯一比較特別的是第一代PDA、也就是Apple Newton的介面:它在一啟動的時候,顯示的並不是排列圖像的主畫面,而是「空白筆記本」。
當時Apple希望主推的替代介面是(以現在的標準而言,很創新、但效果很糟糕的)手寫辨識功能;例如要在行事曆中增加活動時,除了用傳統的輸入方式之外,也可以在筆記本介面上寫「lunch with Amy tomorrow at KFC」之類的指令,由系統在解析之後自動加入行事曆、並且叫出「Amy」和「KFC」的相關資訊(詳情請參閱〈AI是一切的基礎:也來談談交談式人機介面〉一文編輯註解中的介紹)。
By Blake Patterson from Alexandria, VA, USA — Newton and iPhone: ARM and ARM, CC BY 2.0
也就是說,如果有革命性的全新輸入、辨識、解析、以及回應方式,而且metaphor是多數用戶願意接受的,那麼當然介面可以跟著有革命性的進步。
以這個角度來說,如果傳訊工具(例如Facebook Messenger、在中國的話或許是微信)能符合這些條件,而且發現有高比例的用戶一開手機就是進Messenger或微信、而且除了打電話之外的時間都在用它(其實現在大家用來打電話的時間都只佔小部分了吧),那麼當然可以考慮改革。
不過重點在於,光「用途」並不會是唯一的條件,必須搭配應用方式的變化、metaphor的設計、以及現在大家都會說的UI(操作介面)和UX(操作體驗),這個介面變革才會實現;而就現在的這些條件來說,傳訊工具要成為系統入口可能還稍嫌早了一點。
同場加映:中國的狀況
Meeker報告中關於中國的部份,並沒有被Re/Code選為重點,其中從160頁起的資料,也沒有令人意外的地方(如果您已經知道「全球網路用戶除印度之外成長僅9%)。
但是這中間有些耐人尋味的點,讓我們來交叉觀察一下:
Meeker認為,全球網路用戶如果不計印度,成長已趨平緩;
印度是未來幾年發展動能最快的目標;
中國也在「不計印度」的範圍之內,也就是列為「網路已開發國家」之林;
第160頁的標題是「中國=許多面向的網路領導者」;
但第161頁也表示「宏觀現況:服務業工作機會和收入增加,但投資趨緩」。
也就是說「中國的網路已經相當成熟而飽和」、「已經不是成長速率方面的火車頭」(164頁顯示成長率已經在9%以下)、「而且投資已經趨緩」(經常注意中國動態的人,對這一點應該最近很有感覺)。
而163頁所說的「服務業工作機會增加,抵消了營造業、製造業、以及農業方面的失業率」,則是筆者不能接受的算法[footnote]或許這是Meeker刻意用來美化數字的障眼法。[/footnote];即使在數字上,增加的就業數字確實抵消了失業數字,但這背後隱含的總體產業結構變化、人口的流動和城鄉差距的擴大[footnote]例如農業省份勞動力流向服務業興盛的大都市,但這已經不是最近的問題了。[/footnote]、以及相對於收入增加的物價波動[footnote]164頁顯示,都市人口可支配所得的趨勢是下降的,但標題仍然很堅持說是「以紮實速率成長」。[/footnote],都是這份報告裡面沒有提到的。
就上面這些資料整體來看,中國的網路發展已經開始趨緩,投資也漸趨保守,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走向;但中國網路業廠商為了維持市場動能,仍然以驚人的速度投資在線上廣告行銷上,而且比例上也比用戶ARPU更多的美國還高(舉例來說,在台灣電視上已經鋪天蓋地的遊戲廣告,龐大的預算在中國廠商看來只是九牛一毛)。
在Meeker的報告中,基本上只能看到「中國成長和投資都趨緩」,但在支出方面卻以「具有領先地位」的速度維持動能,這可能已經是個警訊。
然而由於內需市場仍然很大,而且在電商和網路支付方面具有其他國家沒有的交易循環和模式,所以在日常營運方面仍然有利可圖;但如果(雖然是跨出網路以外了)加上前面提到的產業結構、就業變化等社會因素,就不是「許多面向的網路領導者」那麼簡單了。
結語
Meeker的這份報告的內容,在資料解讀和趨勢分析方面有其獨到的地方,但對於希望深入探討的人來說,簡報中在原始資料方面有些不足(或許可以跟他的顧問公司買到)。
其實許多「趨勢」觀點在其他地方都有人說過、或是分析過(本站就有不少相關主題的評論),但Meeker的整理有助於產業人士觀照整個年度、以及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的發展軌跡,作為未來發展的參考。
然而像Internet這個牽涉廣泛、角度眾多、而且規模龐大的產業而言,光是要靠213頁簡報講完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報告中有一些點是可以稍微深入討論、並且透過彼此參照和一些「弦外之音」,來找出字面以外的意義的。
因為授權和時間的緣故,我們不能、其實也不必要翻譯Meeker的這份報告;如果本文的討論方式可以給您一些靈感,得以進一步思考這些(和其他類似的)報告背後的意義,從不同的角度去試著瞭解產業,那就是我們的一點心意了。
[embed]https://youtu.be/HehOgOiRdI0[/embed]